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义容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义容镇位于紫金县西部,距县城50公里。全镇下辖2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面积35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64公顷,山地面积29766公顷。镇政府驻地义容圩,东北距县城52公里。

义容镇位于紫金县境西部。2003年8月青溪镇并入义容镇。2004年,全镇辖24个行政村(安全、均安东平大同中兴黄洞大新、石下、新民、汀村、和平、华星、桥田、夏棠、南洋、塘面、坪輋、龙田、下告、南坑、青水、联光、下青溪、宝山)和1个居委会(义容),145个自然村。[1]

建制沿革

义容原称二榕,相传因圩头有两棵大榕树而得名,后谐音为义容。明代属宽得都安全社。清代分属宽得都桥田、月角岭约。民国18年(1929年)属第二区桥田、月角乡,民国30年设第二区义容乡,民国34年属四维乡。建国初属古柏区、第三区,1952年5月为第九区,1957年12月设义容乡,1958年10成立义容公社,1961年分出青溪公社,1963年3月青溪公社并入义容,1970年7月分设青溪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改设义容镇。

地理资源

地势北高南低,东南部为半丘陵,西部为丘陵,北部属山区。北部与柏埔交界的大鲁嶂为最高峰,海拔839米。主要河流义容河经古竹汇入东江,支流有汀村河、安全河。林业、矿产、水力资源丰富。义容伯公坳水电站装机1870千瓦,为全县骨干电站。土特产有庄子茶等。

气候特点

义容镇以公历2--3月为春季,4--8月为夏季,9--10月为秋季,11月—次年1月为冬季。春季—冷暖交替,气温较低,多为低温阴雨、持续少日照天气。历年全季降雨量195.2毫米(至2002年底统计,下同)。占全年11%;平均气温15.2℃。夏季—高温高湿多雨。历年全季降雨量1219.8毫米,占全年降雨70%。平均气温25.3℃。秋季—冷空气活动加强并逐渐影响紫金县,气温下降,降雨减少。历年全季降雨量240.0毫米,占全年13n:平均气温23.8℃。冬季—干燥寒冷少雨,间歇性出现霜冻、冰冻。历年全季降雨98.9毫米,仅占全年的6%。季均气温14.0℃,为全年最低。 处于低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季风明显,夏长冬短,四季分明。

适宜种植各种亚热带作物,部分地区可种植南亚热带作物。年平均气温20.8℃ ,极端最高气温38.0℃ ,极端最低气温-4.8℃ ;年平均降水量1 ,739.1 毫米,年最多降水量 2 ,415.4 毫米,年最少降水量931.8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 ,795.7 小时。年最多日照时数2 ,110.4 小时,年最少日照时数1 ,492.3 小时,年平均雷暴日为88.9 天。

经济发展

义容镇位于紫金县境西部,义容镇交通发达,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公路、通邮、通电话。近几年来,又对所辖范围内省道、县道进行上等级改造,基本实现省道标准化、县道油路化。建市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紫金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工业发展较快。至2001年,江东110千伏输变电站、好义小古、蓝塘双兴等电站相继建成投产;投入3065万元的农网改造第一期工租顷利通过验收,第二期农网改造完成,用电质量明显提高,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目标。邮电行业继续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县形成了荔枝龙眼、春甜桔、李梅、三黄鸡、瘦肉型猪等五大农业生产基地,甜竹、单丛茶、蔬菜和甲鱼等基地亦初具规模,“一县数品”、“一镇一品”布局初步形成资源型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全县初步形成制糖造纸、矿冶、水泥、陶瓷、食品加工、制药等“六大工业产品系列”。其中,“三资”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9%,成为全县经济的生力军。交通运输、建筑、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城乡市场繁荣,商贸流通活跃。

201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3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12亿元,农业总产值4.24亿元。完成税收889.62万元,其中,国税339.62万元,地税55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9632元。

