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了解小叶忍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了解小叶忍冬
图片来自植物智网

小叶忍冬(学名:Lonicera microphylla Willd. ex Roem. et Schult.)是忍冬科,忍冬属落叶灌木,高可达3 米;叶纸质,叶片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至椭圆形或矩圆形,有时倒披针形,两面被密或疏的微柔伏毛或有时近无毛,下面常带灰白色,叶柄很短。总花梗成对生于幼枝下部叶腋,苞片钻形,相邻两萼筒几乎全部合生,无毛,萼檐浅短,环状或浅波状,花冠黄色或白色,唇形,唇瓣长约等于基部一侧具囊的花冠筒,果实红色或橙黄色,圆形,种子淡黄褐色,光滑,矩圆形或卵状椭圆形,5-7月开花,7-9月结果。

小叶忍冬分布于中国内蒙古南部和东南部、河北西部、山西、宁夏中部和南部、甘肃中部、青海北部和东北部、新疆北部和东北部及西藏东部。阿富汗、印度西北部、蒙古、前苏联中亚和西伯利亚东部地区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100-4050米的干旱多石山坡、草地或灌丛中及河谷疏林下或林缘。

小叶忍冬不但春夏花色美丽,秋天更是硕果累累缀满枝头。是观花观果植物。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达2(-3)米;幼枝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老枝灰黑色叶纸质,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至椭圆形或矩圆形,有时倒披针形,长5-22毫米,顶端钝或稍尖,有时圆形至截形而具小凸尖,基部楔形,具短柔毛状缘毛,两面被密或疏的微柔伏毛或有时近无毛,下面常带灰白色,下半部脉腋常有趾蹼状鳞腺;叶柄很短。

总花梗成对生于幼枝下部叶腋,长5-12毫米,稍弯曲或下垂;苞片钻形,长略超过萼檐或达萼筒的2倍:相邻两萼筒几乎全部合生,无毛,萼檐浅短,环状或浅波状,齿不明显;花冠黄色或白色,长7-10(-14)毫米,外面疏生短糙毛或无毛,唇形,唇瓣长约等于基部一侧具囊的花冠筒,上唇裂片直立,矩圆形,下唇反曲;雄蕊着生于唇瓣基部,与花柱均稍伸出,花丝有极疏短糙毛,花柱有密或疏的糙毛。果实红色或橙黄色,圆形,直径5-6毫米;种子淡黄褐色,光滑,矩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3毫米。花期5-6(-7)月,果熟期7-8月(-9月)。[1]

繁殖方法

种子处理:将干种子冬季进行雪藏,种子与雪按1:2进行混拌,装入麻袋或木箱中放入阴湿的地方进行贮藏,在贮藏过程中经常检查种子贮藏情况,防止鸟、鼠等危害,待春季育苗时用。

播种:一般春季4月下旬至5月初即可播种,播前按照施肥要求,施好底肥和消毒后用犁翻耕混拌,磨平,然后做长10米,宽1米,高0.2米的高床,搂净床上的石块、杂草等物。要作床的同时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种子浸泡于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浸泡2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冲洗掉种子上的药液,将种子堆于室内进行催芽,待种子微露白后即可播种。播种量225千克/公顷,用开沟器在作好的床面上开沟播种。播幅8厘米,行距15厘米,沟深2厘米,将种子均匀地撒于播种沟后,用筛过的细森林土进行覆盖,覆土厚度1厘米,播后根据土壤、天气情况浇一次透水。

栽培技术

选地:小叶忍冬适应性强,耐干旱,选择土质疏松,通气好,不板结,排水性能好的地块,每公顷施碳铵120-150千克,作为底肥,有条件的也可施有机肥37.5-45吨/公顷。并用150千克/公顷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

管理:播后加强管理,防止干旱,适时浇水,使床面保持湿润,大约20天左右发芽出土,出苗后防止日晒危害,可在天气干旱的情况下,早晚进行两次浇水,6月初进行第一次松土除草,在第一次除草中要特别小心,不可伤苗,除完后及时浇一次水,使苗木稳定,以后每月松木除草一次直至苗木停止生长。6月中旬开沟施尿素0.1千克/床,8月下旬施磷肥0.15千克/床。1年生苗,秋后高可达8-20厘米,第二年加强田间管理,2年生苗高20-35厘米,即可在第三年出圃造林或进行庭院、道路绿化。

近种区别

毛药忍冬的叶形与小叶忍冬相似,但较大,小枝常有短柔毛,叶下面被弯曲短柔毛和缘毛,苞片卵状披针形,小苞片明显,萼檐明显杯状,具有短柔毛和缘毛,花冠非唇形,易与小叶忍冬区分。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内蒙古南部和东南部、河北西部、山西、宁夏中部和南部、甘肃中部、青海北部和东北部、新疆北部和东北部及西藏东部。阿富汗、印度西北部、蒙古、前苏联中亚和西伯利亚东部地区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1100-3600(-4050)米的干旱多石山坡、草地或灌丛中及河谷疏林下或林缘。

主要价值

小叶忍冬不但春夏花色美丽,秋天更是硕果累累缀满枝头,是观花观果植物。

参考来源

  1. 小叶忍冬植物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