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九篇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我相信地也会像长出麦子和苞谷一样长出自己的言说者。关于新疆,我们或许有必要与耐心听听这些本土作家的声音。他们首这块远土上的住居者,在新疆生活几十年,几代、几十代人、却从不敢轻易地说出它。对于自己的生存地,他们有着不可言说的珍爱与怜惜。他们不易被人看见的一些文字所呈现的,是这块被猎掠无数遍的西域大地上最可靠的生存真实。

哈萨克族青年女作家叶尔克西的散文集《永生羊》,写的是迄今仍不为人熟知与认知的哈萨克人的生存世界。《九篇雪》的作者李娟只有21岁,至今仍然在阿勒泰山区跟着母亲做裁缝,卖小百货。她的这些文章,全是背着母亲偷偷写出来的。她不想让母亲知道她在用文学把她们的生活写给别人看,更不愿意周围的人知道她在写东西。

作者简介

李娟,1979年出生于新疆建设兵团农七师一二三团,高中缀学后有一段与家人在阿尔泰深山跟随游牧的哈萨克民族转场开杂货店的经历,后来写成散文集《九篇雪》于2003年出版。发表过一些文字但不多。现居新疆阿勒泰,在一家网站幸福地工作。

原文摘录

难过什么呢?哪里有人真的对自己不好呢?只不过是自己并不在意别人对自己好不好罢了。 我的荒野花园,其实是在梦中吧…无数个漫长的白天和无数个更为漫长的深夜里,它深深地静止在那里。后来,繁花渐渐地漫过铁丝网,从花园里向河边的草地上铺展开去。在绿色、蓝色、白色的清明透亮的天地间,在这个永远简洁平和的世界里,它们狂乱、惊喜、满携美梦、浓重地呼吸,并且深感孤独。

书评

先读了李娟的两本阿勒泰,然后就喜欢上了李娟的风格,继续读了《羊道系列》,这本处女作倒是最后读的,这本书出得比较早,影响也不大,本来已经缺货了,后来因为李娟频繁得奖,所以最近重新出版了,纸张和装帧也比原来漂亮了。

李娟的风格是什么呢?两本阿勒泰是我最喜欢的,那就是幽默俏皮,带有那么一点灵气,后来的《羊道》系列,就基本上去除雕饰,就是白描一样的描写,没有技巧却又那么动人。这两种风格我都挺喜欢,这两种风格在《九篇雪》中也都有影子。

其实说实话这本书和后面的阿勒泰相比,还是有不小的距离的,从这里能够看出李娟刚开始写作时的稚嫩,还是在很多地方还是能看出来,在使用技巧,在着力铺陈,其实这些地方往往是让读者没什么感觉的地方,书里面还是有很多地方很吸引人的,比如“衣食住行”的行在山野、吃在山野、穿在山野、住在山野那几篇,就很有后来的阿勒泰的味道,还有写修鞋的那一篇,最逗的是“和鸟过冬”一看就是李娟的风格,别人写不出来。

书里面有很多插图,估计是再版的时候加入进去的,李娟的书中很少有插图,这未免不是一个遗憾,我们只能够从文字中去想象阿勒泰的样子,无法看到李娟的阿勒泰,也看不到李娟在阿勒泰的样子。按照李娟的描写,在牧区她是蓬头垢面破衣烂衫,肯定不希望被拍照,即便拍了下来,也不希望被人看到。不过我们还是不免好奇,想要看看阿勒泰到底什么样。

图片确实很美,但是感觉和李娟笔下的阿勒泰并不一样,李娟的阿勒泰不仅仅是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有人的生存在里面,李娟重点写的都是人,写的是阿勒泰的牧民生活,这却是我们看到的照片中反映不出来的,那么只好去想象了,也许阿勒泰的哈萨克游牧生活因为想象会更加神秘和美妙。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