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二十七公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二十七公墓
图片来自xuite

二十七公墓,全称向义二十七公暨本境万善诸君墓,是位于台湾新竹县新埔镇新民里的坟墓,在新星国小旁,埋葬乙未战争时在当地被劫杀的二十七员粤勇。

由来介绍

乙未战争,台湾民主国[1] 溃亡,唐景崧属下的广东籍士兵逃来中坜石头庄(今中坜火车站附近)时被劫杀。此屠杀事件立刻造成轰动,在桃竹苗杨梅新埔竹东峨眉亦陆续发生劫杀事件,今所忠义祠、三角林烈士祠,新埔二十七公庙等遗留墓冢祠宇均是。

新埔人张绍武年轻时常去新埔文昌祠读书,他对文史工作者吕诚敏说曾在祠内听见一名陈姓与他人为前人之事争吵,因而得知当时劫杀的故事。据指出,当时争吵者一方,曾经赌咒杀人者后代不会有好下场。唐景崧部下何义等二十多人,从库银分得各一、二百银元,辗转从台北城来到新埔,经地方人士陈坤伦安排,暂住新埔文昌祠,时为1895年农历四月上旬。当时,有杨梅前来新埔的刘姓人士闻知,即与陈坤伦前往拜访何义等人,详问他们前往新埔的缘由。四月下旬某日,距离何义等人到新埔才数日,有新埔当地的流氓围堵文昌祠,将何义等人被押至新埔广和宫,钱财被全部强缴,并被捆住。当时,这些流氓正商议如何处理,一名杭州籍的旁观者,希望要求放何义等人一条生路,但带头的流氓当场以匕首将其刺死。他们怕何义等人报复,下手把何义等廿六人全部杀死。

文史工作者陈盛增曾访问新埔居民,从中得到当时共死了二十九名粤勇,二名另葬它处。文史工作者黄有福调查,其中一人逃到新埔文昌祠时被截,在新埔广和宫前处死,据说还被煮来吃。新埔国小退休、担任新埔镇老人会会长的周祖昭,将廿七公的死难资料予以搜集考证,整理后记录成篇,依他记录这些强盗那时叫作“桩柄贼”。

此外,褒忠亭义民庙庙祝林木潭说有人被缢死于义民庙庙前的老榕树上,他称逃难者为“河南军”。

乡民立了一座名为“向义二十七公暨本境万善诸君墓”的墓碑,又称“新埔二十七公庙”。在1949年后,由范邱鉴将廿七公墓迁至新星国小崁下的旱坑万善祠旁,相互依附。后来,新星国小前配合镇立公园即将开放,准备拓宽马路时,文史工作者希望保住该处万善祠和廿七王公,因此与镇公所在1996年12月14日开协调会。

祭祀

新埔耆老张书麟说,当年那些杀死清朝官兵的草寇,不是病死就是绝子绝孙。地方人士为求安心,于是在他们遇劫的忌日,农历七月十二日,拈香拜祭,成为新埔的传统。

当地客家人在扫新星国小旁的墓时会举行分醮墓的习俗,旁人能从中得到粄仔与零钱。

1950年代时,当地流行特种行业的茶室,从事茶室的人士往往来祭拜此墓。他们来祭拜的原因是葬者皆为单身汉,传说能保佑特种行业,让生意更好。

参考文献

  1. 台湾民主国,tw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