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九亭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九亭镇隶属于上海市松江区,位于区境东北部,东与闵行区七宝镇、莘庄镇隔九曲江小涞江和竹江相望,北与九里亭街道相连,并与青浦区徐泾镇以洋河浜、湛泾、褚泾三水为界,南以庙泾、莘泾、张泾浜诸水与新桥镇交界,西隔淀浦河、蟠龙塘二河与泗泾镇为邻。九亭镇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55",北纬31°07'43"。 九亭镇距离上海市区18公里、松江新城20公里,处于大虹桥商务区的辐射区域。2017年,全镇行政区域面积24.54平方公里,下辖25个社区。九亭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镇、上海市文明镇称号。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建制沿革

九亭地区春秋时属吴,战国初,吴亡归越,中期后属楚。 秦时地属会稽郡娄县。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将吴、越之地赐堂兄刘贾,封荆王,本地区属荆王封地。 景帝三年(前154年),九亭地区属娄县。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因功封华亭侯,九亭地区为其封地一部。 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裁娄县,并人信义县。 唐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隶吴郡,时九亭地区为华亭县华亭乡中心地带。乾元二年(759年),改吴郡为苏州,隶浙江西道。 五代十国时期,地属吴越国。吴越宝大元年(924年),置开元府于嘉兴,华亭县为开元府所辖。天福五年(940年),易开元为秀州。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华亭隶两浙路秀州。 熙宁七年(1074年),分两浙路为浙东路和浙西路,本地区为浙西路秀州华亭县华亭乡。秀州为嘉兴府,华亭县属嘉兴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领华亭县。九亭地区为松江府华亭县华亭乡35保。 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翌年,华亭府改称松江府,时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划华亭县集贤、修竹、华亭三乡部分和上海县新江、北亭、海隅三乡建青浦县,九亭北部地区(松沪、黄泥浜、杜巷、小寅、朱坊)隶之。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废青浦县,恢复华亭县境。 万历元年(1573年),重建青浦县,九亭北部地区复属青浦县辖下。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析华亭县建娄县,时九亭地区分属华亭、娄、青浦三县。 民国元年(1912年),撤松江府,华亭县、娄县合并为华亭县,隶江苏省。 民国三年(1914年),华亭县改称松江县,时九里亭张家角及蒲汇塘以南地区辖于松江县七宝乡;苍石桥、姚家阁、田村等地隶属松江县陈家行乡;北场东南一地归入松江县莘庄乡;九亭北部地属青浦县龙凤乡。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在“清乡”期间一度改松江县为松江特别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九亭之地分属松江县泗泾区辖下的蒲南乡、蒲北乡、赵庄乡、苍石乡、陈行乡以及青浦县辖下的龙凤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九亭地区属存仁乡。 1949年5月,松江解放,九亭地区隶苏南行政公署松江专区松江县泗泾区和青浦县龙固区。 1954年3月,青浦县龙固区杜寅乡划归松江县,并人泗泾区。时九亭地区属泗泾区杜寅乡、新民乡、联农乡和民乐乡(部分)。 1957年撤区并乡,九亭地区分属松江县泗联乡和新桥乡。 