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女娲文化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女娲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北涉县中皇山下,这里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女娲故里,是“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娲皇宫被誉为“华夏祖庙”。[1]

馆藏文物

古中皇山上的娲皇宫作为承载女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和奉祀始祖女娲圣地,是我国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祀奉女娲古建筑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组建筑布局均依山就势,匠心独运,涵摄了山川之钟秀与古建之精华,其主体建筑位于峭壁之上,悬空而置,被称为河北省古代建筑十大奇观之一,自古就有“蓬壶仙境”之美誉。整个古建筑群中主体建筑三阁楼紧傍悬崖,以9根绳索将楼系于崖壁,游客盈楼时,楼体晃动,铁索啷啷作响,素有“活楼”、“吊庙”之美称。

古建筑群中尤以北齐摩崖石刻经和石窟最为珍贵,为娲皇宫古迹之精髓,是我国现有摩崖刻经中时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也是我国佛教早期典籍中弥足珍贵的资料,对于研究我国早期佛教地域、流派及书法镌刻演变历史有着重大意义和极高的研究价值,经考证为“天下第一壁经群”。

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女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已经开展的中国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对象。

先秦文献古籍《史籀篇》、《楚辞》、《礼记》、《山海经》、《淮南子》和秦汉以来的《汉书》、《风俗通义》、《帝王世纪》、《独异志》、《路史》、《绎史》、《史记》等史料都有关于女娲的记载。在整个古文化系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人类发展史和民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一是有突出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是传承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二是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三是对增强创业精神、充实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四是体现了奇特的民间、民俗文化现象,对人生礼仪、人类生存、文化传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坐落在中皇山上的娲皇宫是中国建筑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的奉祀始祖女娲的古建筑群,被誉为“华夏祖庙”。因其楼阁被数根铁链巧妙悬挂在峭壁悬崖上,又有“吊庙”的美称。这里是神话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断鳌立极、耕稼畜牲,制作笙簧、通婚立仪的地方。

发展历史

涉县将在中皇山下规划建设“中国女娲文化博物馆”,与娲皇宫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涉县将联络国内各女娲遗迹地和专家学者,成立“中国女娲文化联谊会”,联手举办互动学术研讨活动,深入发掘和研究女娲文化,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涉县还将进一步提升涉县女娲文化节和女娲公祭大典的规格,把女娲文化节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文化盛会。

2006年,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命名涉县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并在涉县挂牌成立了“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女娲祭典”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中国女娲文化首届高层论坛在涉县举办。

所获荣誉

2005年,涉县娲皇宫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6年,涉县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并挂牌成立了“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女娲祭典”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