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乙拌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乙拌磷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

中国,从来就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度丰富的国家,中国的文字,更是凝聚着中国的文化精魂[1]。中国最早出现的和文字相关的文化记忆就是仓颉造字,小小的文字中蕴藏了无限的文化[2],然后就出现了最初的甲骨文

名词解释

乙拌磷,化学名称为O,O-二乙基-S-(2-乙硫基乙基)二硫代磷酸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19O2PS3,有剧毒,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一般用作拌种和土壤处理,可用于防治棉花、甜菜、马铃薯、苜蓿等作物苗期蚜虫、叶螨及地下害虫等。

理化性质

密度:1.176g/cm3

熔点:110-112℃

沸点:330.8℃

闪点:133℃

折射率:1.535

蒸汽压:0.000313mmHg at 25°C

外观:棕黄色油状液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72.72

摩尔体积(cm3/mol):233.2

等张比容(90.2K):604.6

表面张力(dyne/cm):45.1

极化率(10-24cm3):28.83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5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9

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01

重原子数量:14

表面电荷:0

复杂度:168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应用

乙拌磷是一种剧毒二硫代磷酸酯类杀虫、杀螨剂。对高等动物剧毒,对人体口服、皮肤接触、溅入眼睛、呼吸摄入等都有中毒危险。对鱼毒性高,对蜜蜂有毒。对害虫害螨具有内吸、触杀、胃毒及熏蒸作用。

乙拌磷主要以颗粒剂随播种土壤处理或乳油配成药液作种子处理,用于棉花及其他大田作物防治土壤害虫及苗期刺吸式口器害虫,也能兼治线虫。用于棉花种处理或土壤处理防治棉苗蚜虫、叶螨,持效期可达45~50天。小麦用粉粒剂种子处理防治土壤害虫及麦苗蚜虫,持效期可达30天以上。对甜菜作种子处理,可防治蒙古灰象乙及土壤害虫。高梁地用颗粒剂配成毒土撒施,每12垄施药土1垄,可熏蒸防治蚜虫。乙拌磷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操作,不可用于叶面喷雾,药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作其他用途。并严禁在果树、蔬菜、烟草、茶树、桑树、药材的生长期使用。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LD50:4mg/kg(大鼠经口);50mg/kg(大鼠经皮);LC50:200 mg/m3(大鼠吸入)。

中毒症状

中毒症状:急性中毒多在12小时内发病,口服立即发病。

轻度: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多汗、无力、胸闷、视力模糊、胃口不佳等,全血胆碱酯酶活力一般降至正常值的50%-70%。

中度: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轻度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瞳孔缩小、精神恍惚、行走不稳、大汗、流涎、腹疼、腹泻。

重者还会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惊厥,呼吸麻痹。

急救措施

1、用阿托品1~5mg皮下或静脉注射(按中毒轻重而定)。

2、用解磷定0.4-1.2g静脉注射(按中毒轻重而定)

3、禁用吗啡、茶碱、吩噻嗪、利血平。

4、误服立即引吐、洗胃、导泻(清醒时才能引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