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乔治艾略特」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詩人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2 次修訂)
行 1: 行 1: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作家之一,原名[[玛丽-安·伊文思]](Marry Ann Evans),生长在[[英国华立克郡]]。父亲是一处大庄园的代理人。乔治·艾略特从小就比较熟悉英国农村的风土人情。因此,她的小说清新优美,极富田园生活的大自然的气息。乔治·艾略特的早年作品都流露出了她对英国乡村生活的亲身体验。在这些小说中,艾略特用较多的篇幅描绘乡村的风光和生活习俗,歌颂英国农民在宗法制社会中的怡然自得的乐趣,表达了她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她对宗法制社会的留恋。但她在创作中首次显示了现实主义小说的新特征,如独特的哲学视角和细腻的心理分析。她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对人性的体察。在她的第一部小说《亚当·贝德》和第二部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她的创作特点分别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果和《亚当·贝德》中占优势的田园乡村的题材相比,《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一部发出悲剧声响的作品。
+
{{unreferenced|date=2019年12月}}
 +
 
 
{{Infobox person   
 
{{Infobox person   
 
| 姓名    =乔治·艾略特   
 
| 姓名    =乔治·艾略特   
 
| 图像    =
 
| 图像    =
[[File:T010a15c85425fc613c.jpg|缩略图|乔治·艾略特]][http://p0.so.qhimgs1.com/bdr/540__/t010a15c85425fc613c.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q=%E4%B9%94%E6%B2%BB%E8%89%BE%E7%95%A5%E7%89%B9&src=tab_www&correct=%E4%B9%94%E6%B2%BB%E8%89%BE%E7%95%A5%E7%89%B9&cmsid=91471ef2e7fa7fd0e9ddd55456b5ab51&cmran=0&cmras=0&cn=0&gn=0&kn=0#multiple=0&gsrc=1&dataindex=69&id=41358fad55caf28cd578605d55f17f3a&prevsn=0&currsn=60&jdx=69&fsn=60&adsimgsn=0来自360网]
+
[[File:T010a15c85425fc613c.jpg|缩略图| center|250px|
 +
乔治·艾略特]][http://p0.so.qhimgs1.com/bdr/540__/t010a15c85425fc613c.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so.com/v?q=%E4%B9%94%E6%B2%BB%E8%89%BE%E7%95%A5%E7%89%B9&src=tab_www&correct=%E4%B9%94%E6%B2%BB%E8%89%BE%E7%95%A5%E7%89%B9&cmsid=91471ef2e7fa7fd0e9ddd55456b5ab51&cmran=0&cmras=0&cn=0&gn=0&kn=0#multiple=0&gsrc=1&dataindex=69&id=41358fad55caf28cd578605d55f17f3a&prevsn=0&currsn=60&jdx=69&fsn=60&adsimgsn=0 来自360网]
 
| 图像说明 =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819|MM|DD}}  <!-- 逝世用: {{Birth date|1880|MM|DD}} --> 
+
| 出生日期 = 1819
| 出生地点 =  
+
| 出生地点 =  
| 逝世日期 = {{Death date and age|1819|MM|DD|1880|MM|DD}}  <!-- 死亡日期在前, 出生日期在后 --> | 逝世地点 =  
+
| 逝世日期 = 1880   | 逝世地点 =  
 
| 国籍    =英国   
 
| 国籍    =英国   
 
| 别名    =   
 
| 别名    =   
行 13: 行 15:
 
