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九日黄楼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九日黄楼作》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诗词

《九日黄楼作》,创作年代北宋,作者姓名苏轼,文学体材七言古诗,此诗作于元丰元年黄楼新成以后。作者追述去年今日的水灾;欣喜今日的佳节。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九日黄楼作[1]

创作年代;北宋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作者;苏轼

作品原文

《九日黄楼作》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来白露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作品注释

① 此诗作于元丰元年黄楼新成以后。作者追述去年今日的水灾;欣喜今日的佳节。

② 去年重阳,作者曾预料他的友好来共度佳节,来客既为水所阻,主人亦忙于与水斗争,故云不可说,即无从说起的意思。

③ 沤,积水。千沤,极言其水势之大。

④ 黄,菊花。过重阳节要赏菊喝酒,这里以"黄花白酒"代表过重阳节。

⑤ 红粉,疑指在座侑酒的歌妓。

⑥ 这里是说高刹为白雾迷漫着,瞧不见。

⑦ 薄寒中(读zhòng)人,是说人中了寒气。

⑧ 齾齾(音yà),齿缺不齐,这里形容山峰参差。

⑨ 霅(zhá),水名,即流入太湖的霅溪。末句实作者回忆、设想江南之词。

作者简介

苏轼[2](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五岁。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视频

《百家讲坛》 苏轼(一)人见人爱苏东坡

苏轼诗词——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参考资料

  1. 《九日黄楼作》 诗词文句网
  2. 苏轼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