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亚硝酰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亚硝酰氯是中国科技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亚硝酰氯,是一种化学物质,化学式为NOCl,主要用于合成洗涤剂、触媒,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理化性质

熔点:-64.5℃

沸点:-5℃

折射率:1.432

饱和蒸汽压:10.1kPa(-50℃)

临界温度:167℃

临界压力:9.36MPa

外观:黄色气体

溶解性:溶于发烟硫酸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7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2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互变异构体数量:0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9.4

重原子数量:3

表面电荷:0

复杂度:12.3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用途

主要用于合成洗涤剂、触媒,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该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与丙酮、铝接触剧烈反应。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遇水或潮气分解。对钢铁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特殊防护服,在掩蔽处操作。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检测毒物。

操作处置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烟雾。防止气体或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戴好钢瓶安全帽和防震橡皮圈,防止钢瓶碰撞、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还原剂、酸类、易(可)燃物、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