| 知名作品  =Adam Bede;<br>The Mill on the Floss;<br>Middlemarch     
 
| 知名作品  =Adam Bede;<br>The Mill on the Floss;<br>Middlemarch     
 
}}
 
}}
 +
 +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作家之一,原名[[玛丽-安·伊文思]](Marry Ann Evans),生长在[[英国华立克郡]]。父亲是一处大庄园的代理人。乔治·艾略特从小就比较熟悉英国农村的风土人情。因此,她的小说清新优美,极富田园生活的大自然的气息。乔治·艾略特的早年作品都流露出了她对英国乡村生活的亲身体验。在这些小说中,艾略特用较多的篇幅描绘乡村的风光和生活习俗,歌颂英国农民在宗法制社会中的怡然自得的乐趣,表达了她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她对宗法制社会的留恋。但她在创作中首次显示了现实主义小说的新特征,如独特的哲学视角和细腻的心理分析。她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对人性的体察。在她的第一部小说《亚当·贝德》和第二部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她的创作特点分别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果和《亚当·贝德》中占优势的田园乡村的题材相比,《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一部发出悲剧声响的作品。
 +
 +
 +
== 简介 ==
 +
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 1819-1880
 +
 +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
 +
 +
《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
 +
 +
也许只有文学史家会注意到,如果把文坛比做股票交易市场,很多著名作家的股价都有过波动,尽管不是很剧烈。在过去50年左右,肖伯纳(Shaw)与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股价下降了几个点, 奥尼尔(O'Neill)、福斯特(Forster)、卡夫卡(Kafka)、多恩(Donne)、博斯韦尔(Boswell)、托克维尔(Tocqueville)则上升了几个点。乔治·艾略特的股价可谓大幅上升。这主要归功于令人钦佩的英国评论家里维斯(F.R.Leavis)等学者的鼎力支持。
 +
 +
一般的读者都能回忆起高中时被迫读《织工马南》(Silas Marner)的情景。或许是被作者的相貌吓坏了,就像一匹伤心,但很聪明的小马,到现在一想到她还会立刻惊吓而逃。乔治·艾略特与许多作家一样,是深受摄影师与肖像画家之苦的"不幸者"。
 +
 +
然而,乔治·艾略特从许多方面来看还是比较有趣的。她原名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出生在华威郡(Warwickshire)一个中产阶级商人家庭(父亲曾是木匠,后暴发成为房地产商人)。早年艾略特就热爱学习,为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十几岁时她是虔诚而狭隘的宗教徒,但在博览群书,并同一些不信奉宗教的人士交往后,她很快抛弃了教条主义。虽然摈弃了"上帝"(God)与"神"(Immortality),但她对责任(Duty)的付出平衡了这一切。因为"责任"(Duty)这一抽象名词似乎与"神"(Deity)有那么一些相似的特质。(Duty 与Deity拼音、发音相似,译者注)。 三十几岁时,她因翻译工作而开始文学生涯,之后还担任"西敏寺评论"杂志的编辑;在此期间经由介绍,她认识了一生的挚爱路易士(G. H. Lewis),路易士已有妻室,但艾略特依旧不顾外在压力,与其同居;两人随后迁居德国;回国后,虽不见容于当时社会,但两人仍恩爱幸福,在工作与生活中,相互扶持。
 +
 +
