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了解五门堰

了解五门堰
图片来自欣欣旅游网

五门堰,古代低坝拦河灌溉工程,位于中国陕西省城固县城北15公里桔园镇东偶,居长江支流汉江的支流湑水河西岸,因渠首并列五洞进水,故称五门堰。“五门堰创于西汉居摄二年(公元七年)”,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保存完好,仍发挥效益。

1984年成立五门堰文物管理所,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录

简介

位于城固县城北15公里处的许家庙镇五门堰村。胥水河在村之东,截河成堰,是城固县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一处古水利工程。  

据石刻记载,此堰修建于新汉王莽时期,后几经修缮,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门堰”头引胥水南流十里,经石峡,分为若干支渠,灌溉城固县城周围广大地区,东北至胥水,西至沙河,南抵汉江,总灌溉面积约五万亩。新中国成立后,已经多次疏通的扩修,一直发挥着良好的作用。[1]

工程特点

五门堰,位于陕西省城固县城北15公里处的湑水河右岸,堰坝在桔园镇东偶,渠首在许家庙镇街东南截湑水灌田,因渠首横列五洞进水故名五门堰。

自东北而来的湑水河流经这里,拐了一个“L”形弯,转向东南逝去,五门堰就卡在这个弯节上,大致呈东北至西南走向。这是一座低坝拦河引水灌溉设施,汛时不碍泄洪,旱时蓄水灌溉。

建筑雄伟,拦河坝长374米,坝高1.2米,坝顶平台宽2.5米,坝坡宽15米。渠首五洞,东二西三,形似五门,可以启闭,下500米处,设有进水龙门2孔,退水龙门4孔,可控制水量,设计科学合理,颇有四川都江堰建筑之风。干渠长8.9公里,引水量2.5立方米/秒,现灌溉农田7300余亩。

历史渊源

相传始建于汉。宋绍兴年前叫唐公堰。创于何时,无确切记载。清嘉庆十年(1805)《唐公车按亩摊钱的批复》载:“唐公始于汉朝,疏小渠以灌田,流鼻底(斗山)而归河(湑水河)”。清道光三年(1823)《唐公车水利碑》载:“五门之渠实起汉矣,相传以来,渠口丈八。”唐公即唐公房(昉)。据东汉灵帝时所立“仙人唐公昉碑”载:“唐公房新莽①居摄二年(公元7年)为郡吏,遇真人,举家升仙。”唐公房升仙虽为神话传说,以“唐公”命名,后世称“始于汉朝”是可信的。

历代修缮

南宋绍兴年前,上共有筒车九轮,车灌溉城固县许家庙镇的万家营、竹园、后湾、新马院一带土地。宋《妙严院碑记》称“稻畦千顷、烟火万家”,指的就是唐公车灌溉区。但因当时湑水河直抵斗山脚下,山皆为石,唐公水不得过斗山,故流斗山而归河。 约在南宋绍兴初年(1131~1136),灌区百姓“相斗峰(山)形势”,在斗山北“搭木槽渡引”,水始下流斗山南,灌田3000亩。在唐公堰头“横沟五门,用保是堤”,由此唐公改称五门堰。

后在斗山所搭木槽渐形成“刳木为槽,集本石”(见《五门堰石峡记》)而过。木槽由一个发展成多个,流量增加,斗山南灌溉面积逐渐扩大。到元至正年前,五门堰“灌田40840余亩,动磨70”(元代贾申立《五门堰碑记》)。由于堰过斗山刳木为渠,每年春修耗费大量竹木、人力。夏秋略有暴雨、霖雨,湑水涨发,常漂走木渠,稻乃薄收。元至正七年(1347)八月“无故崩溃”。县尹蒲庸力排众议,命堰长“董工役、召冶匠、锻器具、率磨夫(石匠)百余以役其事”。“焚之以火,淬之以水”,石“皆自暴烈而崩。乃以所取之石,仍塞旧渠”,如此反复进行。至正八年(1348),修成长18丈、宽1丈1尺、“深四仞”的石渠,改善五门堰斗山南灌区的灌溉条件(以上引文见元贾申立《五门堰碑记》)。

但因斗山石渠狭小,年久逐渐圮毁,流量减小,遇旱,斗山南灌区“皆焦土矣”。明弘治五年(1492),汉中府推官郝晟任本县知县,领导1000余名夫、匠,仍以火烧水淬法修筑五门堰石渠(峡),渠宽四丈,深二丈,流量增大,并延长下流渠系六、七里,使五门堰“渠水荡荡于田亩,高下无不沾足,而所为五万亩者,无遗利矣”(明郭岂《开五门堰石峡记》)。当时五门堰干渠绕斗山,沿吕村乡丘陵坡地东沿至曹家村、郑家塝,再沿丘陵坡地南沿西行经鸳鸯桥、王家桥(北)、高家村至龙头寺西,折向南行直到沙河营。灌溉面积囊括今汉白公路北、湑水河西的一、二级阶地。由于渠系长,灌溉面积大,水量不足,五门堰灌区对旱地改水田有严格限制,不得随意扩大,并且形成一整套独特的耕作制度。

