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乌饭

中文名称:乌饭

别名:黑饭

地区:江南

类型:风俗小吃

乌饭又称黑饭,江南一带地方民间风俗小吃,用乌饭叶捣成汁混入米饭中制成,米的颜色是蓝色,另广西,云南等地的五彩饭中其中一种也是乌饭,其饭的黑色用枫叶的树汁液浸泡而得。

农历四月初八(之前)吃乌饭是安徽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等地,安徽宣城,江苏南京、溧水、高淳、溧阳、宜兴、浙江龙泉、庆元黄田、竹口等地的民间习俗。乌饭的做法是,用一种叫"乌饭树"的灌木叶子捣烂,然后取其乌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之中(有些地区还会再加上瘦肉、香菇搅拌)、经文火炊透便成乌饭,其味清香可口,使人食欲顿增。有的做成团子。

目录

民俗

农历四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乌饭节!这一天吃乌饭是传统的习俗,据说吃了以后一个夏天都不会被蚊虫叮咬,也不容易中暑!乌饭也是江南地区的汉族传统民间风俗小吃,米饭的颜色被染成蓝色,因为颜色的深,也被称之为黑饭。乌饭的口味十分清香可口。既美味还有补益脾肾,止咳,安神,明目,乌发,适宜体质衰弱者食疗调补功效[1]

另某些地方寒食节吃乌饭。某些地方三月三吃乌饭。

热腾腾的乌饭出锅后可以跟白糖或红糖,猪油一起拌着吃。

在江苏溧阳,民间传说是因为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目莲的母亲在十八层地狱饿鬼道受苦受难,目莲修行得道后,费尽周折,求得恩准,去地狱看望母亲,但每次备了饭菜都被沿途的饿鬼狱卒抢吃一空。目莲为了让挨饿的母亲吃上饱饭,百思不得其法,为此,经常在山上徘徊。有一天(其时为农历四月初八),目莲在无奈、烦躁之中,不经意地在山上随手摘下身边矮树上的叶子,放入嘴中无聊地咀嚼 ,发现这种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目莲心想,如果用这种树叶汁浸米,烧成乌黑的米饭给母亲送去,就不会遭狱卒抢吃。于是目莲就将采摘的树叶拿回家捣碎,用叶汁浸米,蒸煮成乌饭后,再给母亲送去。果然,饿鬼狱卒们不再争抢,而目莲的母亲总算吃上了饱饭。目莲也最终救母脱离饿鬼道。为了褒扬目莲的一片孝心,溧阳人年年吃乌饭,纪念目连这位孝子。据《本草纲目》记载:乌药叶属樟科类植物,性温和,味微苦,叶气香,可入药,上理脾胃元气,下通少阴肾经。

在安徽宣城一带是用乌饭叶取汁浸糯米,一般浸一夜即可,将染过色的米洗后蒸煮,可以吃煮好的乌饭,还可以将生的乌米(乌米:用乌饭草染号颜色的生糯米),制作乌饭团子(乌饭粑粑):是将白糯米磨成粉状淋水,待干后捏成团子,团子里添加各种馅,再在乌米里滚一下,全身沾满乌米,制作好后上锅蒸煮。一般家家做好后,互相赠送。

乌饭原料

乌饭芦:中文名:南烛

拉丁名: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

别名 染菽(古名),乌饭树(苏南、皖南、浙江、江西),米饭树乌饭叶、wu康菊紫(浙江)、饭筒树、乌饭子、零丁子、大禾子(江西),称杆树、米碎子木(广西),苞越桔(江苏植物名录),米饭花(台湾植物志)

民间制作乌饭的南烛树叶(俗称"乌饭草"),主要生长在长江南部丘陵山区一带,制作乌饭的米一般以糯米为主,掺入部分粳米,蒸煮后特别香润可口。民间吃乌饭习俗历史悠久,代代相传。至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将宜兴制作乌饭的方法收录其中。《本草纲目》载称:"摘取南烛树叶捣碎,浸水取汁,蒸煮粳米或糯米,成乌色之饭,久服能轻身明目,黑发驻颜,益气力而延年不衰。"

关于乌饭的传说

传说一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叫石驮的农民触犯了官府,被抓到县衙里去坐牢。古时,坐牢的人要家里给送饭,否则会饿毙身亡。其妻明珠挑着大米到县城,找一家亲戚住下,一日三餐把米饭用油盐炒得香喷喷,送到大牢里给丈夫过活。牢卒们一见到亮油油、香喷喷的大米饭,馋得口水直流,明珠送去的炒饭都被牢卒扣除,吃到自己的肚子里,所剩无几给石驮。有一日探监,明珠隔着铁窗看着皮包骨头的丈夫,泪珠涟涟,无计可施。

回到亲戚家,明珠痛哭了一场之后终于想出了送饭的好主意。天微微亮,她就上山采回一篮"乌饭芦"叶,放在窝里煎了一大碗乌黑的叶汁,然后用它煮了一小锅饭,一锅米饭变得乌黑发亮,味道比原来更香。牢卒们一见到"乌饭",都以为一盘烂饭,捂着鼻子,叫明珠自己直接送给丈夫。明珠把饭端到石驮面前,石驮亦感到莫名其妙,待妻子把"乌饭"的来由告诉他后,石驮感激地接过"乌饭",不久就恢复了体魄。一年后,石驮期满被释放回家。

明珠死后,这一带人们便在四月初八明珠的生日这天做"乌饭"吃,此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传说二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江浙一带人家家"吃乌饭"。据民间传说,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目莲救母"的孝行。在中国民间,"目莲救母"的故事成为戏曲演出的重要题材,被称作为"目莲戏"。据南宋《东京梦华录》载:北宋已有"目莲救母"杂剧演出,其故事源出佛经《佛说盂兰盆经》。目莲初曾出家学道,后为佛弟子,有"神通第一"之称。故事写目莲的母亲因在世时贪念世报,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备受折磨。目莲遍游地狱寻母,终于重逢,同升仙界,着重宣扬因果报应的思想。

这一故事在民间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细节。目莲为了让挨饿的母亲吃上饱饭,百思不得其法,为此,经常在山上徘徊。有一天(其时为农历四月初八),目莲在无奈、烦躁之中,不经意地在山上随手摘下身边矮树上的叶子,放入嘴中无聊地咀嚼,发现这种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目莲心想,如果用这种树叶汁浸米,烧成乌黑的米饭给母亲送去,就不会遭狱卒抢吃掉。于是目莲就将采摘的树叶(该树即南烛树或称南天烛,一名青精树)拿回家捣碎,民间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家家都吃乌饭,并一直流传至今。

参考资料

  1. 乌饭集结号,红景天中队,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