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丰顺县

王轩讨论 | 贡献2021年3月11日 (四) 12:28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丰顺县梅州市辖下中央苏区县,位于广东省东部、梅州市南端,毗邻潮汕地区。清乾隆三年(1738年)建置。2015年辖16个镇、1个国有农场,行政区域面积2710.22平方千米。2017年户籍人口745790人。是中国温泉之城、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金融生态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广东电声之都。

丰顺县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汕梅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纵贯南北,直达揭阳潮汕机场、厦深高铁潮汕站和揭阳、潮州、汕头港口分别仅需半小时、1小时的车程。境内有梅汕高铁、大丰华高速公路。

丰顺县有50万华侨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尤以泰国为多,是著名的华侨之乡。[1]

目录

历史沿革

设治前

春秋战国时期,丰顺县境为百越地。秦属南海郡揭阳县。

汉武帝元鼎六年,统一南越,丰顺县地仍属南海郡揭阳县。

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分南海郡立东官郡,揭阳隶属东官郡。安帝义熙九年,分东官郡立义安郡,废揭阳县并设五县:绥安(今福建漳浦)、海宁(今福建龙溪)、海阳(今潮州市、潮安、揭阳、揭西、澄海、饶平、南澳及丰顺大部)、潮阳(今潮阳、普宁、惠来)、义招(今梅县、大埔)。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废义安郡置潮州府。此后几经改易,丰顺大部地域属潮州府海阳县。

宋宣和三年,割海阳县部分地域重新设置揭阳县,仍隶属潮州。元世祖至元十七年改潮州府为潮州路,海阳、揭阳仍属潮州。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改潮州路为潮州府,管辖海阳、揭阳等八县。

设治后

乾隆二年(1737),两广总督鄂弥达巡边到潮州,具奏于海阳县丰政都通判府城开设县治,归潮州府管辖。次年(1738)钦准,定名为丰顺县。海阳县丰政都全部,揭阳县蓝田都九图、十图,嘉应州程乡县万安都径心、环清、建桥三堡和大埔县清远都白芒社等四州县边陲地为县域,以原丰政都汤田通判府城(今丰良镇)为县治。置县后隶属两广总督广东巡抚潮州府惠潮嘉兵备道。民国时丰顺县先后隶属广东省潮循道,第五、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丰顺全县解放。县城由丰良迁汤坑镇,属兴梅专区专员署。1953年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属汕头专员公署。1958年12月奉文撤销丰顺建置并入大埔、揭阳两县。1961年1月恢复建置,属汕头地区。1965年属梅县地区,1987年后属梅州市。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丰顺县在其中。[2]

地理环境

地貌

丰顺县地处莲花山脉中段,山体庞大,地势高峻,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57座。北部铜鼓峰海拔1559.5米,为全县最高点,也是粤东第一高峰。主要山脉有:莲花山脉、释迦岽山脉、凤凰山脉、韩山山脉。

河流

县内河流由韩江、榕江两大水系组成。两水系支流流域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共有11条。

气候

丰顺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县城年平均气温21.4°C ,年日照时数1938.8小时,全年无霜期322天。县城平均降雨量为1776.1毫米。

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

丰顺县河流分属韩江及榕江两大水系,河川径流主要受降水补给。该县降水量多,相对湿度大,蒸发量较少,形成地表水资源丰富。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全县多年平均径流量27.356亿立方米(不包括韩江过境水量),单位面积产水量101.7万立方米/平方公里,耕地亩均水量为9326立方米,人均水量为5049立方米,均大于全国、广东省及梅州市的平均水平。丰顺县水能资源也较丰富,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为20.5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容量12万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为40千瓦,人均拥有量0.2千瓦,均高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0.2千瓦/平方公里和0.10千瓦/人)。

地热资源

丰顺县是广东省地热资源较为丰富的县份之一,素有“九汤(tng)十八礤(dzua)”之称。全县共有水热活动区16处,地下温泉储量大,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药用疗效高,自然出露点多,除应用于地热发电与水产养殖外,富含氡元素的温泉还广泛用于旅游、疗养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全国第一座地热试验电站就建在县城南端,1993年还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