明万历四年(1576),知县乔起凤,领导群众在渠首五洞垒石坎,以“建悠久之基”;下流修为活堰(即修退水闸,时称下龙门),以泄洪涛之势;石峡用石固堤,以弥冲决之患。堰首西创立禹稷庙3间,官房20余间,创修各洞水口,计水均田(见黄九成《重修五门堰记》)。万历二十三年(1595),知县高登明捐俸金将各洞水口之木卷改用石料,照乔起凤旧规修砌。

清康熙十一年(1672),嘉庆八年(1803),嘉庆十一年和十二年(1806和1807),对五门堰多次修浚。嘉庆十五年(1810),清查五门堰36共灌田41030.54亩(《清查五门堰田亩碑记》)。

道光五年(1825),全堰灌田33997亩(《五门堰清查田亩公碑记》)。道光六年(1826),堤坎两次被水冲决。道光十七年(1837),渠首二洞被水冲坏,第三洞只留半边,码头渠坎亦被冲断成壕。于是“重新下底,相形而作,加工加料,从实坚修”(《重修五洞添设庙宇碑记》)。道光二十一年(1841),遇暴雨,沙土并下,河势日高,并壅洞口,漫阻渠道,于是将原设的退水闸(即小龙门)改建成退水冲沙闸。“旧只一门,今易为三;旧阔丈八,今阔二丈四尺;旧深六尺,今更深二尺五寸;旧架木桥,今改为石。落成后洞渠无阻,波流迳达”(《重修小龙门碑记》)。

同治二年(1863),兵燹与洪水毁渠,“堰拔其根,田畴失利”。同治七至九年(1868~1870)“堰凡三圮”。知县周曜东领导群众修建,“于渠则劈盘石为内坊,编笼实小石为外坊,且设水码以杀水射坊之势。于堰侧增置卷底以磊石,伐檀为桩下之泥沙之中,……”。同治十一年(1872)修复完竣(《重修五门堰并官渠坎记》)。

光绪七至十二年(1881~1886),东流夹槽及官渠坎,经常有冲决之患,年派水费修复,每亩摊钱六百文。田亩日减,全堰“共灌34128.74亩田”。

民国10年(1921),堰堤塌溃。探讨原因,“知水洞底石太高,根底不固”,遂将五洞底下低0.5米。“恐水骤增,洪涛四溢,复于龙门左侧增一倒龙门(即侧堰),以堵水势”。民国12年(1923),重修倒龙门,加深基础,重修五洞进口平台,续修西河坎。

民国22年(1933),自春至夏,水常盈堤。6月中旬,“惊浪奔涛超洞梁而过之,摧毁渠坎数十丈,而二洞全部塌陷”。时正值用水关键时刻,驻军赵寿山司令差李维民营长率兵抢修一条急堰(临时渠)进水。7月中旬,“水又大涨,老堰、急堰皆从东崩开,而洞旁骤平”。乃抓紧修复渠首,外坎基础下垫三层竹笼,长五十余丈。这次修复,废弃渠首倒龙门。秋后动工恢复,“浚深洞底,较前低六尺余寸。洞底满铺石条,洞侧平砌石条,中用石灰桐油和泥筑顽石,层累而上”,次年4月竣工。

五洞底经民国时期两次翻修,共下低3米左右。民国24年(1935)秋,拦河堰木卷和竹笼又被大水扫尽,同年修复。当时“五门堰灌田之多(50000亩),工程之大,管理之周密,为陕南各县之冠”(《建设周报》杨炳堃《汉中南褒城洋等县水利调查报告》)。 民国37年(1948)5月湑惠渠建成,通水灌田。从此五门堰灌区并为湑惠渠灌区。后因湑惠渠灌溉面积逐年扩大,水量不足,为挖掘水源,充分利用河道渗水,群众联名申请恢复五门堰。

1952年3月,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五门堰水利修建委员会,由五郎庙、杜家槽、吕家村、马家店四乡群众集资2345.85元(折新币),于1952年5月修复旧堰,从湑惠渠灌区中拨回水田5300亩归五门堰灌溉。1953年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五门堰水利委员会。1954年加固堰头。1958年五门堰水利委员会改为管理站,隶属龙头区水利联合委员会领导至今。

1960~1962年,每年洪水将竹笼堰坝冲决,随坏随修。1963~1966年,灌区全面改善配套灌溉设施,将11.9公里古干渠裁弯取直为8.9公里,将斗山石渠改建成两段明涵,长284米,八条古洞湃、22公里渠道合并修成三条斗渠和一条副斗渠,总长18公里,并配修分水、排洪等各类建筑物110处。改善后,干渠过流2.5立方米/秒,灌区水田扩大到7126亩。

堰坝修建沿袭传统工程技术、年年修补。河床逐年下切,堰头越筑越高,易遭水毁。1963年用桩基固定堰头。1968年改建渠首结构,简陋竹笼装石坝改为浆砌片石,将堰坝背坡放缓,堰坝基础打桩置笼以适应沉陷,坝长374米。工程分期修建,1976年结束。灌溉面积9300亩。 1980年7月,湑水洪峰达3130立方米/秒,冲决堰坝15米。1981年7~8月,洪峰数起数落,达2640立方米/秒,堰坝又遭破坏。国家补助1.5万元,用钢筋编笼加固堰坝。上游西坝河堤决口314米,使主流改道,渠口干涸,国家补助4.3万元予以修复。1983年,洪水又决坝72米,国家补助4.2万元,用钢筋笼装石修复。至此堰坝比较稳固、灌溉配套完善,灌水田达7350亩,水浇地1950亩。