1958年10月,撤乡,泗联乡建东方人民公社,新桥乡建卫星人民公社。 1959年4月,东方人民公社、卫星人民公社分别更名泗联人民公社、新桥人民公社。 1958年1 1月,松江县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 1978年3月,由泗联、新桥公社划出部分大队组建九亭人民公社,从此九亭成为独立建置。选址友谊大队陈家浜生产队建九亭集镇,为公社驻地。 1984年2月,恢复乡行政建制,九亭人民公社改称九亭乡,成立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更名为行政村,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1993年8月,撤乡建镇,成立九亭镇人民政府,实施镇管村建制。 2015年7月15日,市政府(沪府[2015]51号)批复同意将九亭镇沪松公路以北区域划出设立九里亭街道。[1]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78年3月,九亭镇下辖九星、向阳、松沪、杜巷、朱坊、朱龙、繁荣、三星、金吴、兴联、北场、松联、黎星、曙光14个生产大队及良种场(原友谊大队)和水产大队。 1981年,析松沪大队新潮泾以西地建黄泥浜大队。 1984年3月,公社改制为乡,大队改村,时九亭乡下辖17个村:九里亭村(原九里亭大队)、小寅村(原向阳大队)、松沪村、黄泥浜村、杜巷村、朱坊村、朱龙村、牛车泾村(原繁荣大队)、赵家角村(原三星大队)、金吴村、兴联村、北场村、松联村、朱泾浜村(原黎星大队)、苍石桥村(原曙光大队)、庄家村(原良种场)和水产村。 1989年,在九亭集镇成立九亭镇居民委员会(后一度称亭中居委,与今亭中居委无涉)。 1998年2月,北场村东南部南行、朱潘、诸家三生产队全境及薛家桥生产队部分共1455亩土地划归闵行区。 2000年,九亭镇居委会(原亭中居委)与水产村合建亭福居委会。 2001年,松沪村、黄泥浜村合并为松沪村;九里亭村、杜巷村合并为九里亭村;朱龙村、赵家角村合并为朱龙村;金吴村、苍石桥村合并为金吴村;朱坊村、小寅村合并为小寅村;松联村、朱泾浜村合并为朱泾浜村。2月,划牛车泾北部新建居民区建亭中居委会。 2002年,庄家村、兴联村境内的天宝怡苑、沪亭小区、沪亭苑、九亭苑、美丽新城5个居民小区成立亭东居委会。兴联村撤村并人。庄家村改建为庄家居委会。北场南境建亭南居委会。 2003年,亭东居委会析建为亭东、兴联居委会。 2004年,松沪、九里亭、小寅、金吴、朱龙、朱泾浜6村撤村建居委会;牛车泾并入亭中居委会;9月,北场村和北场境内的绿洲长岛居民区并人亭南居委会。 2005年,亭南居委会划出原北场村,另建北场居委会。从亭福、庄家居委析地建亭源居委会;原松沪村境内奥园居民小区建奥园居委会;原松沪村境内的知雅汇(志成花苑)、九城湖滨国际公寓和上海公馆(御泓苑)建知雅汇居委会;划兴联、牛车泾村部分居民小区建国亭居委会;原兴联、牛车泾村地域内的爱伦坡、上海诗林、半岛花苑三居民小区建复地居委会;原九里亭村境内的亭汇、翠亭小区建亭汇居委会;原牛车泾村境内颐景园、江南文化园、绿宸家园建颐景园居委会。原牛车泾村从亭中居委会分出,建牛车泾居委会。 2006年8月,划原朱龙村、庄家村境内的龙珠花园(英国会)、夏洲花园、九州大唐花园、嘉和阳光城诸居民小区建嘉禾居委会。九亭镇共有社区22个。 2008年,新建涞寅、九城湖滨、亭北3个居委会。 2014年,九亭镇下辖37个社区,包括松沪、九里亭、小寅、兴联、牛车泾、庄家、朱龙、金吴、朱泾浜、北场、亭福;奥园、亭东、亭中、亭南、亭源、颐景园、亭汇、知雅汇、国亭、嘉禾、复地、九城湖滨、涞寅、亭北社区等,全镇行政区域面积32.92平方公里。 2015年,九里亭、松沪、小寅、奥园、亭汇、九城湖滨小区、涞寅、亭北、朗庭、知雅汇、绿庭尚城等社区划归九里亭街道,余26.13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

九亭位于松江区东北部,东与闵行区七宝镇、莘庄镇隔九曲江、小涞江和竹江相望,北与九里亭街道相连,并与青浦区徐泾镇以洋河浜、湛泾、褚泾三水为界,南以庙泾、莘泾、张泾浜诸水与新桥镇交界,西隔淀浦河、蟠龙塘二河与泗泾镇为邻。九亭镇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55",北纬31°07'43"。 2015年,全镇行政区域面积26.13平方公里。

