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主觀

於 2020年7月17日 (五) 11:13 由 Cypresshill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主觀(subjectivity)與客觀性相對,是人區別於動物的又一固有的本質屬性。 主觀性指以主體自身的需求為基礎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傾向,它是個體可以擁有的觀點,經驗,意識,精神,感受,欲望或信念的屬性。

    • 其根本特徵是,只存在於主體之內,屬於主體的心意狀態。 它可以影響人判斷和真理的因素。
  • 主觀性是通過社會內部眾多相互作用而發生的一種內在的社會模式。 主觀性是一個個體化的過程,同樣也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個體從未遠離一個獨立的環境,但也無盡地陷入與周圍世界的相互作用之中。
  • 根據自己的認知或想法對事物作判斷,而不求符合實際狀況。相對於客觀而言。
  • 通常語境中的主觀是指人的一種思考方式,與「客觀」相反。
    • 所謂「主觀」就是表面現象,憑藉自己的觀點。未經分析推算,下結論、決策和行為反應,暫時不能與其他不同看法的人仔細商討,稱為主觀。

目錄

主觀性和客觀性的區分

  • 若一個判斷或觀點完全以個人獨有的視角為基準,這樣的判斷通常稱為「主觀的」。因為這樣的觀點具有狹隘性,或許未能考慮所有事實,或許未能超越個人視角。
  • 若一個判斷涵蓋了所有相關資料,摒棄了個人偏見,能與其他人達成共識,就可以說這樣的判斷是「客觀的」。因為這樣的判斷以事實為依據,超越了個人視角。
    • 主觀性從屬於主體的思想意識,而客觀性獨立於或超越了主體。
    • 在哲學的許多領域中,主觀性和客觀性的區分都十分重要,例如倫理學中的道德判斷、藝術中的美學判斷等。
    • 有些哲學家認為,所謂客觀性不過是一群主體的共同信念;有些則認為客觀性一定獨立於或不同於主觀性;還有一些人認為,一群主體的共同信念或許不是客觀真理,但在實踐中起到了客觀真理的作用,是一種「交互主體性」-intersubjective的真理。
  • 那麼真的存在客觀知識嗎?即使超越了個人視角,我們仍局限於受特定歷史和社會環境影響的人類視角之中。也就是說,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必然以已有的價值和信念為基礎,這被稱為「解釋學迴圈」。
  • 根據尼采的視角主義,所有知識都要從某個特定視角出發,因而並不存在客觀性。**Nagel認為,應將主觀性和客觀性看作兩個極端,一端是純粹的主觀性——完全基於主體個人的觀點,另一端則是從未實現的客觀性——完全獨立於特定視角的知識。
    • 在這兩端之間,可以將不同的知識定位於不同的位置。或許知識永遠無法絕對客觀,主觀性永遠無法完全根除,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追求更具客觀性的知識。[1]

主觀認定別人的幸福?

  • 人生到底要怎樣才算幸福?如果有人的事業、家庭方面都令人稱羨,但當事人卻不認為這是他想要的人生。那麼,他到底算不算幸福?
  • 張三從小被家裡送去學畫圖,並在畫家生涯中獲得很高的成就、賺了很多錢、結交了許多朋友,同時也擁有人們眼中理想的伴侶。
    • 張三心裡覺得這些事物都不是他想要的,他對這些成就、金錢、朋友、伴侶之類的事物無感,而沒有從中得到快樂。--"張三"到底算不算幸福?
  • 若你回答「YES」,代表你是一個「幸福的主觀論者」。
  • 若你回答「NO」,代表你是一個「幸福的客觀論者」。
  • 支持主觀論的理由

同樣的東西對不同人的幸福程度可能會有不同影響,例如有些人很喜歡交朋友,有些人無所謂,有些人視友情為負擔。主觀論的好處之一是:它可以很自然地解釋為什麼幸福的來源可以因人而異。為什麼「友情」可以讓李四變得更幸福,卻不能讓張三變得更幸福?因為張三和李四對友情的態度不同。

相對地,如果說客觀論者主張「得到友情」這件事,可以獨立於個人的正面態度,而提升人的幸福。那麼,為了解釋得到友情的張三,為何沒有變得更幸福,客觀論似乎只能假設說,有其它會降低張三幸福的事物,抵銷了友情對幸福的正面影響。例如張三在得到友情的同時,也得到了額外的痛苦。如此,客觀論者可以說,幸福之所以會因人而異,是因為痛苦也因人而異。

然而,假設在我們的案例裡,張三沒有因為得到友情而產生痛苦,也沒有因此得到其他會降低幸福的因素,張三隻是純粹缺乏對友情的正面態度。那麼主觀論與客觀論的差異就會凸顯出來:主觀論者可以說,張三的幸福沒有因為友情而提升;而客觀論者則必須硬著頭皮說,張三的幸福其實有提升,就算他本人不這樣覺得。

