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二七部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二七部队,又称台湾民主联军,乃台湾台中地区于二二八事件发生当时,由杨克煌、锺逸人[1]、蔡铁城、黄信卿、古瑞云、谢雪红、黄金岛等中部地区各方人士所共同组织领导的反抗国民政府的武装民兵(或称民军、人民军)组织。二七部队是二二八事件当时规模最大、维持最久的反抗势力组织,同时也是当时全台湾民众口耳相传关注的焦点。“二七部队”的名称取自二二八事件的导火线——2月27日傍晚发生在台北市的缉烟血案。

背景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二二八事件发生当时,中华民国正处训政时期,当时的政府称为“国民政府”。1931年国民政府制订《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实行“一党训政”、“一党领政”、“一党领军”,军队由中国国民党指挥,政权与治权完全属于中国国民党,为党政军合一的体制。当时的军队称为“国民政府军”(简称为“国军”、“国府军”,或称“国民革命军”),实行“以党领军”的政策,军队同时效忠国民党与国家,此乃1947年12月25日行宪后改组成中华民国国军的前身。

因国民政府接管官员贪污腐败问题严重、军队纪律败坏,偷拐抢骗、开枪伤人,与民众冲突不绝。政府滥印钞票导致严重通货膨胀。陈仪本人大权独揽、颟顸刚愎。政府借由统制经济的实施,透过专卖局与贸易局垄断台湾的经济命脉,限制民间经济活动、扼杀民间工商企业界的商机,造成台湾失业问题严重。政府将台湾的各种民生物资运往中国大陆支应国共内战,导致台湾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台湾开始出现少见的饥荒,各地出现抢米浪潮,治安败坏、盗贼横行、民不聊生、路有饿莩。外省人相对于台湾人在社会地位及工作职位上具高度优势的不平等待遇,同样的职位也呈现薪资上的差别待遇,掌握资源者又对台湾人民进行种种歧视与打压,国民政府接管台湾一年多以来累积了庞大的民怨,各地反抗之声频传。

历史

1947年2月27日晚间,专卖局查缉员在台北市天马茶房前查缉私烟,造成民众一死一伤,此即缉烟血案,二二八事件爆发。

2月28日,民众前往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前广场请愿,但遭公署卫兵无预警开枪扫射,局势至此急遽恶化。下午三时,政府发布戒严令并出动武装军警开枪扫射台北市街头民众。群众占领新公园内的台湾广播电台(即台北二二八纪念馆现址),并透过电台向全台湾广播说明2月27日晚间发生的缉烟血案,以及当天长官公署广场的流血事件,并控诉一年多来的政治黑暗、民不聊生、贪官污吏横行与军警的暴行,呼吁全台湾民众驱逐各地贪官污吏以图生存。隔日起由台北市开始的反抗政府事件蔓延台湾全岛,全台各地民众纷起抗暴。

3月2日,台中地区民众收到杨逵和锺逸人广泛印制倡议召开市民大会的传单,于台中戏院举行市民大会,共同推举台中市妇女会理事长谢雪红为大会主席,会中强烈抨击国民党暴政。参加群众决定游行示威,利用消防车鸣响警笛呼吁市民响应起义。3月3日,谢雪红在台中市参议会组成“台中地区治安委员会作战本部”,组织“人民大队”,简称“民军”。雾社地区一百多名原住民泰雅族人下山参与台中作战本部。民军的队伍计有彰化队、大甲队、丰原队、东势队、埔里队、员林队、田中队、太平队、独立治安队等等。3月3日上午八时许,国军于教化会馆(空军后勤部供应分站)出动武装卡车在台中市区分途进行沿路扫射,采取两面包抄,与民军展开激烈枪战,双方皆有死伤。当日下午,各地民军自电台广播中获悉消息,纷纷赶赴台中并支援作战,与台湾中部地区多处国军的军事据点进行交战,自下午四时激战至晚上,夜雨中,枪炮声震动全台中市,国军部队陷入重重包围,试图突围失败,国军部队于当日晚间十时许缴械投降。至3月4日,民军共攻取台中市政府、台中市警察局、台中县警察局、台中市宪兵队、台中团管区司令部、台中军械库六处、台中广播电台、台中电信局、专卖局台中分局等重要机构。3月4日上午10时,台中水湳“空军三厂”(第三飞机制造厂)少将厂长云铎与民军谈和并交出武器,此时台中市区以及近郊悉数为民军控制。3月5日上午,虎尾、嘉义、高雄、台北各地的民军都向台中作战本部求援,作战本部乃将弹药交付支援作战。3月5日下午,谢雪红另组“特别志愿队”支援虎尾机场的战斗。3月6日,作战本部将在地八部队,及四百余名青年、学生,与二战后退伍的台籍日本兵等改组为“二七部队”,由锺逸人担任二七部队的部队长[2]

视频

二七部队 相关视频

陈明忠经历台湾“二二八”事件,他为何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
何为台湾二二八事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