=地貌

九亭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是淀泖洼地与浦江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地势平坦,无山峦丘陵,深沟高垒,地形大体东高西低,海拔在2.7~5.6米(吴淞口水准)之间,绝对高差2.9米。西南部和西北部地势低洼,每至涝汛期常受水害侵袭。

=水文

九亭境内河流属平原感潮河网,每天有两次潮汐涨落,但落差不大。大潮多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三、十八前后,小潮则多在初十、廿五左右。除潮汐的制约外,河流水位还受到台风、暴雨以及河道上游洪水下泄的影响,特高水位大多来源于此。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九亭镇植物种类包括,籼稻、粳稻、糯稻等粮食类;小紫花棉、岱字棉等絮棉类;油菜籽、棉籽、葵花籽等油料类;各种豆类;甜瓜(雪瓜、白瓜、黄金瓜、茅柴青)、南瓜等瓜类;芦粟、菱角、芡实等果类;棕榈、香樟、枫杨、梅树、黄杨等树木;紫茉莉、鸡冠花、美人蕉、凌霄、茑萝等花卉植物资源。其中,黄金瓜、小闸饭瓜、西风豆是当地的特产植物。

动物资源 九亭镇植物种类包括,芦花鸡、三黄鸡、罗斯鸡、浦东鸡等家禽;蜥蜴、牛蛙、竹叶青蛇等野生动物;鹭鸶、黄伯劳、黄腾、雉等鸟类;蟛蜞、鳗鱼、氽条鱼、鳑鲏鱼、白鲌丝、螺蛳等水产动物以及各种昆虫。

人口民族

人口 1978年3月10日,九亭人民公社建立时,总户数5083户,总人口19367人,其中少数民族5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88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九亭镇总户数6169户,总人口20111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11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4.25%o和8.83%下降到2006年的8.90%和3.40%。 2006年,全镇居住总人口为161806人,其中,九亭户籍人口为26022人,市区导入人口约30000人,在册登记来沪流动人口为105784人。 截止2017年底,常住人口150800人。

民族

九亭为汉族聚居地区。1978年九亭人民公社建立时,有回族和满族2个少数民族。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九亭居住的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苗族,壮族,朝鲜族,满族,土家族,畲族,高山族,仡佬族10个民族。 2006年,九亭镇有回族、满族、瑶族、朝鲜族、白族、侗族、鄂伦春族、哈尼族、景颇族、黎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15各少数民族。

交通

九亭镇距离上海市区18公里、距虹桥国际机场8公里、松江新城20公里,处于大虹桥商务区的辐射区域。轨道交通9号线九亭站位于镇区中心,镇区边界东西两侧各有嘉闵高架和G15快速公路,镇区四纵四横主干道,构成镇区道路网络,市区的沪松线、松梅线、92B、759、748路及镇域公交等数十几条公交线路直通九亭。2014年,全镇道路总长达120公里。

经济发展

2006年,九亭全镇社会总产值228.0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49.03亿元,财政收入3.5亿元,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农业收入由1978年占三业总收入的66.4%下降为0.2%,工业由31.3%上升为69.3%,第三产业由2.3%上升为30.5%。2006年全镇人均收入13695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220170万元。 2014年,九亭镇全年完成增加值86.09亿元,比2013年增长0.8 %;完成税收23.358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7181亿元,出口拨交值29.26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6858亿元。

第一产业

九亭历来是著名的粮棉产区。农业以产粮为主,粮则以水稻为主。2000年后,随着城镇建设和工业、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九亭的耕地日益减少,截至2006年底,除高优高农业园区尚有4386亩耕地外,其余已开发殆尽(其中工业用地13614亩,房产用地11086亩)。九亭传统农业基本结束。

