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中国皮影戏

移除 832 位元組, 4 年前
皮影戏物品
|-
| align= light|
'''中      ''':中国皮影戏
'''外      '''   : Shadow Puppets
'''别         名''': 驴皮影、影子戏、灯影戏
'''兴起始于''' : [[西汉]]
'''兴         于''' : [[唐朝]]
'''盛         于''' : [[清代]]
'''类         型'''     :  传统戏剧
'''保护单位''' :   [[北京]]皮影剧团
'''中国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ref>[http://bj.wenming.cn/xc/xcqyw/201509/t20150917_2863789.html 傀儡艺术——活灵活现的“驴皮影儿”],中国文明网,2015-09-17 </ref>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皮影戏物品==
[[File: 中国 皮影 戏12戏人物的角色造型设计.jpg| 有框300px|缩略图|右|<big>皮影戏人物的角色造型设计</big>[httpshttp://timgsawn.baidu114chn.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040060082&di=930495759a617910400ff232d74a4f00&imgtype=0&src=http%3A%2F%2Fupload.ct.youth.cn%2F2013%2F1206%2F1386318745768mallpic/610500/6105000909100006/fckupload/200909121455341093.jpg 原图链接][http://www.8791.org/image/205085968/ 2.html 来自 居外 www.8791.org 的图片]]]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
==历史起源==
 
[[File:历史起源.jpg|260px|缩略图|右|[https://img.51wendang.com/pic/b9d321daf40c7c3c57a29986/4-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http://www.51wendang.com/doc/b9d321daf40c7c3c57a29986/4 来自无忧档案 的图片]]]
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北京]]曾举办百戏大会,皮影戏参加了演出。另传皮影自明中叶从[[兰州]]和华亭先传入[[河北]][[涿州]]、后再传到京西、北郊农村,然后入城并形成东、西城两派。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ref>[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71214232531716.html# 见过清代的皮影影偶么?这里展出的可都是海宁皮影戏的“传家宝”],东方19315 ,2017-12-14 23:25 </ref> 。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清代北京皮影已很普及。除深受农民、市民欢迎外,还进入到宫廷。康熙时,礼亲王府设有八位食五品俸禄的官员专管影戏。嘉庆时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还传皮影班进宅表演。当时的北京影戏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则于堂会唱影戏,有不少京剧演员也参加影戏班演出。
==皮影制作==
 
