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 的图片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以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曲艺、影视等艺术类专业图书馆。馆总面积9200平方米,共有5个阅览室,阅览座位450余个。

基本概况

中文名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馆总面积 9200平方米

工作人员 34人

阅览座位 450余个

图书馆设有采编部、典阅部、特藏部、录音录像制作中心和馆办公室等。目前在岗工作人员有3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7人,馆员17人,还有工程师摄像师、录音师等专业人员。

馆藏内容

综合类

本馆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和50余年的发展积累,图书馆馆藏丰富,以艺术类资料为主,兼及其它相关学科。馆藏图书近100万余册;报刊6万余册;馆藏特色资料还有音响音像,美术书画,中外乐器等,成为国内集艺术类图书、报刊和实物资料为一体的艺术学信息资料中心。它集艺术图书馆、艺术博物馆、艺术档案馆和艺术资料研究以及文学艺术理论研究、艺术交流的功能于一身。主要任务是收集、保管、管理、研究中国现当代艺术家的著作、手稿、译本、书信、日记、录音、录像、照片、文物等艺术档案资料和有关的著作评论以及现当代文学艺术期刊、报纸等。

戏曲类

馆藏特色突出在戏曲文献和戏曲实物资料的收藏。戏曲资料主要包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梅兰芳程砚秋、齐如山等名家捐赠,还有本院研科人员多年采风的积累和研究、考察报告的手稿。从数量与种类上看,均居全国之首。其中有诸多罕见的珍贵善本,如明刊本《临川四梦》[1],清代南府升平署剧本,升平署扮相谱,评剧鼻祖成兆才剧本手稿,清代百本张、聚卷堂、别埜堂等著名书铺的手抄曲本等。

音乐类

期刊有全套自1905年以来国内所有音乐类期刊300余种。非正式出版物则有一批从民间采集的原始资料纪录、调查报告、传抄民间乐谱等。有与音乐研究相关的图片。古籍善本有乐律学、器乐琴谱等,如明刊本《律吕解注》、《律吕直解》、《松弦馆琴谱》等,是古籍中难得的珍品。还有名家傅惜华、盛家伦全套藏书、以及冼星海音乐家的遗物、手稿等珍品。

音像类

音响2万小时,其中7千小时是本院研究人员50年代以来田野采风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原始录音资料,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记忆名录”称号;唱片8万余张,其中戏曲唱片,民族民间音乐唱片[2],还有多盘胶带和钢丝录音带,主要是50年代各剧种演出实况录音。音像档案主要录像带,内容包括戏曲、音乐、舞蹈、曲艺等,其中最珍贵的是戏曲地方戏,主要是一批著名演员代表剧目的实况录像。2005年建成《中国戏曲剧种数据库》。

美术类

图书馆收藏的美术类实物,多为50年代国家拨专款由本院研究人员在市场和民间收集的成果,书画原作,主要有吕纪、袁江、傅抱石、郑板桥、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等人的真迹。有碑帖、印谱、拓片。还有年画、剪纸、版画、文物等。

乐器类

馆藏中外乐器2000余件,分设了古琴、弦乐器、外国乐器、吹打乐器、古代乐器共五个陈列室,其中有唐、宋、明琴。

图书馆现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在文献采访、编目、流通、检索、连续出版物等主要业务工作以及办公方面都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同时充分发挥馆藏优势,开展数据库建设。

视频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相关视频

1930年梅兰芳美国表演的超珍贵老视频
良宵引 | 松弦馆琴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