由于曾在两所宗教气息浓厚的学校就读,艾略特受宗教影响颇深;平日最喜研究语言,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希伯来文、希腊文皆能通晓。她一生笃信宗教,却依然极富怀疑精神,一八四一年,随父迁居考文垂,结识自由思想家查尔斯.布雷,受其著作影响,艾略特遂放弃基督教,强烈质疑宗教。因之,在其著作中,偶见其对宗教的理性批判。
 +
 +
因为爱人路易士的鼓励,艾略特年近四十岁才开始写作,发表文章于杂志上;一八五九年,才真正发表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亚当.比德》,这部小说一年内再版了八次,受欢迎程度不在话下;一八五九年以后,她发表了两部极为成功、最为著名之作《织工马南传》与《福洛斯河上的磨坊》,奠定了在英国文坛的地位。之后,一八六三年的《罗慕拉》,一八六六年的《菲力克斯.霍尔特》,一八七二年的《米德尔马契》,更是著作丰硕,成就非凡。
 +
 +
艾略特虽相貌平凡,但情感路上却仍有深刻真挚之真情相伴。爱人路易士对其影响甚钜,二人挚爱弥坚,一九七八年,路易士去世,艾略特痛不欲生,但仍发奋完成爱人之遗作;两年后,艾略特更下嫁小她二十岁的约翰·克劳斯(John Cross),二人情深意浓,但艾略特却在同年十二月便病故了,结束了她平凡却又丰富的一生
 +
 +
坚强意志不只体现在有胆识而勤劳的生活中,还反映在她的小说上。读者或许觉得艾略特的小说冗长乏味,有太多的思想,太多的道德说教,尤其是《罗莫拉》(Romola),能让人不自觉嗅到作者智慧的直白流露。然而,艾略特的小说为现代文学默默开创了道路,如果不是她的小说,现代小说的演进会更艰难。如D. H.劳伦斯(D. H. Lawrence)所评论的:"是乔治·艾略特开创了这一切,是她起了实质性作用。"从开创现代小说的角度看,斯特恩(Sterne)或许比艾略特还早,但其小说《项迪传》(Tristram shandy)因怪诞而被迫游离于英国主流文学之外,而艾略特却恰恰在主流文学的中心导航。她以当时非常新鲜的手法描写人类的内心,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她的小说打破常规,没有狄更斯式的欢乐结局,也没有标准的浪漫爱情。她倾注于故事中的是大多前辈作家所不具备的一流的智慧及她的人生观。她甚至不回避描写知识分子,这是乔伊斯(Joyce)之后极常见的选材,但在简·奥斯汀(Jane Austen)、菲尔丁(Fielding)或狄更斯(Dickens)的作品中都不存在。
 +
 +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前几章带有自传色彩,描写了别具一格的童年时光,深入细致、温和舒缓、引人入胜,趣味性恐怕只有《哈克·贝恩历险记》才能相比。故事里的一些小人物,如格来格姑妈(Aunt Glegg),普里特(pullet),都描写得栩栩如生,即便当时的生活背景如今已不复存在,但他们的形象还是如此生动鲜活。还有可怜的玛吉(Maggie),在多难的世界里拼命表现自己的恋爱天才,这种挣扎至今感人至深。《磨坊》与艾略特的其它作品一样,带有严肃的道德色彩--既不刻板,亦不狭隘,而是从一个开阔、有力、善思、人道的头脑的自然流露。读上几小时就会发现,这本小说尽管说教很多,但它真的不愧是一本重要的小说。 PS:这是本人最喜欢的一部小说。
 +
 +
《米德尔马契》在今天不仅被认为是艾略特的一部杰作,而且在英国传统小说中占有中心地位。早在1919年,吴尔芙(Virginia Woolf)就在一篇文章中称它是"为数不多的为成年人写的英国小说之一"。它与同时代的品味十分吻合,情节丰富,错综复杂,描写了几对情人与夫妻的职业生涯。另一主题就是1832年"修正法案"(Reform Bill)第一次通过前有关政治与社会的争论。读者更喜欢读的恐怕还是对有当地特色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描写,还有女主人翁多萝西娅·布鲁克(Dorothea Brooke)所受的性挫败与精神打击。维多利亚读者对书中的不幸婚姻或许有些不安。这本书有透彻的心理分析,有深深的同情情结,至今让人很感动。
 +
 +
每本伟大小说所需的阅读速度不同。《米德尔马契》是需要慢慢读的。它不是让读者大步往前走的那类,它是缓缓舒展的。
 +
 +
[[Category:英國人]]
 +
[[Category:作家]]
 +
[[Category:小说家]]
 +
[[Category:詩人]]

