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彩陶图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彩陶图谱

第一,这部书的整体构思和设计;第二,这部书为彩陶艺术的研究开拓了新路;第三,一部资料性价值很高的专题论著。这部书直接取材于田野考古大量原始资料(一大部分是据实物标本重绘的),但同考古报告发表的原型有很大不同,原报告插图、说明,编著者虽大都尽力要求接近实物,实际上多难于超出对其特征的简单描述。本书作者则是把它们作为当时的工艺美术品进行专业性的观察分析后,按照自己的认识、理解而重绘的,可能比原报告插图更接近真实——艺术的真实。如果我们能参考本书图版同原报告,甚至实物标本对照来看,可能使我们对它们的再认识是有帮助的。

基本内容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作者:张朋川

页数:646页

书名:中国彩陶图谱

语种:简体中文

出版时间:2005年4月1日

开本:16, 16开

ISBN:7501002401, 9787501002405

品牌:文物出版社发行部

作者简介

张朋川 别名 张鹏川

美术考古学家

现任:

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历史部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分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学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

籍贯:江苏常州,1942年生于四川重庆

简历:

1960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

1965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美术系壁画专业毕业

1965甘肃省博物馆

1969—1978 参加武威雷台汉墓、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嘉峪关黑山古代岩画、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壁画

墓、景泰张家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兰州花寨子新石器时代遗址、玉门火烧沟青铜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或

考察工作

1978—1982 主持秦安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工作

1983—1984 参加肃北祁连山古代岩画、武威五坝山汉代壁画墓考古工作

奖项:

1985 获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铜质奖章

著作:

1979 《丁家闸古墓壁画艺术》

1979 《甘肃彩陶》(与张学正合著)

1983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1978至1982年发掘的主要收获》(与郎树德合著)

1985 《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

1985 《中国连环画渊源新探》

1986 《走向意象表现之路》

1986 《中国最早的绘画——大地湾仰韶居址地画》

1987 《中国彩陶艺术浅析》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各区、系、类型的彩陶

一 中国彩陶的产生

甘肃青海宁夏地区的彩陶

三 陕西泾渭流域一带的彩陶

河南陕西山西三省邻境接地区的彩陶

五 河南中部地区的彩陶

六 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地区的彩陶

七 河套地区的彩陶

八 东北地区的彩陶

九 鲁南、淮北一带的彩陶

十 南京、镇江地区及淮南一带的彩陶

十一 太湖和钱塘江地区的彩陶

十二 福建、台湾、广东沿海地区的彩陶

十三 长江中游地区的彩陶

十四 西藏澜沧江上游的彩陶

十五 新疆地区的彩陶

第二部分 彩陶艺术的研究

一 彩陶工艺探讨

二 彩陶花纹与器形的关系

三 几种主要的彩陶花纹的发展和演变

四 彩陶图案中形式法则的运用

五 彩陶艺术反映出的社会生活

六 中国彩陶的发展是自成体系的

七 中国彩陶的艺术特点

八 中国彩陶的文化价值

后记

要汇编一部较完备的中国彩陶图谱,仅靠个人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我工作所在的甘肃省博物馆予以提供工作条件,文物出版社给予大力支持,并且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所属的西安、洛阳、安阳、甘肃等工作站或工作队,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南京博物院,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宝鸡地区博物馆,郑州市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半坡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馆,邯郸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庆阳地区博物馆,武威地区博物馆,以及兰州、永登、榆中、永靖、广河、临洮、康乐、武威、天水、清水、秦安、武山、通渭、陇西、会宁、庄浪、景泰、临潭等市、县文物部门的协助和支持,提供了大量的彩陶资料。

本图谱是在苏秉琦先生指导下完成的。并得到张学正先生的重要教益。还得到赵生琛、安金槐、姚迁、郭德勇、谢端琚、童恩正、蒲朝绂、魏怀衍、项春松、田毓璋等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支持;考古和美术界的许多老师多方面予以指点,承蒙甘肃省博物馆保管部的协助,并由邱耿钰帮助整理图稿。今借图谱出版之机,谨向给予本书以支持的单位、老师和同志表示深切的感谢。

序言

中国彩陶成为学者研究专题差不多同近代中国考古发展史一样长.这说明它的重要性早就被人们认识到了。

这种材料累积的速度是惊人的。而专门从事田野考古或专门从事美术或工艺美术的学者各有自己的专业兴趣,也各有自己的局限性。这就产生了困难。收集资料难,分析认识资料难,认真地研究就更难了。

张朋川同志是专攻工艺美术的,又有多年参加田野考古工作的经历。他所在单位又是收藏彩陶特别丰富的甘肃省博物馆。他对彩陶研究特别感兴趣并能取得出色成绩,是与他具有这些最为难得的优越条件分不开的。

在他从事田野考古工作多年,取得重大收获与丰富经验的同时,又在全国范围内亲自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资料,进行考古学和工艺美术方面的研究,并初步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为了使他的这一学术体系更加成熟,他带着全部资料来北京,同他的师友进行交流讨论。我也有幸看到他的全部原始资料,并听他介绍了他的全部构思和设想,对我很有启发。这就是他现在完成的这部包括研究篇、图谱篇、解说篇等四个部分的巨著的基础。

我没有浏览过全书的完稿,现在我仅仅是凭我的一些模糊印象和他现在写的《内容提要》,谈谈我的粗浅看法。[1]

参考文献

  1. 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豆丁网,2014-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