2017年我镇税收任务1083.8万元。其中,国税662万元,地税421.8万元。至3月底止,完成国税166万元,完成地税70万元。

经济以农业为主,是本县粮、油、蚕茧主要产区。1988年,有水田2.1万亩,旱地2万亩;水稻播种面积4.2万亩,总产1.2万吨;小麦0.85万亩,总产0.14万吨;花生0.72万亩,总产600吨;产大豆104吨,蚕茧256吨,甘蔗1200吨。有林地11.9万亩,其中芳樟资源上千亩。1988年产木材485立方米,松脂280吨;各类水果面积0.96万亩,总产237吨;年出栏肥猪1.1万头。

工业

至1988年染料、炮竹、农械、铜矿场、硅铁厂及水电站等企业,其中硅铁厂生产的硅铁为省有色金属公司出口产品。紫埔、古凤公路通过境内,车辆通县内外,乡村通汽车或拖拉机。义容圩,建国前有大小店铺40余间。1988年圩镇面积扩至1.7平方公里,主街道铺上了水泥。用水自来水化。全镇有国营、集体商店34间,个体工工商户261户,年集市贸易额379万元。

农业

全年水稻播种面积42,453亩,总产量12,803吨。杂优种植面积90%以上;无公害蔬菜种植1,500多亩;引资营造速生丰产桉种植基地,计划种植5万亩,年内已在镇内安全、东平、大同、大新、黄洞、大坝、华星、南坑、石下、南洋、联光、田心等12个村种植2.7万亩,备耕打穴2.3万亩。镇内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金益瘦肉型猪场、温氏种鸡场企业效益提高,生猪、三黄鸡及水产养殖,荔枝、春甜桔、三华李种植稳步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结构。[2]

财税金融

2004年,全镇完成农业税50.2万元,生猪税22.6万元,国税70.67万元,地税81.8万元;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8,924万元。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方面,至1988年,有初中1所,小学20所,在校中学生770余人,小学生4800余人,教职工260人。设有镇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卫生院和卫星地面接收站。2004年,义容镇委、镇政府围绕县委、县政府年初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实施“借外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亿元,农业总产值1.4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75%、27%和7%;本级财政收入202.67万元;农村人均收入3,434元,比上年增长5.9%。

招商引资

2004年全镇合同引进资金3.8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340万元。一是广州天高集团有限公司老板傅建生创办紫金县天鸥矿业有限公司,开采青溪下窖铁矿,计划投资1.5亿元,到位资金5,000万元,已开工建设。二是河源伟凡矿业有限公司租赁承包原宝山矿冶公司创办宝山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开采铁矿。三是深圳老板杨友平创办紫金县富贵实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800万元,开发汀村生态观光旅游景区。四是深圳雅视集团计划投资1.5亿元组建汇骏光学城,工程已开工。五是港商冼惠霞老板投资350万元建义容农贸综合市场,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深圳老板黄小忠投资280万元建装机容量320千瓦的汀村水电站;义容籍的深圳老板赖谷浩投资150万元建义容汽车站,3项工程均已开工。加上2003年引进的深圳恒和兴实业有限公司义容分公司及义容水电站等企业,全镇工业产值比重稳步提高,2004年工农业产值比重为1:1.31。

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社会事业 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04年12月,义容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镇,镇委前任书记邓妙香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分子;党委书记、镇长简建华、中心小学校长黎学建、青溪供电所所长黎颂杏等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创造活动积极分子;镇财政所、中心小学分别被县委、县政府评分文明单位;镇国土资源所、卫生院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窗口;东平、安全、中兴、黄洞、石下、大坝、新民、和平、夏棠、南洋、塘丰、坪輋、均安、宝山、龙田、南坑、联光、下青溪等18个村被评为文明村,全镇共有144户被评为文明家庭。年内认真进行镇机关档案整理,12月,义容镇档案室被省档案局授予“省一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称号。