矿产资源

丰顺县地下矿产资源品种较多,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钨矿、铅锌矿、锡矿、辉钼矿、铜矿、伴生金、银、砂金、叶腊石,高岭土、陶瓷土、钾长石、石英石及稀土等矿产;还有遍布全县的花岗岩,种类达20多种,其中黑色辉绿岩和翡翠红花岗岩藏量可观,是具有极大开采价值的高级建筑装饰材料。[3]

人口民族

丰顺县位于广东省东部。2017年末全县户籍人口745790人,比上年末减少10.8‰,年末常住人口494353人,比上年末增长3.5‰。

丰顺县人文厚重,客潮相融。客家与潮汕两大民系和谐共处,孕育出典型的“半山客”文化。

丰顺的汉族之中,客家占五分之四(80.1%),55万多人。丰顺客家口音复杂,但是相互之间都可以交流。主要有半山鹤(汤坑口音)、丰良、大龙华、潭江、潘田、八乡等6种客家口音,其中半山鹤人口约30万。半山鹤又称半山客,是受潮州文化影响较多的客家支系。

丰顺的福佬民系,主要属于潮州系。集中在汤南、留隍(东留镇已并入留隍)两镇,其中汤南镇逾45000人,留隍镇近85000人(未计入茶背部分)。留隍镇茶背片客家较多。此外在黄金镇、汤坑镇、潭江镇及留隍镇茶背片等地还有小部分福佬。丰顺福佬口音也很复杂,主要是留隍的潮州口音、汤南的揭阳口音、黄金的闽南口音和汤坑的咸水[学老]口音。丰顺的福佬,比例接近五分之一(19.8%),近14万人。[4]

通行语言

丰顺县地处客家方言和闽南方言的交界地带,县境内通行客家话和潮州话二种汉语方言。东部黄金镇还有数千操福建漳州“福佬话”的居民。全县使用客家话的人约占居民总数的百分之八十,讲潮州话和漳州“福佬话”的占不到百分之二十。除此之外,在东部的潭山乡(今潭江镇凤坪村)还有数百畲族同胞,操本民族语言,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均能操客家话或潮州话或两者都能讲。其民族语畲语,当地客家人称之为“畲佬话”。

根据彼此间的细微差异,丰顺县境内的客方言大体可以分成几个小片:汤坑片、八乡片、丰良片、潘田片和茶背片。潮州话也可分为二小片:留隍片和汤南片。潮州话主要分布在县的东部和南部,有许多纯潮州话居民点,还有一些客潮混居的乡镇,有相当部分人能操客潮二方言。

客家方言

汤坑片包括附城、汤南、北斗、汤西、东联、埔寨以及汤坑镇等乡镇,在丰顺县的中南部。

八乡片包括上、下八乡,在县的西南部。

丰良片包括丰良、建桥、龙岗、仙洞、大龙华、径门、砂田、黄金、小胜、潭江和潭山等乡镇,在县的北部,几占全县面积的一半。

潘田片仅潘田一个镇,在丰顺正中部。

茶背片也仅茶背乡一地,在丰顺东南部。

潮州话

留隍片包括留隍和东留二乡镇,黄金、茶背还有些混居点。

汤南片汤南镇的大部分地区,在丰顺的南部,汤坑镇的潮州话与此相同。

黄金“漳州福佬话”分布在黄金镇的埔东村,操此方言的居民,包括本村的2000人和县内散居的,合计约3000人。村民在清乾隆年间自福建漳州府漳浦县石榴乡梅林村迁来。[5]

经济

综述

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58.28亿元增加到2015年94.35亿元,年均增长11.9%,分别高于全省、全市3.4个和1.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从12244元增加至19328元,年均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5亿元增加到7.4亿元,增长2.96倍,年均增长26.43%;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56.96亿元,年均增长2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5亿元,年均增长11.6%;进出口总额3.4亿美元,年均增长11.2%。2013、2014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考核第一名;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市第一;2013、2014年市对县科学发展观或振兴发展综合考评得分连续前移一位。

