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九份老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九份老街是位于台湾新北市瑞芳区的一条老街,主要范围以聚集在基山街竖崎路轻便路等街道为主,是全台湾最热门的观光景点之一,全年观光客络绎不绝。客源以来自日本韩国等地的外籍观光客以及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的游客和本国游客各占一半,是北台湾国际级的观光景点。商圈定位鲜明,集历史、天然景致、美食文化于一炉。

同时拥有高山屏障与辽阔海景的九份,除了有首屈一指的山海风光,春夏秋冬晴雨晨昏日夜景致各具物色。区内任何面海窗户、阳台、门口埕等地,均可欣赏到不同季节、相异时段的自然景观、青郁尖耸的“鸡笼山”与开阔碧蓝的港湾海滨。“春樱花、夏清风、秋芒花、冬云雾”为九份美丽多变之四季容颜最佳写照[1]


名称由来

九份隶属新北市瑞芳区,相传在陆路尚未开通之时,一切物资供给仰赖海路进行,由于村落中只有九户人家,故对外采买时皆要求备妥“九份”,久而久之,人们便以此命名。

历史概述

第一次繁华

九份之发展过程可谓一段先民采金史,随采金人潮的涌入而繁华,又随采金事业的没落而褪色。约略西元1890年左右,居民在福山宫土地祠小金瓜不远处掘到金脉,这使得原本只有九户人家的贫穷村落,顿时聚集了三、四千户的淘金人口,此为九份的第一次繁华。

第二次繁华

日治时代,大量的黄金被输往日本,致使九份产金量达到颠峰。三○年代,随著金价上涨缔造了“亚洲金都”繁华绚丽的辉煌盛况,当时由海上遥望九份聚落,灯火灿烂,时人称之为“小上海”、“小香港”。台湾光复之后,金矿因前期的开采殆尽,终在缺乏开采价值与经营不善之下而结束,采金事业也因此走入历史沧桑中。

第三次繁华

曾几何时,随著电影“悲情城市”一片在威尼斯影展中造成轰动之后,这个没落数十载的小城,又三度勾起了人们的注视与回忆。昔日繁华的老街、废弃的矿坑、自成一格的矿区风光与淘金史,经由媒体的一再传播,吸引了四方寻找灵感的艺术家寻踪到此,向往复古的游客也大量前来缅怀思古、细细品味这悲情城市中的有情天地。


商圈特色

人文历史景观如台阳矿业事务所、彭园五番坑口升平戏院等,而位于九份上,往下可俯视基隆屿八斗子番仔澳鼻头角等地的海景,往上可眺望鸡笼山景。九份日夜氛围不同,于白日可俯瞰海景,感受九份老街旺盛人气,于夜晚一切归于宁静,静静坐在茶楼间,细品九份宁静氛围,从山上往海上看,仅剩盏盏渔火于海面上。

基山街

九份老街最主要的商店街。昔时九份一带最繁华热闹的商业街,由于采矿全日无休,因此矿工也三班制轮班,因此基山街上彻夜灯火通明,当时甚至是全台消费能力最高的商业区,至今,基山街仍维持繁华热闹旧观。

竖崎路

九份最早的交通要道,全线由石头砌成,约三、四百阶石梯,依山势兴筑,向上贯穿九份地区,延著石级而上,与重要道路汽车路、轻便路及基山街的路口,形成九份最热闹的区域。

轻便路

日治时期,于1931年在此兴筑轻便车轨道,以加强九份到瑞芳间的货物运输。一直到1954年废道拆除,轻便路的路名便是由此而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