基础设施

2004年,义容圩镇面积扩至1.5平方公里,街道亮化、美化工程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条件改善提高,兴建了义容宾馆,餐饮业旺盛。全镇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500千瓦(含青溪),固定电话7,350户,移动、联通手机用户9,920户。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8月,宝山村村道水泥硬底化工程竣工,村道长5公里,宽4米,总投资110万元;同月,华星村至塘面村、南洋村至塘丰村村道(简称华丰路)长13.2公里,计划总造价300万元,除上级拨款外,已筹资金70万元,动工建设。认真实施计生重点转移到村方针,2004年共投入计生经费21万元,全镇完成四术任务596例;人口出生率为10.82‰,自然增长率6.1‰ 。教育镇内建有义容中学、龙兴中学2所,2004年在校学生2,448人,教职工163人,小学30所,在校学生5,518人,教职工272人。争取上级资金120万元,完善扩大义容中学教学设施,完成省规划结构调整工程。12月,义容中学、宝山小学、南坑小学通过县一级学校验收,教学质量有提高。文化广播,镇的电视电话会议和有线电视网络年底开通,增加电视收视频道,为农村有线电视升级创造条件。医疗卫生,义容镇卫生院设备继续完善,诊疗水平提高。全镇动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21,465人,占农业人口40%,完成县下达任务。扶贫工作 2004年安排贫困户农村安居工程扶持资金5.8万元,其中坪輋村9户、大田村5户、田心村29户,每户扶持危房改造资金1,350元;教育扶贫学生835人,扶贫资金24.68万元,就业扶贫56人。武装,完成征兵任务23名,加强民兵集训及民兵应急分队的建设。大同、桥田、石下、东平、新民、龙田、下青溪、南坑等8个村基层民兵营达标。社会事务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殡改力度。2004年全年火化251具,超额完成县下达任务。

基层党组织建设

镇委确定以大同、宝山等两个村为示范点,积极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努力办好固本强基工程。2004年新发展党员49名。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宝山、下告2个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3万元。抓好村级办公楼建设,年内下青溪、青水、汀村、坪輋、均安等5个村办公楼落成使用,全镇2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均建有钢混结构办公楼。从3月份开始,对各村全面实行农村会计代理制。

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月、10月先后组织市、县、镇人大代表评议镇财政、司法、食品、计生、社会事务等职能部门,满意率在96%以上。严厉打击“两抢一盗”、贩毒、吸毒和“六合彩”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全镇抓获刑事犯罪嫌疑人10人;抓获参与各类参赌人员29人,其中“六合彩”赌博20人。2004年发生刑事案件30宗,侦破13宗;治安案件34宗,查处34宗;民事纠纷42宗,调解42宗。全镇社会治安综合目标管理获市、县政法部门的好评。

教育

镇内建有义容中学、龙兴中学2所,2004年在校学生2,448人,教职工163人,小学30所,在校学生5,518人,教职工272人。争取上级资金120万元,完善扩大义容中学教学设施,完成省规划结构调整工程。12月,义容中学、宝山小学、南坑小学通过县一级学校验收,教学质量有提高。

文化、广播电视

县至镇的电视电话会议和有线电视网络年底开通,增加电视收视频道,为农村有线电视升级创造条件。

医疗卫生

义容镇卫生院设备继续完善,诊疗水平提高。全镇动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21,465人,占农业人口40%,完成县下达任务。

扶贫工作

2004年安排贫困户农村安居工程扶持资金5.8万元,其中坪輋村9户、大田村5户、田心村29户,每户扶持危房改造资金1,350元;教育扶贫学生835人,扶贫资金24.68万元,就业扶贫56人。武装完成征兵任务23名,加强民兵集训及民兵应急分队的建设。大同、桥田、石下、东平、新民、龙田、下青溪、南坑等8个村基层民兵营达标。

大事记

1月1日义容工商所办公楼落成,建筑面积170平方米,总投资40万元。

8月义容学子黄锦腾 紫金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

11月26日杨陈银女大同 希望小学落成,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33万元。

12月义容镇为庆祝元旦举行 篮球比赛,有8个球队参加比赛。

12月义容镇档案室被省档案局授予“省一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

相关视频

航拍美丽家乡—义容镇新民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