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088149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953万元,增长3.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1.6%,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31785万元,下降0.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3%,拉低GDP增长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18411万元,增长8.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6.6%,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构成为21.9:39.7:38.5。人均生产总值22050元,增长3.0%。

2017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2103万元,增长9.2%;其中税收收入65668万元,增长11.1%。

第一产业

1979年至1983年,全县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基本解决粮食问题。1985年省第一次山区工作会议后,重点组织发动群众治山治水、消灭荒山、造林绿化、耕山种果种茶、兴办小庄园,增加农民收入,逐步解决用钱问题。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丰顺县掀起以能源、交通、通信、城市开发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热潮,优化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搞好山区资源开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三高”(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培植特色经济,依靠科技兴农,推广良种良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至2000年,全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45亿元。全县粮食种植面积48.32万亩,总产17.76万吨,农经作物有所增长,引进推广种植台湾甜枣、高山花卉、高山香型等一批名优品种,发展农村小庄园,组建农业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至2000年全县已确立了食用菌、玉米、茶叶、梅花鹿养殖等种、养、加一条龙配套服务的龙头企业。

林业生产经历了由“乱”到“治”、绿化达标、木材加工快速发展和森林分类经营三个阶段,稳步发展。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81年,1981年实施林业“三定”(确定山权、林权、划定责任山、自留山,制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工作,结束了1978~1980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第三次森林乱砍滥伐期。1982年开始开展大规模的封山育林行动,1984年又实行“二山”(责任山、自留山)并“一山”(自留山),把大部分集体山林划为自留山,从而实现由“乱”到“治”的转变。第二阶段为1985~1991年,即绿化达标阶段。第三阶段是丰顺县木材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和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阶段。丰顺县林业部门围绕林业现代化建设、建设农业强县和旅游旺县的战略目标,按照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以森林分类经营为指针,培育森林资源为基础,提高效益为中心,全面推进林业两大体系(商品林、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至2000年底,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3.35万亩,营造生物防火林带658.25公里,核定生态公益林面积110万亩。

改革开放以后,丰顺水利事业迅速发展。先后新建了八乡山水库,小胜马鞍山水库。较大型的工程有八乡山水库,汤坑内岭改河工程,虎局水库除险加固扩容工程等。2000年止,全县已治理易洪面积5万亩、易涝面积1.65万亩,已达有效灌溉面积27.1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1.6%,其中保证灌溉面积22.4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0.95万亩,改造山坑低产田6.68万亩,整治田间排灌系统11.17万亩(其中已配套8.56万亩)。基本改变了过去埔寨、汤坑、汤西、建桥、丰良、潘田等大面积历史旱区,及汤南、留隍、东留、黄金等易旱易涝的灾区面貌。

2017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01564万元,比上年增长1.9%。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65552亩,比上年增长0.5%;粮食总产量126543吨,比上年增长1.1%。

2017年,主要经济作物产量中:全年花生总产量6084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总产量246462吨,增长4.4%;水果总产量75478吨,增长2.8%;茶叶总产量2427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4%。

2017全年造林面积68428亩,四旁(零星)植树94万株。

2017全年肉类总产量42425吨,比上年减少0.9%。其中猪肉产量18423吨,减少1.4%;禽肉产量22836吨,增长1.1%。

2017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5939吨,比上年增长1.8%。

2017全年农村用电量17023万千瓦时,下降1.0%。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1366吨,比上年减少0.6%。

第二产业

1979年至1983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自然资源逐步得到开发利用,涌现出一批专业户和经济联合体,商品生产比重增加,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的局面。工业生产因基础薄弱,加上初期不适应市场的竞争形势而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后经调整,发展横向联系,进行扩大改造和加强管理,始见起色。1985年后,乡镇企业崛起,推动了全县的工业生产。1987年,全县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为7298万元,产值为11138万元。改革开放后,个体商业恢复发展,全县真正形成了以国营、供销为主体,个体商业为补充的社会主义商业市场,商品充裕,市场繁荣。1987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3452万元。2000年,丰顺县认真贯彻“稳中求进,有效增长”的方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努力拓宽市场,工业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稳中有增,平稳发展。

