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伊朗关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习近平主席与伊朗总统鲁哈尼握手原图链接来自 中国日报网 的图片

中国-伊朗关系,是指历史上的中国和伊朗、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中伊两国早于汉武帝时期已有经贸和文化上的关系(见中国-波斯关系)。两国于1971年8月16日正式建交,今时今日在经贸、军事社会等方面有着友好的和战略合作的关系[1]

历史

1971年建交前

1920年,中华民国与当时的卡扎尔王朝订立友好条约,建立公使级外交关系。1942年中华民国在德黑兰设立使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伊朗继续同台北的中华民国政府保持外交关系,不承认北京政府。伊朗在历届联合国大会上投票支持美国提案以阻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席位。1951年,伊朗在联合国大会投票支持联合国大会第498号决议,谴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侵略者。1958年,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访问中华民国。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伊朗在联合国大会上支持谴责中国为侵略者的提案。这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伊朗仅有少量的贸易往来。

建交至伊朗伊斯兰革命

1970年代,中、美两国都调整了外交战略,两国希望联手对抗苏联。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1973年会见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时的提法,要形成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一条横线。中美关系转暖,当时作为美国盟友的伊朗迅速反应。1971年4月13日,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派孪生妹妹阿什拉芙公主秘密来华访问,与中国领导人磋商建立外交关系。13日晚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在前门烤鸭店宴请阿什拉芙公主。4月30日,国王派妹妹法蒂玛公主访问中国。同年8月16日,中、伊两国在伊斯兰堡进行建交谈判,同日发表建交公报,伊朗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1972年9月18日,伊朗首相阿米尔-阿巴斯·胡韦达陪同王后法拉赫·巴列维访问中国,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到机场迎接,并几乎全程陪同。

1978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派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兼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于8月出访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那时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专机型号是波音707,飞往欧洲必须在途中降落、补充燃油。伊朗首都德黑兰大约处在航线中点,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结合伊朗在中国外交中的特别地位,中共中央决定华国锋的专机去程在德黑兰降落、加油,回程经过德黑兰时对伊朗进行正式访问。这一年,伊朗局势动荡,反对巴列维王朝的游行示威活动愈演愈烈。中国外交官员再三权衡,决定仍按原计划让华国锋访问伊朗。中共中央主席兼总理华国锋抵达德黑兰后,因游行示威规模巨大,不得不取消了所有的参观行程,只能乘坐直升飞机往返在机场、酒店、王宫之间。华国锋会见了伊朗国王。这次访问严重影响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中伊关系,伊朗民众认为中国支持巴列维王朝,华国锋此行是在巴列维王朝即将倒台之际为国王加油鼓劲。

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中国与伊朗关系冷淡。“打倒美国、打倒以色列、打倒中国”成为伊朗街头常见的标语。1980年1月14日,为解决伊朗人质危机,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提案对伊朗施加经济制裁,计票结果为10票支持、2票反对、2票弃权,中国代表未投票,提案被苏联一票否决。两周之后,伊朗派议员阿里·哈梅内伊(后来出任伊朗最高领袖)赴中国沟通外交立场。1980年,伊拉克入侵伊朗,两伊战争爆发。国际社会大多同情伊拉克而不支持伊朗,中国是少数的中立国家。1983年,伊朗外长阿里·阿克巴尔·韦拉亚提等高官访问中国,韦拉亚提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吴学谦访问伊朗。两国关系转暖,实现正常化。2019年7月21日,伊朗单方面宣布中国公民可持普通护照免签证入境伊朗21天,并于同日生效[2]。而目前伊朗公民若入境中国仍需提前办理签证

视频

中国-伊朗关系 相关视频

伊朗驻华大使:没有任何国家能阻止伊中关系发展
习近平同伊朗总统举行会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