[[File:皮影戏皮影制作.jpg|260px|缩略图|右|皮影制作[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209503690&di=a35de65357dce0846891b42294f73e37&imgtype=jpg&src=http%3A%2F%2Fimg4.imgtn.bdimg.com%2Fit%2Fu%3D1351997044%2C2346017495%26fm%3D214%26gp%3D0.jpg 原图链接][https://banbao.chazidian.com/shougong6788/ 来自查字典 的图片]]]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ref>[https://www.meipian.cn/8ozieub 中国皮影戏的介绍和历史起源],美篇</ref>
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时也用阴刻。绘画染色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
===第八步 缀结完成===
为了让皮影动作灵活,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头部——头包括颜面、帽、须和颈部,下端为楔子,演出时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胸部——上部装置卡口,皮影人头就插在那里。与胸上侧同点相钉结的有两臂,各分为上下臂两节,小臂下有手相连。腹部——腹部上方与胸相连,下方与双腿相连,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包括[[靴鞋]]在内)。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老艺人称之为“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佝偻垂死,萎靡不振。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十一个主要部件就这样装成了一个完整的影人。为了表演的需要,还要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也就是[[签子]]。文场人物在胸部的上前部装置一根签子,用铁丝相连,使影人能反转活动,再给双手处各装置一根签子,便于双手舞动。而武场人物胸部签子的装置位置在胸后上部(即后肩上部),以便于武打,使皮影人能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斗等百般姿态。
==艺术流派==
诙谐幽默、令人捧腹,观众百看不厌。有民谣这么说:“看牛皮(指皮影),熬眼皮(打瞌睡),摸黑回家撞鼓皮(墙壁),老婆挨眉(批评)捏闷脾(受气)”,足见江汉平原皮影的魅力。
2012年7月,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走进仙桃,专题拍摄了沔阳皮影戏的纪录片,并向海内外播出,极大的提升了沔阳皮影戏的知名度。[[仙桃市]]共有皮影艺术团20多个,皮影艺人近300人,常年活跃在街头、乡里,往日的“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的盛景,又在仙桃大地重现 <ref>[http://www.jhrx.cn/article-2421-1.html 仙桃民间文艺之沔阳皮影戏],江汉热线</ref>
===泰山皮影===
[[泰山]]皮影由独特的“十不闲”技艺大师——[[范正安]]先生为独特代表任务,继承民族遗产,打造[[泰山]]品牌,弘扬泰山文化!泰山皮影表演的泰山石敢当的故事栩栩如生,十七大期间在[[国家大剧院]]为与会代表表演的泰山石敢当故事,受到了一致好评,其皮影艺术先后被《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走遍中国》《文化访谈录》等专题报道。泰山皮影于2008年正式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小学课堂 <ref>[http://sxx.youth.cn/jxqc/sjjs/201708/t20170829_10612444.htm 曲阜师范大学志愿者探寻并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发稿时间:2017-08-29 18:0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ref>
===陇东皮影===
===京西皮影===
[[ 北京西派皮影遗珍 ]] 》[[北京]]西派皮影,亦称北京皮影西城派,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具有都城特点的城市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代表和主流。
据现有资料显示,北京皮影始于900多年前的[[辽金]]时期。当时,中原北[[宋朝]]皮影艺术已发展成熟。耐得翁《 [[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 》载:“凡影戏……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正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吴自牧《 [[ 梦粱录·百戏伎艺 ]] 》记:“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
北京西派皮影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进步,继承和保留了山陕皮影、[[河南]][[江浙]]皮影、[[滦州]][[东北]]皮影等的精华与特点,形成了具有都市京味儿的北京皮影,强调精致、注重表现、富于变化、讲究透视效果是其艺术的主要特色。
2011年11月27日,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正在[[巴厘岛]]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正式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皮影戏申遗状况==
{| class="wikitable"
|-
! 年份 !! 申报地区 !! 代表作品 !! 遗产名录
|-
| rowspan="13" |2006年 ||河北唐山 || 唐山皮影戏 || rowspan="27" | 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 产(序号235,项目名称:皮影戏)
|-
| 河北邯郸 || 冀南皮影戏
|-
| 山西孝义 || 孝义皮影戏
|-
| 辽宁瓦房店 || 复州皮影戏
|-
| 浙江海宁 || 海宁皮影戏
|-
| 湖北潜江 || 江汉平原皮影戏
|-
| 广东汕尾 || 陆丰皮影戏
|-
| 陕西渭南 || 华县皮影戏
|-
| 陕西华阴 || 华阴老腔
|-
| 陕西富平 || 阿宫腔
|-
| 陕西乾县 || 弦板腔
|-
| 甘肃环县 || 环县道情皮影戏
|-
| 辽宁凌源 || 凌源皮影戏
|-
| rowspan="14" |2008年 || 北京宣武区 || 北京皮影戏
|-
| 河南南阳 || 桐柏皮影
|-
| 河北河间戏 || 河间皮影
|-
| 辽宁鞍山 || 岫岩皮影戏
|-
| 辽宁盖州 || 盖州皮影戏
|-
| 黑龙江望奎县 || 望奎县皮影戏
|-
| 山东泰安 || 泰山皮影戏
|-
| 山东济南 || 济南皮影戏
|-
| 山东定陶 || 定陶皮影
|-
| 河南罗山县 || 罗山皮影戏
|-
| 湖南木偶皮影艺术剧院、湖南衡山县 || 湖南皮影戏
|-
| 四川阆中、四川南部县 || 四川皮影戏
|-
| 青海省 || 河湟皮影戏
|-
| 辽宁凌源 || 凌源皮影戏
|}
 
2008年 北京宣武区 北京皮影戏
河南南阳 桐柏皮影
河北河间 河间皮影戏
辽宁鞍山 岫岩皮影戏
辽宁盖州 盖州皮影戏
黑龙江望奎县 望奎县皮影戏
山东泰安 泰山皮影戏
山东济南 济南皮影戏
山东定陶 定陶皮影
河南罗山县 罗山皮影戏
湖南木偶皮影艺术剧院、湖南衡山县 湖南皮影戏
四川阆中、四川南部县 四川皮影戏
青海省 河湟皮影戏
2011年 中国 皮影戏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视频==
<center>中国皮影戏 东郭先生</center>
<center>{{#iDisplay:page/r091891lzmp|650|480|qq}}</center>
==參考文献==
[[Category: 非物质文化传承人980 戲劇總論]]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