2017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1236万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142636万元,比上年下降5.7%。2017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69314万元,比上年下降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706714万元,比上年下降10.4%。

201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9801万元,比上年下降3.1%;实现利税47584万元,比上年下降9.2%;实现利润总额23417万元,比上年下降25.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51889万元,比上年增长8.1%。

2017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83433万元,比上年增长5.6%。建筑业总产值1141772万元,比上年增长9.4%。

第三产业

丰顺商业,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末年,已有万江圩(今留隍镇)。1978年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实行改革、开放。调整商业结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开放农贸市场,疏理商品流通渠道,扩展对外贸易,并相继取消了棉布、粮油、蔗糖、生猪等多类物资的统购统销,改为议购议销。1979年至1985年,丰顺的物流商贸活动还受计划经济模式的禁锢、约束,缺乏活力。1985年后,进行购销体制改革,通过抓改革促发展,放开搞活,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流通格局。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平远高度重视市场建设,积极筹集资金投入市场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一批大市场。

固定资产投资

2017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31094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房地产投资238000万元,增长60.0%。

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为零;第二产业投资236723万元,增长24.2%;其中:工业投资236273万元,增长23.9%;工业投资中技改投资55397万元,同比增长16.8%;第三产业投资494371万元,增长16.9%。商品房施工面积214.1万平方米,增长23.4%,商品房销售面积32.1万平方米,增长10.0%。

交通和邮电业

2017全年旅客周转量4605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1%;货物周转量129361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0%。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951万元,增长12.3%。

国内贸易

2017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2269万元,比上年增长3.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391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0875万元,增长12.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510762万元,住宿餐饮业实现40113万元,分别增长11.5%和18.1%。

对外经济

2017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06471万元,比上年下降8.6%。其中出口185498万元, 比上年下降16.0%,进口20973万元,比上年增长311.5%。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1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0%。

金融和保险业

2017年末全县各项贷款余额715944万元,同比增长12.6%;各项存款余额1710559万元,同比增长5.6%。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280313万元,同比增长9.1%。

2017全年保费收入12372万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8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8%;财产险保费收入3772万元,比上年增长6.8%;全年保险赔款支出188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人寿险赔款支出550万元,比上年增长16.1%,财产险赔款支出1338万元,比上年减少4.7% 。[6]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17年末全县企业和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478人,比上年末增长2.5%。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4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750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779人。

交通运输

汕梅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纵贯南北,直达揭阳潮汕机场、厦深高铁潮汕站和揭阳、潮州、汕头港口分别仅需半小时、1小时的车程。随着梅汕高铁、大丰华高速公路动工建设,丰顺成为对接珠三角、融入汕潮揭、借力海西区的重要节点[1]。

206国道省道224线、省道S233线、省道334线

X072线韩江东岸潮安区归湖镇、丰顺县留隍镇、丰顺县潭江镇、大埔县高陂镇、梅县区松口镇(省道升级中)。

文化卫生

2017年末全县有文体服务中心16个,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体育公园各1个,影院3家;有广播电视台一座,播映内容丰富,节目多彩。

2017年末有卫生机构430个,实有床位1743张,在职人员267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82人。其中:医院5个,实有床位1143张,卫生技术人员1009人;镇级卫生院16个,实有床位516张,卫生技术人员725人;村卫生站354个,卫生技术人员59人;其他卫生机构55个,床位84张,卫生技术人员289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99人,注册护士705人。

教育事业

1982年秋,全县小学恢复六年制的教育。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各校开展“文明礼貌”、“五讲四美”(即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秩序、讲卫生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环境美)、“三热爱”(即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活动。1983年,丰顺县以“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着重抓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从1985年开始共打了“五大战役”:一是实现学校“一无二有”(无危房、有教室、有桌凳);二是进行中小学校危房改造;三是为实施“普九”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四是进行教师住房建设,实施教师安居工程;五是实施“改薄建规”(改造薄弱学校,建设规范化学校)工程。