於 2020年4月1日 (三) 10:01 的最新修訂

喬治·艾略特
喬治·艾略特
原圖鏈接 來自360網
出生 1819年
 
逝世 1880年  
 
國籍 英國
職業 小說家,詩人
知名作品 Adam Bede;
The Mill on the Floss;
Middlemarch

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1819-1880)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著名作家之一,原名瑪麗-安·伊文思(Marry Ann Evans),生長在英國華立克郡。父親是一處大莊園的代理人。喬治·艾略特從小就比較熟悉英國農村的風土人情。因此,她的小說清新優美,極富田園生活的大自然的氣息。喬治·艾略特的早年作品都流露出了她對英國鄉村生活的親身體驗。在這些小說中,艾略特用較多的篇幅描繪鄉村的風光和生活習俗,歌頌英國農民在宗法制社會中的怡然自得的樂趣,表達了她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她對宗法制社會的留戀。但她在創作中首次顯示了現實主義小說的新特徵,如獨特的哲學視角和細膩的心理分析。她重視對人物內心世界的關注和對人性的體察。在她的第一部小說《亞當·貝德》和第二部小說《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她的創作特點分別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如果和《亞當·貝德》中占優勢的田園鄉村的題材相比,《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一部發出悲劇聲響的作品。


目錄

簡介

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 1819-1880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

《米德爾馬契》(Middlemarch)

也許只有文學史家會注意到,如果把文壇比做股票交易市場,很多著名作家的股價都有過波動,儘管不是很劇烈。在過去50年左右,肖伯納(Shaw)與華茲華斯(Wordsworth)的股價下降了幾個點, 奧尼爾(O'Neill)、福斯特(Forster)、卡夫卡(Kafka)、多恩(Donne)、博斯韋爾(Boswell)、托克維爾(Tocqueville)則上升了幾個點。喬治·艾略特的股價可謂大幅上升。這主要歸功於令人欽佩的英國評論家裡維斯(F.R.Leavis)等學者的鼎力支持。

一般的讀者都能回憶起高中時被迫讀《織工馬南》(Silas Marner)的情景。或許是被作者的相貌嚇壞了,就像一匹傷心,但很聰明的小馬,到現在一想到她還會立刻驚嚇而逃。喬治·艾略特與許多作家一樣,是深受攝影師與肖像畫家之苦的"不幸者"。

然而,喬治·艾略特從許多方面來看還是比較有趣的。她原名瑪麗·安·伊萬斯(Mary Ann Evans),出生在華威郡(Warwickshire)一個中產階級商人家庭(父親曾是木匠,後暴發成為房地產商人)。早年艾略特就熱愛學習,為職業生涯奠定了基礎。十幾歲時她是虔誠而狹隘的宗教徒,但在博覽群書,並同一些不信奉宗教的人士交往後,她很快拋棄了教條主義。雖然擯棄了"上帝"(God)與"神"(Immortality),但她對責任(Duty)的付出平衡了這一切。因為"責任"(Duty)這一抽象名詞似乎與"神"(Deity)有那麼一些相似的特質。(Duty 與Deity拼音、發音相似,譯者注)。 三十幾歲時,她因翻譯工作而開始文學生涯,之後還擔任"西敏寺評論"雜誌的編輯;在此期間經由介紹,她認識了一生的摯愛路易士(G. H. Lewis),路易士已有妻室,但艾略特依舊不顧外在壓力,與其同居;兩人隨後遷居德國;回國後,雖不見容於當時社會,但兩人仍恩愛幸福,在工作與生活中,相互扶持。

由於曾在兩所宗教氣息濃厚的學校就讀,艾略特受宗教影響頗深;平日最喜研究語言,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希伯來文、希臘文皆能通曉。她一生篤信宗教,卻依然極富懷疑精神,一八四一年,隨父遷居考文垂,結識自由思想家查爾斯.布雷,受其著作影響,艾略特遂放棄基督教,強烈質疑宗教。因之,在其著作中,偶見其對宗教的理性批判。

