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国-瑞典关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习近平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原图链接来自 人民网 的图片

中国-瑞典关系(瑞典语:Relationer mellan Kina och Sverige),是指历史上的中国瑞典、以至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瑞典王国之间的双边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1]曾指出,虽然中瑞两国距离遥远,但两国人民渴望彼此了解,并期盼增进两国友谊。

历史

中瑞两国之间的交流可追溯至17世纪,当时瑞典航海家尼尔斯·马特松·基奥平与数名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人经海路到达福建厦门;返国后,基奥平把经历编撰成书,该书面世于1667年,为首本介绍亚洲的瑞典语书籍。

据《清史稿》,中国人始于雍正十年(1732)记录到瑞典的存在。

18世纪时,中国产品在瑞典掀起了一股热潮,不少瑞典花园及庄园均采用了中式风格,当时亦有逾百艘瑞典商船来华进行贸易;当时亦有中国人到访瑞典,而其中一人更觐见了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19世纪,清政府与瑞典-挪威签署协议;当时英国向清朝输出鸦片,而瑞典政府谴责、并禁止瑞典人参与鸦片贸易。1907年,瑞典政府在北京建立公使馆,并派驻公使。清朝末年,一名中国官员在瑞典考察后所撰写的报告,名为《瑞典国记略》,但未署名,此份报告为中国对瑞典最早的全面记述。

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曾在1896年至1935年到新疆、西藏等地区进行考察,并向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提供意见,倡议铺设连接中原和新疆的铁路。

瑞典于1950年1月14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在同年5月9日与之建交,成为首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建交后,两国关系平稳发展,而中瑞两国在多个领域均有交流和合作。此外,莫言、秦大河、施一公等多个华人曾分别获瑞典非官方组织颁授奖项。

2015年初,一个由瑞典电视台拍摄的节目被指透过瑞典家庭模仿华人用餐的场景来贬低中国人形象,惟节目负责人否认辱华。

2016年1月21日,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后,瑞典驻华大使馆发表声明:“瑞典支持一个中国政策,这表明我们不承认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并且瑞典与台湾没有建立外交关系。”

香港铜锣湾书店股东、瑞典籍公民桂敏海在泰国芭提雅寓所被中国警方带走后,两国关系出现大波动。瑞典方面积极提出斡旋方案,多方面接触有关人士,争取桂敏海回国,但桂敏海涉嫌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机密,目前仍受到中方羁押。外界认为桂敏海的失踪是2018年9月中国游客事件引发两国间外交风波的原因之一。

2020年3月30日,瑞典《每日工业报》在报纸全版刊登评论文章,以“近平病毒”批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导致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爆发、操控有关疫情数据的舆论、以及散布“病毒并非来自中国”的做法。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对评论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称《每日工业报》将科学问题政治化不仅是对科学的藐视,更暴露其狭隘和对生命的亵渎。

2020年4月,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决定不续签与上海的双城协议[2]

视频

中国-瑞典关系 相关视频

为中国抱不平的瑞典女孩独家回应: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各国应团结
瑞典人到中国,看到这一幕难以置信:这在美国绝对不可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