2017年,全县有幼儿园94所,其中民办76所,在园幼儿19911人;小学79所,小学教学点100间,招生7393人,在校学生42990人,毕业生5666人;初中学校24所,招生5617人,在校学生16664人,毕业生5827人;高中学校9所,招生3134人,在校学生9659人,毕业生3453人;职业技术学校1所,招生256人,在校学生1392人,毕业生51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0人。丰顺开放大学本(专)科招生567人,在校本 (专)科学生人数1142人,毕业 本(专)科学生426人。

人民生活

2017年,据住户抽样调查结果,全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05.2元,比上年增长8.8%;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5.9元,比上年增长8.0%;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45.3元,比上年增长7.8%。

社会保障

2017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153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98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4%,比上年末基本持平。

2017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合率97%。

体育事业

2017年末全县有面积大小不等的体育活动场所1778个,比上年末增加36个。丰顺县运动员在参加市级以上竞技比赛中,有41项获得第一名,有34项获得第二名,有26项获得第三名。全年组织镇以上体育活动竞赛70次。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资源环境

2017全年单位GDP能耗0.6111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上升7.10%;全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08%。全社会用电量11085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3%。其中,工业用电量64829万千瓦时,比上年减少0.2%。[7]

名胜古迹

旅游开发

2014年我县推进重点景区和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建设,配合央视七套录播《美丽中国乡村行——走进丰顺》节目,开展潮汕网友丰顺游、夜游丰顺等宣传推介,促进文化、生态与旅游融合发展。五星级标准的鹿湖温泉假日酒店、金德宝凯悦温泉度假酒店建成开业,旅游接待能力得到提升。韩山、八乡山、铜鼓峰、龙鲸河漂流、龙归瀑布、九龙嶂等景区建设步伐加快。成功举办“喜德盛杯”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邓老凉茶杯·美丽丰顺”全省摄影大赛和“体彩杯”粤东漂流大赛。2017全年接待游客59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全年旅游营业收入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坚真公园

坚真公园位于丰顺县城汤坑镇金瓯山西侧,是中共丰顺县委原办公楼。2003年1月,丰顺县委搬迁到新世纪工程办公后,丰顺人民为纪念李坚真而把原县委旧址改建而成。公园总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内有坚真活动广场、壁面廊、主题雕塑园区、坚真纪念大楼、公园大门及配套附属设施等。其中,坚真广场、休闲娱乐活动区9500平方米;坚真纪念大楼5000平方米;主题雕塑园3000平方米。2008年5月坚真公园为梅州市红色爱国廉政教育基地。

黄花村乡村游

黄花村乡村游景区位于广东省丰顺县东北部,距县城80公里,距梅城55公里;全村有1100多人口,共有30多名专家、教授,是名符其实的教授村。整个村内古树、民居、溪流、小桥构成一幅秀丽客家山村的田园风光。该村主要景点有:李国平院士故居、客家特色民居(下山虎)、原始森林公园、水口生态美景、黄花天池等。 丰良中山纪念亭

丰良中山纪念亭,位于丰良镇普济桥北端。又名和平纪念亭。坐西南向东北,建筑占地面积25平方米,北至丰良居委,东至路,西至女汤湖,南至普济桥(溪、河)。距离镇政府2公里。1937年,曾参加辛亥革命及跟随孙中山的老同盟会员、国民党政府铨叙简任官张鉴初(丰顺建桥人),旅暹后独资兴建中山纪念亭于丰顺县城中山公园山巅上。当时,县长张际清(广东五华人)撰写了《中山纪念亭记》一文,描丰城胜概,述公园荒状,赞张鉴初之热心社会事业。碑石长2米,宽0.76米,厚0.11米,碑记共374字,字体俊逸清晰。1993年4月,被列入丰顺县文物保护单位。