第二产业

2006年,九亭镇全镇工业产值达158.1亿元,销售收人134.36亿元,出口交货值30.76亿元,工业利润12.28亿元,缴税6.99亿元。工业产值从1996年的15亿元至2006年达到158.1亿元,十年中年均递增26.5%。 2014年,九亭镇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50.9453亿元,完成工业产值236.8262亿元,工业利润19.8982亿元,工业投资额37028亿元。

第三产业

商业在明清两代就很繁荣。1978年九亭建置后,九亭供销社成为九亭商业的支柱。1997年秋,镇投资428万元,兴建占地15亩、建筑面积4060平方米的九亭集市,内有商店52家,摊位125个。1998年起,家得利、农工商、联华、华联等超市相继落户九亭,镇区内大小商业网点5000多个。200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3385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

2006年,九亭全镇有中学4所,在校学生2730人;小学7所,在校学生10498人;幼儿园2所,在校儿童480人;职校1所,年内培训450人次。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100%。2010年,镇内有学校18所,其中公办学校5所,在校学生6386人,教职工465人;民办学校4所,在校学生8345人,教职工415人;民办幼儿园9所,在校学生2704人,教职工330人。通过调整学区及开办新幼儿园有效缓解幼儿入园难问题。 2014年,九亭拥有公办学校12所,民办学校23所,2014学年拥有学前教育和义务教务阶段在校儿童和学生总数达25329余人,教师1491余人,镇级以上骨干教师160余人。

卫生

2006年,九亭拥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区中心医院九亭分院、4家民营门诊部、3所民营诊所、10所(社区)卫生室。 2008年4月投资4000万元建造的九亭医院正式营业,设有内科、外科、泌尿科、骨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中医科、皮肤科,医院设有住院部,核定床位200张。 2014年,镇内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所、九亭医院一所,共计医务人员416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床位278张。

文化

九亭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010年2月开始建造,2012年5月8日起开始试运行,占地约7000平方米,总面积为10449平方米,设有图书馆、报告厅、书画室、多功能厅、展示厅、排练厅、健身房、成人学校学校、文广站、党员活动室等。是一座集文化学习、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图书阅览、团队活动、休闲娱乐、会务和社区展览于一体的、覆盖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服务所需的综合型、多功能的社区文化服务中心。

体育 历史上九亭地区体育活动以零散、个体进行,如举石担、打拳、游泳、跑步等。1984年,九亭举办第一届运动会,至2007年共举办十届运动会。参赛项目有跑步、拔河、乒乓、象棋、跳高、跳远、踢毽子、游泳、铅球等。在九亭的体育史上,九亭女子篮球队在80年代曾夺得上海市农民“迎春”篮球邀请赛第一名,县农民篮球赛女子第一名。进入90年代后,篮球场、健身房、台球房、足球场、游泳池、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房、壁球馆、综合馆、室内射箭馆、沙滩球场、居民健身点应有尽有,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日益增多。另外,太极拳、腰鼓、舞剑、扇舞也成为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文物古迹

绫锦墩在蟠龙塘上,蟠龙塘中桥(今曾家桥)北沧泾与隐泾间。吴越王后裔钱全衮于此种桑著书。曾有谣:“绫锦墩,七缸金子七缸银”。后人俗称高墩,墩今已夷为平地。又因蟠龙塘南北及沧隐泾有四渡口,也称滩四渡。杨维桢等有诗。芝兰室,在绫锦墩,为钱全衮尚友(会友)著书藏书之室。钱氏曾于此室著《松江府续志》十六卷及医书《海上方》等。御史周伯温因名其墩为绫锦。一语双关:桑养蚕吐丝织绫,又指文章灿如锦绣。黄语有记,俞希鲁有铭。

