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乌桕根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桕根皮
图片来自360百科

乌桕根皮,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的干燥根皮。具有泻下逐水,消肿散结,解蛇虫毒的功效。主治水肿,症瘕积聚,脚胀,大、小便不通,疔毒痈肿,湿疹,疥癣,毒蛇咬伤。[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乌桕根皮
汉语拼音:Wū Jiù Gēn Pí
别名:木樟树、卷子树、白蜡树、蜡烛树、卷跟白皮、乌桕木根白皮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温;归肺、肾、胃、大肠经
毒性:有毒
功能:泻下逐水,消肿散结,解蛇虫毒
主治:水肿,症瘕积聚,脚胀,大、小便不通,疔毒痈肿,湿疹,疥癣,毒蛇咬伤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乌桕根皮

拼音名:Wū Jiù Gēn Pí

别名: 木樟树、卷子树、白蜡树、蜡烛树

英文名: Chinese Tallowtree Root-bark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的根皮。10月至次年2月挖根,取根皮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村边、路旁。产于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可达15m,含白色乳汁。叶互生,菱状卵形,长和宽各3~7cm先端短尖,下面初时粉白,后渐成黄绿色,秋季变红色;叶柄上端有2腺体。花单性同株,密集成顶生穗状花序;雄花每3朵有1苞,生于花序上部,花萼杯状,3浅裂,雄蕊2~3;雌花1~4,生于花序基部,花萼3深裂,子房上位,3室,柱头3裂。蒴果近球形,熟时黑色。种子黑色,外面有白蜡层。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性状

皮呈不规则块片或卷成半筒状。外表面土黄色,有纵横纹理,并有横长皮孔;内表面较平滑,淡黄色,微有纵纹。折断面粗糙。

化学成分

含花椒油素(xanthoxylin)、鞣花酸。

性味

性微浊,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拔毒消肿。用于水肿、臌胀、症瘕积聚、二便不通、湿疮、疥癣、疔毒。[2]

摘录

中药大辞典

参考资料

  1. 乌桕根皮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乌桕根皮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