志扬革命烈士纪念碑

志扬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留隍镇志扬村,1979年由丰顺县人民政府拨款建成。占地面积235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碑高约9米。纪念碑正面碑文写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共丰顺县委员会、丰顺县革命委员会,一九七九年春立。两侧碑文“永垂不朽,万古长青”;背面碑文写有在各时期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陈维扬、陈鹏志、詹才琴、林江、许池、林国、邱迎群、邱标、谢泰、张建梅、邱千得、阿本、魏铁梅13位烈士名单。此碑纪念闽粤赣边纵支队在解放战争期间,为革命事业牺牲先烈而建。1995年6月,被列入丰顺县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埔寨火龙

埔寨火龙是广东省丰顺县埔寨镇村民闹元宵的独特传统节目,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1741),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每逢元宵节,埔寨镇村民便举行火龙表演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岁岁平安,祥和吉利。火龙舞动时火花四射,场面壮观,吸引周边几万名群众前来观赏,如此盛况几乎年年如是,世代相传。2008年6月丰顺埔寨火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3月,张世钻同志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顺埔寨火龙的代表性传承人;

2014年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赛道

2014年“喜德盛杯”中国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赛道设在丰顺公园内,一共有两条赛道,总长11.1公里,其中一条长5.4公里的赛道,刚竣工建成,是全国同类自行车赛事中第一个按国际最新比赛标准建设的山地自行车赛道。[8]

饮食文化

捆粄

捆粄是广东省丰顺县的汉族特色小吃,属于客家菜。捆粄据说是丰顺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捆粄味道鲜美,一般肉馅有豆干、咸菜、香芋、韭菜、萝卜、瘦肉、豆角、鲜笋、萝卜干等,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加入不同的肉馅,变换出不同的口味。 薯粄

薯粄是用一种紫色的形状奇怪的薯仔,把它磨成粉做的,因其本身含淀粉成分有黏性,所以不需额外加面粉了,下油锅炸。蘸上蒜醋汁,香甜爽口,风味独特,深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群众的喜爱。

盐焗鸡

梅州盐焗鸡是久负盛名的客家菜肴,客家人选取当地嫩鸡,宰杀后不切块,除去内脏后凉干,然后用抹涂少许食油的草纸将整只鸡严实包好,埋进炒过的热盐堆中,用文火锔着半小时左右即可,取出后将其拆撕成丝肉片,放进盘内上席,再配以姜油或麻油时食,皮软肉嫩,香浓美味,并有温补功能。

两熟粄

两熟粄是客家小吃中的一种,制作过程中因要下锅煮两次顾名思义两熟粄。由于该小吃制作简单,吃起来香脆、美味可口,而备受人们的喜欢。此小吃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粘米粉盛在盆里,加少量水及油、盐一起搅拌,然后倒进锅里加热并用筷子不停搅动,直至糊状成粄团,再铲起锅。在锅里放适量水加热直至煮沸,将准备好的姜末放进沸水中,然后把起锅的粄团捏成小块状放进锅里煮,汤煮沸后撒少许葱花即可。

黄金粄条

黄金粄条主要以大米为原料,大米浸泡2小时后加水磨浆,取粄浆入锅蒸熟,取出晾干,压成牛舌状,用刀切成条状,粄条纯白、细嫩、坚韧、香滑爽口,风味独特。

汤坑炒粄

汤坑炒粄其历史悠久,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用传统手工制作,它的显著特点是色泽洁白、柔软滑爽、柔韧、富有弹性、清香可口、老少皆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风格远近闻名,成为汤坑小吃之一。

汤坑牛肉丸

汤坑牛肉丸是丰顺有名的地方小食之一,外形与荔枝果大小的圆球状,“圆”与“缘”同音,送“肉圆”有结缘之意,成为汤坑今天的地方习俗。

客家盐焗鸡爪

客家盐焗鸡爪(梅州客家盐焗凤爪)乃闻名海内外的客家小吃之一。

地豆糖

地豆糖(花生糖)是由本地生产的花生、蔗糖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制成的地豆糖,具有香、脆、甜、酥的特色。

