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乌苏里瓦韦(中药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乌苏里瓦韦
图片来自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乌苏里瓦韦,中药名。为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乌苏里瓦韦Lepisorusussuriensis(RegeletMaack)Ching.的全草。植物乌苏里瓦韦,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咳,止血之功效。主治小便不利,小便淋痛,水肿,尿血,湿热痢疾,肺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疮疡肿毒,风湿疼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刀伤出血。[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乌苏里瓦韦
汉语拼音:Wū Sū Lǐ Wǎ Wéi
别名:骟鸡尾、人头发、飞惊草、铁包针、小石韦(《贵州民间方药集》)、青根、大石韦、剑刀草、大金刀、青叶红、大骨牌草、七星剑(《湖南药物志》)、金星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止咳,止血
主治:小便不利,小便淋痛,水肿,尿血,湿热痢疾,肺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疮疡肿毒,风湿疼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乌苏里瓦韦

拼音名:Wū Sū Lǐ Wǎ Wéi

别名: 骟鸡尾、人头发、飞惊草、铁包针、小石韦、青根、大石韦、剑刀草、大金刀、青叶红、大骨牌草、七星剑、金星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sorus ussuriensis(Regel et Maack)Ching[Pleopeltis ussuriensis Regel et Maack]

来源

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乌苏里瓦韦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

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m左右的山地树干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河北山西山东四川等地。

原形态

植株高10-20cm。根茎细长,横生,密被黑色或近黑色、披针形不透明的鳞片,边缘有锯齿。叶远生;叶柄长2-4cm,叶片厚纸质,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向两端渐变狭,上端长渐尖,基部沿叶柄缓下延,中部宽5-10mm;中脉两面隆起,小脉不明显。孢子囊群小,圆形,背生于中脉与叶边之间各排成1行,彼此分离,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

性味

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止咳;止血。主小便不利;小便淋痛;水肿;尿血;湿热痢疾;肺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疮疡肿毒;风湿疼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刀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2]

摘录

中华本草

相关论述

  • 1、《贵州民间方药集》:“主治精神病,惊风,又治风湿疼痛,刀伤等。”
  • 2、《湖南药物志》:“去风寒,消肺炎,活血利尿。”“(治)血脉不和,月经不调。”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 1、治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乌苏里瓦韦、金银花各30g,石韦15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 2、治哮喘,乌苏里瓦韦15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 3、治月经不调,乌苏里瓦韦全草9-15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干燥的全草多成团状,根茎横走,外表被黑褐色的鳞片及须根;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0.6-1.5米,两边反卷;孢子群在叶背面排列成2行。叶味淡,根味苦。

形态特征

植株高10-15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褐色,基部扩展近圆形,胞壁加厚,网眼大而透明,近等直径,向上突然狭缩,具有长的芒状尖,网眼长方形,边缘有细齿。叶着生变化较大,相距3-22毫米;叶柄长1.5-5厘米,禾秆色,或淡棕色至褐色,光滑无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4-13厘米,中部宽0.5-1厘米,向两端渐变狭,短渐尖头,或圆钝头,基部楔形,下延,干后上面淡绿色,下面淡黄绿色,或两面均为淡棕色,边缘略反卷,纸质或近革质。主脉上下均隆起,小脉不显。孢子囊群圆形,位于主脉和叶边之间,彼此相距约等于1-1.5个孢子囊群体积,幼时被星芒状褐色隔丝覆盖。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

生长环境

附生林下或山坡荫处岩石缝,海拔750-1700米。[3]

参考资料

  1. 乌苏里瓦韦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乌苏里瓦韦中医世家
  3. 乌苏里瓦韦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