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巯丙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二巯丙醇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二巯丙醇

英文名;Dimercapto propanol

别称;巴尔,双硫代甘油,Dimercapto propanol,BAL

化学式;C3H8OS2

分子量;124.22500

CAS登录号;59-52-9

沸点;120 °

水溶性;87 g/L (25 ºC)

密度;1.239 g/mL

外观;透明近乎于无色液体

闪点;>230 °F

安全性描述;解毒剂

二巯丙醇为无色或几乎无色、易流动的澄明液体。有类似葱蒜的气味。相对密度1.2358(25℃)。沸点120℃(2千帕,15毫米汞柱)。在甲醇 、乙醇或苯甲酸苄酯中极易溶解,溶于水,在脂肪油中不溶,可防止砷、汞、铋、金、锑等金属对身体组织的中毒作用。用于解救砷、汞、铋、锑等中毒。将烯丙醇溴化制成2,3-二溴丙醇,再与硫氢化钠一起加热加压而制得。[1]

中文名称:二巯丙醇;

中文别名:二巯基丙醇; 巴尔双硫代甘油; 3-羟基丙二硫醇-[1,2]; 二巯基丙醇(BAL);2,3-二氢硫基-1-丙醇; 2,3-二巯基丙醇;

英文名称:dimercaprol

英文别名:1-Propanol, 2,3-dimercapto-; 2,3-Dimercapto-1-Propanol; 2,3-Dimercapto-1-propanol;

CAS号:59-52-9

MDL号:MFCD00004864

EINECS号:200-433-7

RTECS号:UB2625000

BRN号:1732058

PubChem号:24893357

分子式:C3H8OS2

结构式:

分子量:124.2250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透明近乎于无色液体

密度:1.239 g/mL at 25 °C(lit.)

沸点:120 °C15 mm Hg(lit.)

闪点:>230 °F

折射率:n20/D 1.573(lit.)

水溶解性:87 g/L (25 ºC)

储存条件:通风低温干燥,与库房食品分开存放

安全信息

包装等级:III

危险类别:6.1

海关编码:29309070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2810 6.1/PG 3

WGK Germany:3

危险类别码:R22; R36/38

安全说明:S26-S36-S24/25-S23

RTECS号:UB2625000

危险品标志:Xi

毒害物质数据:59-52-9(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生产方法

由丙烯醇经加成、巯化而得。

用途

铜的光度测定。各种金属离子掩蔽剂和螯合剂。解毒剂,能缓解一切含砷毒物及重金属类(如金、锑、镉、铋及汞等)的中毒。

本品为2,3-二巯基-1-丙醇。含C3H8OS2不得少于98.5% (g/g)。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易流动的澄清液体;有类似蒜的特臭。

本品在甲醇、乙醇或苯甲酸苄酯中极易溶解,在水中溶解;在脂肪油中不溶,但在苯甲酸苄酯中溶解后,可加脂肪油稀释、混合。

相对密度

本品的相对密度(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A)在25℃时为1.235~1.255。

鉴别

(1)取本品1滴,加水2ml使溶解,加醋酸铅试液数滴,即生成黄色沉淀

(2)取本品少许,加碳酸钠共热,即发生丙烯醛的特臭。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15图)一致。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加乙醇10ml,摇匀,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持续的微黄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6.211mg的C3H8OS2。

药物分析

方法名称:

二巯丙醇原料药—二巯丙醇的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二巯丙醇原料药中二巯丙醇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二巯丙醇原料药。

方法原理:

供试品加乙醇溶解后,用碘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持续的微黄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二巯丙醇的含量。

试剂:

1. 乙醇

2. 碘滴定液(0.05mol/L)

3. 盐酸

4. 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5. 甲基橙指示液

6. 硫酸滴定液(0.5mol/L)

7. 碳酸氢钠

8. 淀粉指示液

9. 酚酞指示液

10.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11. 基准三氧化二砷

12.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13. 基准无水碳酸钠

药理作用

二巯丙醇因分子中含有二个活性巯基,与金属离子亲和力大,能夺取已与组织中酶系统结合的金属离子,形成不易离解的无毒性络合物而由尿排出,使巯基酶恢复活性,从而解除金属离子引起的中毒症状。可使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铜排泄增多。

药代动力学

口服不吸收。肌内注射后30~60min血药浓达高峰,分布全身,维持2h。吸收与解毒于4小时内完成,经肾排出。

适应症

1.用于砷、汞、铋、锑等重金属中毒解救;但治疗慢性汞中毒效果差。对锑中毒的作用因锑化合物的不同而异,它能减轻酒石酸锑钾的毒性,而能增加锑波芬与新斯锑波散等的毒性。能减轻镉对肺的损害,但因它能影响镉在体内的分布及排出,故增加了对肾脏的损害,在使用时要注意掌握。它还能减轻发泡性砷化合物战争毒气所引起的损害。

2.也用于肝豆状核变性,特别对于慢性震颤初期疗效满意。

禁忌:

1.有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禁用。

2.禁用于铁、硒、镉、铀中毒的解救。

3.孕妇、哺乳妇女禁用。

不良反应

有收缩小动脉作用,可使血压上升,心跳加速,大剂量时能损伤毛细血管,而使血压下降。其他还有恶心、头痛、流涎、腹痛、口咽部烧灼感、视力模糊、手麻等反应。对肝肾有损害,肝肾功能不良者应忌用。碱化尿液可以减少络合物的离解而减轻肾损害。

用法用量

剂量为2.5~4mg/kg,最初2天每4~6小时1次,第3天每6~12小时1次,以后每天注射1次,1个疗程为7~14天。

药物相互作用

铁、镉、硒、铀与二巯丙醇合用,可形成有毒的复合物,禁止合用。

参考来源

治疗中毒者需要至少1千支二巯基丙醇,可当地医院却没有一支

参考资料

  1. 二巯丙醇化学结构式,360问答 , 2016年10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