生鱼脍

客家人吃鱼生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在梅州、兴宁、五华等地都有吃鱼生的习惯。客家生鱼脍的特点系用的配料加了田螺香蒜醋。现在生鱼脍花样更多,有河鱼生、海鱼生、虾生等。

薯粉豆干

薯粉豆干以黄豆、薯粉为原料,经过磨浆、滤渣、煮开、做浆、压水、水煮、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薯粉豆干经花生油炸后,味道更加可口。

汤南菜粄

菜粄(菜粿)即梅州丰顺县的一种用做祭祀的汉族小吃。每年的“春节”和“冬至日”还有祭祀先人都要用到“菜粄”。“菜粄”的做法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做“粄皮”,再来就是做馅料,馅料通常是韭菜。猪肉碎末。菜脯(萝卜干)丰顺毗邻潮汕地区,饮食文化有很多潮汕特色。潮汕人擅长做各式菜粄,据说丰顺汤南韭菜粄就是从潮汕地区演化而来,在制作方式上作了些许改进。汤南镇土地广阔肥沃,非常适宜当地人种植韭菜。一年四季,几乎家家户户每天都有人做韭菜粄。制作传统流传下来,迄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风味特色

汤南面线

在丰顺县汤南镇,每逢嫁娶、生日、弥月、乔迁等喜庆宴会,都少不了一道菜——炒面线。这种古老的汉族面食小吃,便是当地的特产——汤南手工面线。长期以来,汤南手工面线以精湛的制作工艺、独特的口味和深长的寓意,深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群众所喜爱。汤南面线[1]于清朝年间传到汤南镇,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汤南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质肥沃,历史上曾是小麦高产区,出产的小麦蛋白质含量高,有“乌金麦”之称,是制作手工面线的理想原料。这是手工面线在汤南得以流传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手工面线制作流程繁复,在机械未得到广泛应用以前,每个程序都要依靠手工完成,工作量大,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而汤南镇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较多,这就为手工面线的发展提供了劳力保障。

留隍云片糕

留隍云片糕简介:据丰顺县志记载,万源斋云片糕为廖氏花公26代裔孙廖如时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在留隍始创制作,历经160多年,专门制作云片糕。到现在廖氏后裔世代相传制作。主要原料为糯米、白糖、芝麻油,辅料是橙糖、杏仁、瓜仁、榄仁、香料、酶菜干、阿华田等。原料优质,制作精细,具有品味清醇、香甜适口、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等特点。

黄金橙糖

黄金橙糖也叫黄金“情糖”,是丰顺一带最有名的甜食品佐料。它由橙果参配白糖经过精加工制作而成,外表晶莹透明,味道清甜可口,还具清热解毒之功效,名闻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当今,每逢结婚喜庆口子,人们仍要在每对新人吃的汤圆中加少许橙糖。“有橙”意指“有情”,图“夫妻恩爱,白头偕老”之意。

八乡山茶

八乡山地处丰顺、揭西、五华三县交界处的莲花山脉中段,面积19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00多米,年平均气温18。C,平均降雨量2604.6毫米,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山坡地土层深厚,表土肥沃,属赤红壤土,自然植被良好,种茶有得天独厚条件。据海阳县志记载,八乡种茶已有400多年悠久历史,素有高山浓雾出好茶而著称。

沙田柚(梅州金柚)

一种可携带的小吃是糖渍柚皮,粤东客家梅州地区本就以梅州金柚闻名,柚皮的清香加上白糖的浸润,吃后真是齿颊留香,堪称“固体柚子茶”。[9]

城市荣誉

丰顺县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温泉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丰顺埔寨火龙)”、“中央苏区县”

2014年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式授予丰顺县“中国温泉之城”称号。

2014年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授予丰顺县“中国长寿之乡”称号。[6]

2015年丰顺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为2014年度验收获通过的24个单位(市、州、县)之一,也是广东省通过该验收的唯一的县。

2015年广东省教育厅授予梅州市丰顺县“广东省教育强县”称号

2015年丰顺县被评为“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广东省卫生县城”。

相关视频

梅汕高铁站丰顺东站即将开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