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头饰文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头饰文化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国头饰文化》是2006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管彦波。该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头饰美的佳作。作者集多年的研究,以一行行轻盈的文字和一幅幅精美的图片,提示出一条智慧的中国先民关于美的探索之路。

基本内容

书名:中国头饰文化

ISBN:10位[7-81115-040-9] 13位[978-7-81115-040-7]

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作者:管彦波

定价:¥29.00 元

出版时间:2006-12

内容提要

那极尽雍容的头饰、黛眉轻蹙的眉妆、风情万种的耳铛、争奇斗艳的簪花… …尽情地向我们展示了华夏民族的典雅之美,自然之美。

推荐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关于“头饰”的传承文化,包括头饰的历史流变、历代新意迭出的化妆样式、仪态万千的发饰发式与发髻、头饰的文化诠释,本书选配的上百幅图片,多彩自历代的传世图片、出土文物和今人大量的研究成果,尽情地向我们展示了华夏民族的典雅之美,传统之美。

作者简介

管彦波,男,汉族,1967年6月生,中国云南宣威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第三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入选者,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稻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理事。现任职务: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族史、民族地理学、生态人类学,尤长于南方民族社会历史与文化生态的研究。学术代表作《民族地理学》 等。

章节目录

第一章 从邃古至近代:头饰的历史流变

一、远古时期:华夏衣冠之始

二、商周时期:首服之制已具雏形

三、秦汉时期:日趋华丽的衣冠头饰

四、魏晋南北时期:多变的头饰风潮

五、隋唐五代时期:吞吐吸纳极尽雍容的头饰

六、宋代:内敛简约的衣冠头饰

七、辽金元时期:多民族头饰的交融

八、明代:衣冠制度的承袭与创新

九、清代:从剃发易服到“辫子革命”

十、近代:从“辫子革命”走向世界大潮

第二章 历代新意迭出的化妆样式

一、五彩缤纷的睑妆

(一)红妆:永不褪色的记忆

(二)白妆:素妆匀抹出春月

(三)花钿妆:巧手贴出一个个多彩的容颜

二、眉妆:黛眉轻蹙远山微

三、唇妆:点破樱桃一点红

四、额妆:从额黄到抹额

五、耳著明月珰:万千风采话耳饰

六、遮盖与炫耀:从面衣到面具

七、古人妆饰的悲情一章:亏体饰

(一)文面:镌刻在面部的文化符号

(二)凿齿:多元的手段与效果

(三)穿鼻与穿耳:习俗的延续

(四)头骨枕部改形: “无意”与“自然”的审美效果

第三章 仪态万千的发饰、发式与发髻

一、首饰:宝钿花钗饰美发

(一)发簪:最宜簪助美人头

(二)逸态横生的各种发钗

(三)随步履而颤动的步摇

(四)“胜”与“钿”:一种别样的首饰物

(五)梳饰:发梳绰态可为饰

(六)花饰:争奇斗妍竞簪花

二、巾帕冠帽饰

(一)巾帻、幞头的产生和演变

(二)冠帽饰:礼仪性的象征之物

三、发式:从披头散发到挽发编辫

(一)披发发式

(二)总发发式

(三)薤发发式

四、发髻:秀发感触的风情

(一)高髻式:巍峨高耸直冲霄汉的发髻

(二)垂髻式:下垂倾斜摇摇欲坠的发髻

(三)平髻式:安闲俯卧于头顶的发髻

五、发鬓与发鬟:厚薄长短总相宜

(一)疏密有致的发鬓

(二)高低圆锐的发鬟

第四章 头饰的文化诠释

一、头饰与生命礼俗

(一)头饰与生育礼俗

(二)头饰与成年礼

(三)头饰与婚礼

(四)头饰与丧礼

二、头面妆饰与图腾崇拜

三、头饰之典:源于头饰的俗语典故

(一)巾帼不让须眉

(二)从冠冕堂皇到充耳不闻

(三)结发夫妻

(四)从绿头巾到绿帽子

(五)“被发缨冠”、“狗尾续貂”

四、古代头饰轶闻掌故趣谈

(一)谁是耳环的始作俑者

(二)陶母截发待客

(三)不辱使命的诸发、廉稽

(四)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

(五)吕洞宾剃去了朱元璋的瘌痢头

(六)乾隆爷剃头

(七)成汤剪发祈雨

(八)曹操割发代首

(九)杨贵妃割发示死

(十)画“网巾”的先生

(十一)不值钱的乌纱帽

五、头饰:辨族别异的一种文化符号

后记[1]

参考文献

  1. 中国头饰文化豆丁网,201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