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以下简称光电院)组建于2003年11月,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是兼具总体管理与技术总体职能的高技术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卫星导航总体部、中国科学院浮空器系统[1]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02专项研发管理办公室设在光电院。

机构简介

光电院的科研方向包括光电工程、航天航空和应用科技等三个领域。

光电工程领域

围绕计算光学成像技术、投影光学系统技术、大型复杂激光器技术、激光测量技术等方向,开展前瞻性研究、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支撑总体的关键技术攻关及系统集成等创新活动。

航天航空领域

围绕空间系统工程、卫星导航[2]和浮空器等技术领域和总体任务,开展发展战略研究、前瞻性研究、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支撑总体的关键技术攻关及系统集成等创新活动。

应用科技领域

围绕光电载荷成像和探测机理与方法研究、光电载荷性能综合评测和数据质量综合监测系统技术研究等方向,开展前瞻性研究、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

科研团队

截至2017年12月,光电院共有在职职工405名,博士后6人,人才派遣16人,临时聘用人员29人,客座研究员23人,退休职工6人。在职职工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1人,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3人,中科院特聘研究员15人,中科院青促会会员22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中科院创新国际团队1个,中科院创新交叉团队2个。职工平均年龄35.2岁。

光电院建立了与总体性单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主要科研单元有:光电系统工程研究部、对地观测技术应用研究部、空间系统工程研究部和气球飞行器研发中心。设有2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计算光学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中科院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为拓展科研领域,光电院与国家减灾中心联合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减灾应用研究中心”,与青岛市政府共建“光电院青岛研发基地”,与国科激光公司组建国家半导体泵浦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光电研究院建立了“全国遥感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激光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科研成果

光电院各学科领域方向均衡发展,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如科学技术探测系留气球平台、电动力推进飞艇、无人机遥感载荷验证系统、大型复杂激光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光刻机关键部件和机载激光雷达等。

光电院位于北京新技术基地园区内,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新园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完备,满足了科研工作的需要。

经过十余年的奋斗,光电院已发展成为以光电、空天及应用全链路突破创新为特色,以跨领域系统集成创新为重点,引领空天信息、先进制造等领域技术创新的国立科研机构。

光电院将在中科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员工团结协作、拼搏创新中,进一步明确定位、凝炼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我国光电与空间事业的发展不断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