因為愛人路易士的鼓勵,艾略特年近四十歲才開始寫作,發表文章於雜誌上;一八五九年,才真正發表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亞當.比德》,這部小說一年內再版了八次,受歡迎程度不在話下;一八五九年以後,她發表了兩部極為成功、最為著名之作《織工馬南傳》與《福洛斯河上的磨坊》,奠定了在英國文壇的地位。之後,一八六三年的《羅慕拉》,一八六六年的《菲力克斯.霍爾特》,一八七二年的《米德爾馬契》,更是著作豐碩,成就非凡。

艾略特雖相貌平凡,但情感路上卻仍有深刻真摯之真情相伴。愛人路易士對其影響甚鉅,二人摯愛彌堅,一九七八年,路易士去世,艾略特痛不欲生,但仍發奮完成愛人之遺作;兩年後,艾略特更下嫁小她二十歲的約翰·克勞斯(John Cross),二人情深意濃,但艾略特卻在同年十二月便病故了,結束了她平凡卻又豐富的一生

堅強意志不只體現在有膽識而勤勞的生活中,還反映在她的小說上。讀者或許覺得艾略特的小說冗長乏味,有太多的思想,太多的道德說教,尤其是《羅莫拉》(Romola),能讓人不自覺嗅到作者智慧的直白流露。然而,艾略特的小說為現代文學默默開創了道路,如果不是她的小說,現代小說的演進會更艱難。如D. H.勞倫斯(D. H. Lawrence)所評論的:"是喬治·艾略特開創了這一切,是她起了實質性作用。"從開創現代小說的角度看,斯特恩(Sterne)或許比艾略特還早,但其小說《項迪傳》(Tristram shandy)因怪誕而被迫游離於英國主流文學之外,而艾略特卻恰恰在主流文學的中心導航。她以當時非常新鮮的手法描寫人類的內心,所承受的精神壓力。她的小說打破常規,沒有狄更斯式的歡樂結局,也沒有標準的浪漫愛情。她傾注於故事中的是大多前輩作家所不具備的一流的智慧及她的人生觀。她甚至不迴避描寫知識分子,這是喬伊斯(Joyce)之後極常見的選材,但在簡·奧斯汀(Jane Austen)、菲爾丁(Fielding)或狄更斯(Dickens)的作品中都不存在。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前幾章帶有自傳色彩,描寫了別具一格的童年時光,深入細緻、溫和舒緩、引人入勝,趣味性恐怕只有《哈克·貝恩歷險記》才能相比。故事裡的一些小人物,如格來格姑媽(Aunt Glegg),普里特(pullet),都描寫得栩栩如生,即便當時的生活背景如今已不復存在,但他們的形象還是如此生動鮮活。還有可憐的瑪吉(Maggie),在多難的世界裡拚命表現自己的戀愛天才,這種掙扎至今感人至深。《磨坊》與艾略特的其它作品一樣,帶有嚴肅的道德色彩--既不刻板,亦不狹隘,而是從一個開闊、有力、善思、人道的頭腦的自然流露。讀上幾小時就會發現,這本小說儘管說教很多,但它真的不愧是一本重要的小說。 PS:這是本人最喜歡的一部小說。

《米德爾馬契》在今天不僅被認為是艾略特的一部傑作,而且在英國傳統小說中占有中心地位。早在1919年,吳爾芙(Virginia Woolf)就在一篇文章中稱它是"為數不多的為成年人寫的英國小說之一"。它與同時代的品味十分吻合,情節豐富,錯綜複雜,描寫了幾對情人與夫妻的職業生涯。另一主題就是1832年"修正法案"(Reform Bill)第一次通過前有關政治與社會的爭論。讀者更喜歡讀的恐怕還是對有當地特色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描寫,還有女主人翁多蘿西婭·布魯克(Dorothea Brooke)所受的性挫敗與精神打擊。維多利亞讀者對書中的不幸婚姻或許有些不安。這本書有透徹的心理分析,有深深的同情情結,至今讓人很感動。

每本偉大小說所需的閱讀速度不同。《米德爾馬契》是需要慢慢讀的。它不是讓讀者大步往前走的那類,它是緩緩舒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