从1965年灌区改善起,到1985年完成堰坝改建止,20年内共作土石方8.29万立方米,其中砌石8840立方米,共投工32.3万个;投资33.5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3.55万元。

1986年,国家补助0.6万元,群众集资0.75万元,修建渠首退水闸(龙门)及公路桥。1987~1990年,国家补助16.3万元,群众集资5.3万元,投劳8.5万个,加固堰坝,衬砌渠坎4.3公里,斗渠3条;衬砌干渠1公里。

1984年,五门堰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立城固县五门堰文物管理所,国家拨款2万元,按古样修葺观音阁等建筑,堰首禹稷殿、太白楼等建筑均仿古刷新,使五门堰这一重要水利工程成为旅游景点。

1990年,对老化工程进行了改造和干渠衬砌,加固干渠7.18公里,翻新改造建筑物6座,灌溉面积达到0.8万亩。

人文历史

五门堰水利工程的建成,是城固农业迅速发展,造福城固。民蒙其惠,不忘前贤,后立乔、高二公祠于五门堰,树碑立传,塑其座像于五门堰禹稷殿之左右间,供后人瞻仰,并定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办会纪念。

五门堰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据五门堰碑和《城固县志》记载,历代修堰名人辈出,如修堰先贤:宋代的薛可光;元代的蒲庸;明代的郝晟、乔起凤、高登明;清代的毛际可、胡一俊、俞逢辰、富明阿、肖翰卿、张克俭、周耀东、张世英等。民国时期及建国后,先后有三位将军,两位省长和两位水利专家到五门堰视察和考察。如明二十年(1931年)杨虎城将军,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杨的部下赵寿山旅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孙尉如军长,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国民党31集团军第29军军长陈大庆等视察五门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刘钟瑞工程师后任陕西省水利厅长等考察五门堰。

水系概况

湑水河,长江支流汉江的支流,古称左谷水。出升仙谷流入平坝,名智乡水。因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发生婿乡川唐公昉(房)升仙其婿外出未偕投入左谷水的神话传说,故称水。古、婿通用,水即婿水。清《会典图》讹为清水,沿用至今。湑水源于周至县西南太白山西侧的光秃山南坡。西南流经洋县属域,至本县石槽河乡文家坝入境。沿流吞溪会涧,南流经石槽河、盘龙、砖溪、桃源、小河口、双溪、水硙、桔园、许家庙、原公、吕家村、宝山、五郎庙14个乡(镇)和城关镇汇入汉江。干流长178公里其中城固段100公里。流域面积2340.2平方公里,其中升仙谷口以上面积2143平方公里。其在本县流域面积1092.2平方公里。每年平均径流量10.99亿立方米。河道比降为3~15%。上游宽40~50米,林木茂密,涵养水源,比降大,狭谷、碧潭相间,水流湍急。中游宽60~80米,比降较小、多有开展的山间盆坝。下游宽200~300米,水流平缓,河面开阔,滩心发育。升仙村处平均流量34.69立方米/秒,最大流量3130立方米/秒(1980年7月),最小0.05立方米/秒(1979年6月16日)。湑水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早,水力蕴藏量大。

文物保护

五门堰历史悠久,工程建筑科学合理,功效显著,倍受历代官府、民众的重视与保护,因而久经不衰。建国后,古堰古建筑得到妥善保护。同时对找回的散失文物,重新陈列保护,修建碑廊一座。1982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五门堰列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五门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门堰有龙门寺古庙一座,三进四院,有大佛殿、禹稷殿、太白楼、观音阁、望江楼、碑亭、官房等明、清古建筑群三十余间,历为五门堰局住所。为城固县五门堰文物管理所和五门堰水管站住址。

观音阁,道光十七年(1837)建。阁由台基、木架、顶三部组成,台基长4.6米、宽1.2米、高0.97米,全用石条垒砌。1984~1986年政府拨款11.4万元维修。龙门寺庙,庙在堰头西南20米处,三进两院。进门,三间两层旧式瓦房,嘉庆二十一年(1816)创修。光绪三年(1877)夏毁于火,同年重建。楼上原有太白神泥塑,1958年毁。二进,三间清式瓦房,是禹稷殿,明万历四年(1576)修建;殿中有后稷夏禹泥塑,左有乔起凤,右有高登明泥塑,解放后均毁。近年重塑,中为后稷夏禹,两旁为蒲庸、乔起凤、高登明、张世英泥塑像。后一排是大佛殿,清式瓦房,康熙十五年(1676)重建。1985年汉中地区拨款翻修龙门寺庙,焕然一新。石碑,原有22通,现存41通,是研究五门堰的重要实物资料。

参考来源

  1. 汉中五门堰简介欣欣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