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斯洛文尼亚关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习近平会见斯洛文尼亚议长甘塔尔原图链接来自 新华社 的图片

中国-斯洛文尼亚关系,是指历史上的中国斯洛文尼亚、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共和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中华人华共和国在1992年与斯洛文尼亚建立邦交,是后者在亚洲的最大进口来源地(截至2012年)。

历史

清朝乾隆年间,耶稣会的斯洛文尼亚裔会士刘松龄来到当时的中国,得到乾隆帝赏识后在清廷当官;他制造了天文仪器“玑衡抚辰仪”,又向欧洲人介绍中华文化和中国地理,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斯洛文尼亚的马可·波罗”。乾隆帝曾多次要求刘松龄制作能显示清朝版图的地球仪,但清廷在刘松龄去世后便难以再制造这类仪器;清朝书籍《历象考成后编》中使用了欧洲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的研究成果,这被专家认为是刘松龄的功劳。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1945年下半年成立,当时的斯洛文尼亚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斯洛文尼亚在1991年6月宣称独立为国,德国支持当地从南斯拉夫独立,又尝试游说对此有保留的欧洲共同体成员;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当时与南斯拉夫有着不错的外交关系。1991年7月,南斯拉夫从斯洛文尼亚撤走军队和其他机构,被认为是变相承认斯洛文尼亚独立;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斯洛文尼亚,其后与该国建立外交关系[1]

经贸关系

根据经济复杂性研究中心网站上的数据中国大陆在2012年出口了15.6亿美元到斯洛文尼亚,最多货物是电动机、电脑等机械设备,其余的货物包括纺织品、化工产品等,成为后者在亚洲的最大进口来源地;斯洛文尼亚在同年出口了2.31亿美元到中国大陆,逾半货物为机械设备。

文化关系

斯洛文尼亚在南斯拉夫统治时期已经与中国有文化交流,例如当地最大城市卢布尔雅那在1988年就曾有明清时期画作的展览,有斯洛文尼亚官员出席展览的开幕礼。

在1990年代,中国和斯洛文尼亚的学术机构曾就发展洞穴旅游进行交流,讨论云南可以如何学习斯洛文尼亚的经验,管理可作为游资源的洞穴,这个研究是两地科技交流的一部分。

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大学设有一所“商务孔子学院”[2],学院的目标是向当地的学校企业以至社区推广中华文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寻求商机,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的经济;该孔子学院向当地企业的代表提供汉语和中华文化课程,学员有机会与在华营商的企业家交流。卢布尔雅那大学的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向学生提供针灸课程,亦有开办相关的考试;卢布尔雅那大学文学院的亚非学系有数名汉学家,他们的研究范围包括中国历史哲学艺术等。

视频

中国-斯洛文尼亚关系 相关视频

2006日本世锦赛 小组赛 中国 vs 斯洛文尼亚
男篮世锦赛中国对斯洛文尼亚第四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