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丹麻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丹麻镇,隶属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地处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东与五十镇相望,南与哈拉直沟乡相邻,西与东沟乡和东山乡接壤,北依巴扎乡、加定镇,距县城22千米,距西宁市60千米,区域总面积151.2平方千米。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互助土族自治县辖5个区,丹麻由第五区辖管。2001年5月,丹麻乡改为丹麻镇。

截至2018年末,丹麻镇户籍人口为23048人。2019年,丹麻镇下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东丹麻村。

丹麻镇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鸡为主。2018年,丹麻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个。

2019年1月9日,丹麻镇凭借土族丹麻花儿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1]

中文名: 丹麻镇

外文名: Dan ma town

行政区划代码: 632126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

地理位置: 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

面 积: 151.20 km²

下辖地区: 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东丹麻村

电话区号: 0972

邮政区码: 810500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车牌代码: 青B

人 口: 23048人 (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建置沿革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9月,互助土族自治县辖5个区,丹麻由第五区辖管。

1951年1月,互助土族自治县将原5个区划分为8个区,丹麻划入第7区。

1952年,互助土族自治县又划分为12个区,丹麻划入第7区。

1955年2月,第7区更名为丹麻区。

1956年10月18日,成立丹麻乡。

1958年,丹麻、黑鼻、陈伯、贺尔乡合并为哈拉直沟乡。

1958年8月30日,将哈拉直沟乡改为哈拉直沟公社。

1961年8月,由于哈拉直沟公社下半部划入西宁,丹麻划入东源公社。

1961年7月30日,东源公社分设为丹麻、五十公社。

1983年4月,丹麻公社改称丹麻乡。

2001年5月,丹麻乡改为丹麻镇。

行政区划

2011年,丹麻镇下辖锦州、泽林、补家、西丹麻、哇麻、拉庄、东丹麻、东家、桦林、松德、温家、索ト滩、索卜沟、汪家、山城、新添堡、岔尔沟门17个行政村;133个生产合作社。

2019年,丹麻镇下辖丹麻镇社区1个社区,补家村、岔尔沟门村、东家村、锦州村、拉庄村、山城村、松德村、索卜沟村、索卜滩村、哇麻村、汪家村、温家村、西丹麻村、新添堡村、泽林村、桦林村、东丹麻村17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东丹麻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丹麻镇地处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东与五十镇相望,南与哈拉直沟乡相邻,西与东沟乡和东山乡接壤,北依巴扎乡、加定镇,距县城22千米,距西宁市60千米,区域总面积15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丹麻镇地貌形态以高山为主,地表覆盖第四层黄土,呈现以黄土坡为主,沟谷、川地、塌坡同有的黄土高原中期侵蚀地貌特征。丹麻镇海拔2470—4224米,由东北向西南呈强烈倾斜趋势。

气候

丹麻镇属大陆性高原温凉气候,年均气温3.5℃.,年降雨量494.2平方米,常年主导风向西南风,最大风速24/秒,日照时数2604.1小时,最高气温30.2℃,最低气温-33.1℃,暴雨洪水年均10次,主要集中在7—8月。

水文

丹麻镇境内哈拉直沟水系发源于泽林峡、花石峡,哈拉直沟辖区内长约21千米,多年平均径流0.4031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丹麻镇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岩;生物资源有柴胡、猪苓、羌活、党参、大黄等二十余种良好中药材植物;野菜有野葱、苦苦菜、蕨菜等;菌类有地衣、发菜、蘑菇等;动物有石羊、鹿、猞猁、雀、野鸡等。

人口

2011年,丹麻镇总人口23066人;总人口中,有汉、土、藏、回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9804人,占42.5%,藏族1615人,占7%,回族7人,占0.03%。2011年,丹麻镇人口出生率14.2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3%。

截至2018年末,丹麻镇户籍人口为23048人。

经济

综述

丹麻镇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鸡为主。2018年,丹麻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个。

农业

2011年,丹麻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95万亩;油菜作物种植面积3947.8亩;蔬菜种植面积5600亩,特色蔬菜种植面积3750亩;完成土地流转累计7994亩。2011年,丹麻镇牛饲养量400头,年末出栏1250头;羊饲养量2.2万只,年末出栏1.1万只;生猪饲养量5.7万头,年末出栏2.2万头;鸡饲养量10.2万羽,年末出栏6.2万羽。2011年,丹麻镇新增肉牛繁育基地1个,新増规模养殖户15户,其中100只以上规模养羊户10户,100头以上小型规模养猪场2个,50头以上规模养猪户3户,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率100%;动物及其产品产地检疫率100%。

工业

2011年,丹麻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720万元,工业增加值547万元,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267万元。

商业外贸

2011年,丹麻镇有个体私营经济226家,初步形成了以东丹麻集镇为中心,向南连接带动松德桥集镇,向北辐射带动泽林桥头集镇,其中,东丹麻集镇面积4.2万平方米,商铺94户,职工188人;松德桥集镇面积4350平方米,商铺58户,职工101人;泽林桥集镇面积3260平方米,商铺21户,职工72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丹麻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243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12所,在校生1789人,专任教帅108人,小学适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14人,专任教师5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丹麻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034.4万元,比2010年增长7.03%。

文体事业

2011年,丹麻镇举办了第八届西北五省区“时代联信”花儿演唱会、青海省2011年安召纳顿节丹麻分会场开幕仪式和青海省“欢乐乡村”文化下乡启动仪式等大型文化活动。2011年末,丹麻镇农户电视普及率100%,以卫星接收器和村民自架天线为主,没有无线电视接收装置。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丹麻镇有卫生院1个,床位15张,职工14人,另有村级卫生保健室,从业人员17人,床位34张;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22199人,参合率达99.81%。

社会保障

2011年末,丹麻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有790户,人数2634人,发放低保金164.68万元;特殊救助金8.84万元,生活补助金94.82万元;扶助贫困大学生20人,救助金5.9万元;发放各类补贴215.3万元,其中粮食直补金179.1万元;发放退耕还林补助款69万元;享受农村五保户92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72万元;民政救助90人次,发放救助金50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817人,参保率达98%。

交通

丹麻镇已形成由公路运输为主构成的网络;境内有平大公路和丹高公路2条公路干线交会;向南经丹高公路,可直达省会西宁;向东南沿平大公路可直达平安县;向西沿平大公路至互助土族自治县。

所获荣誉

2019年2月2日,丹麻镇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之乡”。

视频

2014年丹麻镇山城村社火表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