在這裡,如果你覺得客觀論給的答案「怪怪的」,可能是因為你認為幸福與個體之間有緊密聯繫:你的幸福之所以是「你的」,是因為它反映了你這個人的獨特性,像是欲望或對事物的評價。這時候,客觀論主張你不在乎的事物也能提升你的幸福,似乎是把幸福定義成某種與個人很疏遠的事物。

客觀論者或許可以乾脆不承認「友情」有客觀價值,並主張「得到友情」不會提升幸福,來避免「不想要友情的人得到友情」這種例子的困難。然而,你大概可以想像,不管客觀論者說有什麼事物可以獨立於個人特質來提升幸福,主觀論者都可以建構一個類似的說法來攻擊它。如此,客觀論者很難合理主張有任何東西可以帶來客觀幸福。

支持客觀論的理由

所以主觀論贏了嗎?沒這麼簡單。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哲學家,林氏(Eden Lin)指出,在判斷新生兒的幸福程度時,典型的主觀論會得出奇怪的結果。

主觀論主張幸福倚賴人的正面態度,常見的「正面態度」至少有以下兩種:

信念的主觀論 只有在人相信某件事物會讓自己幸福的時候,這件事物才能提升他的幸福程度。

慾望的主觀論

只有在人想要某件事物的時候,這件事物才能提升他的幸福程度。

「信念的主觀論」和「慾望的主觀論」分別預設了:

人要有幸福,必須要有特定的信念/慾望。

然而,想像有些剛出生的孩子,因為認知能力還不夠,所以沒有形成關於幸福的信念。根據信念主觀論,這表示沒有任何事物會提升剛出生的孩子的幸福程度。不管處境如何,所有剛出生的小孩的幸福程度都相等。

這些結果聽起來很違背直覺。你把剛出生的孩子放在舒適的床上,應該會讓他更加幸福。一個出生受到妥善照顧的新生兒,與不幸被棄置荒野的新生兒,幸福程度也應該不同。只因為新生兒沒有對應的信念,就說他們無法變得更幸福,這聽起來是一種錯誤的偏見。

而這樣的偏見放在動物身上會更明顯:人們之所以關注動物福祉、試圖去讓動物過得更好,正是因為人們深信動物可以變得更幸福。若是因為動物的智能較低,便主張它們的幸福無法提升,這種觀點顯然是一種人類中心式的思考。

「慾望的主觀論」似乎對上述批評免疫,因為剛出生的小孩就算不能說有什麼信念,但應該也有種種慾望:想吃東西、想被關注等等。

然而對林氏來說,先前介紹過的經驗機器思想實驗只要稍微改版一下,就足以指出「慾望的主觀論」的問題:

兩個剛出生的小孩,他們只具有對主觀感受的欲望,而沒有對事物本身的欲望。其中一個小孩在現實中過著受父母寵愛、有著充分照顧的生活。另一個小孩則是在經驗機器裡體驗有父母的生活,實際上沒有父母照顧。 直覺上,在現實中的小孩,會比在機器裡的小孩過得更幸福,畢竟他有著真實的愛,與外界有實際的互動。不像被放在機器裡的小孩,只是擁有虛擬的體驗。

林氏認為,我們的直覺是:在機器裡的小孩很可憐,因為他沒有真實的父母,只是在機器中被灌輸虛擬的體驗。根據先前提過的同情測試,這表示機器裡的小孩過得比較不幸福。

然而在情境中,這些小孩沒有對事物本身的慾望。並且「慾望的主觀論」主張:任何事物都必須透過對應的慾望,才能讓人更幸福。所以,「慾望的主觀論」會蘊含這個奇怪的後果:在現實中的小孩,不會因為那些真實的愛與互動,而變得比在經驗機器中的小孩幸福。

此時,客觀論的優點就凸顯出來:它可以避開新生兒難題。如果說真實的愛這類事物,能客觀地使新生兒變得更幸福。換言之,幸福的提升獨立於新生兒的正面態度。那麼,就算新生兒還沒有發展出對真實的愛的信念、評價或慾望,他也可以因此變得更幸福。

這表示,客觀論者可以區分新生兒的幸福程度,也可以說在現實世界中的新生兒,要比在經驗機器中的要來得幸福。而這也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小結

從以上的討論,你可以看到主觀論者攻擊客觀論者把幸福定義得與個人很疏遠,而客觀論者則攻擊主觀論者蘊含某些怪異的結果,尤其是在新生兒案例方面。

當然,兩方論者有許多回應挑戰的策略。不過這就得留待日後細談了。

參考來源

  1. puffniu. 什麼是主觀?什麼是客觀?. 知乎. 2017-01-01 [2020-07-1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