九里亭

九里亭在蒲汇塘西端北岸,蟠龙塘与横泾之间。因亭距七宝、泗泾各九里,故名。传南宋末僧法耸建,民国间,沈梦虎重建。亭北一侧即九里庵。

疑梦轩

疑梦轩在泗泾镇东北蟠龙塘东堍北,即今九里亭夏家河湾内。为元曲家夏伯和藏书会友处。旁有书声斋,系夏氏教子读书处,杨维桢西宾该处。

峙泾亭

峙泾亭在三十五保一区金粟园,即原杜家巷集镇西,因有亭在泾上,故小河今仍名亭子泾。明杜时腾重建。

历史人物

钱全衮 钱全衮(1290~1372年),字庆余,吴越王后裔。祖钱福,宋承务郎,由钱塘移居华亭。全衮承家学,通史文,善书法,精医道。元至正年间,松江达鲁花赤密里沙推举任从事职。后张士诚据吴,全衮受召不肯称臣,于是隐居九亭隐泾。全衮会友处名芝兰室,全衮于绫锦墩芝兰室修郡志一部(即《松江府续志》十六卷),又作韵书等,倾心于文献事业。时乡间多时疫,全衮精研医道,以医济世,著有著名医书《海上方》,至今为医界推重。全衮自号东吴散人。明初卒,享年80余岁。 夏庭芝 夏庭芝(1300~1375年),字伯和(也作百和),号雪蓑,别署雪蓑钓隐、雪蓑钓徒。元末明初人,家住华亭泗北(即今松江九亭九里亭夏家)。藏书成癖,精研曲度,文章妍丽,被后人称为“元曲殿军”。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年)字廉夫,山阴人。元泰定四年(1327年)中进士,任天台尹,忤物轻财,清廉自守。后逢修编辽金宋三史完稿,维桢作《正统辩》千余言。后转任建德路总管推官,升任江西儒学提举,未赴任而汝颍起兵(张士诚起兵),避乱富春山。稍后移居钱塘。晚年授徒为业,于九里亭夏伯和家设馆讲课,学生纷纷慕而从师。维桢与华亭陆居仁及寓居华亭的钱惟善为至交,死后三人同葬于松江天马山(也称干山),后人敬称为三高士墓。维桢为元代著名文学家,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铁崖诗集》等。又善行书草书,笔力劲健,有墨迹《真镜庵募缘疏》行书等传世。画风清逸高迈。诗文书画,名重一时。 徐寿 徐寿(1493~1569年),字永岭,青浦七宝里徐家庄(今九亭松沪徐家廊)人。寿少时志向不凡,作事果断具毅力。年二十,父遭诬入狱,即勇赴京师,上书跪 ,替父伸冤。终以清白得释,始悟人生如舟必遇风浪。明正德中,与里人张勋合力建造蒲汇塘桥,(七宝塘桥)奠定七宝镇发展格局。后与贤妻杨氏,沿蒲汇塘北岸,由七宝至泗泾,独力倾资雇工,建造石桥9座。 王庭梅 王庭梅(1574~1648年),字元调,俞孙。九亭兴联王家厍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中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进士。授中奉大夫,历官两京府尹、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四川等处提刑按察使。兵巡杭、严、温、处、建南、南瑞、湖西,兼制湖广、茶、攸、郴、桂提督三关,整饬井陉(在河北,太行八陉之一,为兵家重地)兵备,兼理驿传马政、各直省参政副使,知饶州、广信两府,刑部尚书。功载《宪禁越例扰民永遵恪守碑记》。卒葬九里庵西。 徐祯稷 徐祯稷(1575~1644年),字厚源,号叔开,青浦七宝里徐家庄人(今九亭镇松沪徐更浪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中举,次年入京又中进士,与父登第仅差25年。旋即被朝廷授为刑部主事,职与父同。历任四川夔州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副使,掌一省刑名纠劾大权,留任达三十余年。为官以清蕙教化化民,蜀人以“如雪肝肠羊叔子”称颂,于是以“叔开”为号,加勉自警。为官任上,乃父三重特撰写《政要二十四条》寄勉作祯稷戒训。享年70卒。一生好诗,吟咏明志或关心民情,或咏蜀中风物山水,首以千计。留有诗文集四种:文集《耻言》,诗集有《荆华馆草》、《望华亭草》、《白云草》及《明善堂诗集》传世。

相关视频

九亭镇综艺表演队表演《美丽松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