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亚细亚的孤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亚细亚的孤儿
图片来自books

亚细亚的孤儿》(日文名:アジアの孤児)是台湾作家吴浊流成名的长篇日文小说[1]原名《胡志明》,由于与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同名,后改为《亚细亚的孤儿》,主角也从“胡志明”改名“胡太明”。

《胡志明》日文版于1946年出版,封面是由著名湾生画家立石铁臣设计。[2]

目前为止已出版的相关版本

日文版

  • 吴浊流,1946a,胡志明,第一篇。台北:吴阿源。
  • ______,1946b,胡志明,第二篇。台北:吴阿源。
  • ______,1946c,胡志明,第三篇。台北:吴阿源。
  • ______,1946d,胡志明,第四篇。台北:吴阿源。
  • ______,1956,アジヤの孤儿。东京都:一二三书房。
  • ______,1957,歪められた岛 。东京都:ひろば书房。
  • ______,1973,アジアの孤児。东京都:新人物往来社。
  • ______,2007,吴浊流作品集,河原功编。东京都:绿荫书房。(其中收有《胡志明》)

中文版

  • 吴浊流,1959,亚细亚的孤儿,孤帆,杨召憩译。高雄:黄河出版社。
  • ______,1962,亚细亚的孤儿,傅恩荣译。台北:南华出版社。
  • ______,1977,亚细亚的孤儿,张良泽编。台北:远景出版社。
  • ______,1995,亚细亚的孤儿。台北:草根出版公司。
  • ______,1977,亚细亚的孤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______,2005,亚细亚的孤儿,黄玉燕译。台北:新竹县政府文化局
  • ______,2008,亚细亚的孤儿,黄玉燕译。高雄:春晖出版社。
  • ______,2009,亚细亚的孤儿。北京:华夏出版社

英文版

  • Wu, Zhuoliu. 2006. Orphan of Asia. translated by Ioannis Mentza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衍生作品

台湾歌手罗大佑于1983年创作同名歌曲《亚细亚的孤儿》。但当时的副标题“红色的梦魇,致中南半岛难民”,罗大佑在公视闪亮的年代-罗大佑电视演唱特辑》节目(46:50)说〈亚细亚的孤儿〉是发想自《生活》周刊所登黄幼公摄影的一位被烧夷弹波及,惊惶裸奔的越南小女孩潘氏金福照片。1990年代电影异域》的结局,王杰则将歌曲《亚细亚的孤儿》重新做了一次诠释,电影与歌在当时台湾极卖作,更引起台港澳与东南亚华人民间,对“泰北异域孤军”后裔的关心。使众人以为此曲内容为描述当年“泰北异域孤军”后裔的悲凉处境。直到约30多年后2009年,罗大佑助理摄影师杜达雄才说此曲原意是影射中美断交事件中的台湾人,副标只是为了应付当年的歌曲检查政策。

内容概述

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知识分子胡太明,在台湾遭受日本殖民者的欺压,被认为与日本人是不同人。到日本留学时,遇到中国大陆学生,在透露自己是台湾人后又不被中国学生认为是中国人而受到歧视。最终回到台湾后,胡太明目睹家乡的沉沦,终于崩溃。

本书对当年的台湾人,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国人身份认同,其矛盾与混乱有深刻描绘。内容叙述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知识分子胡太明在台湾受日本殖民的欺压,到中国后又不被认为是中国人而受到歧视。在对自身归依的无助感及许多人生挫折打击的日侵月蚀下,最后混乱发疯,悲剧收场。

本书日文版原文最后结局,还有记载友人继续前往投奔延安中共毛泽东政权,企图改造新中国,但台湾中文版,多未将此段结局译出。[3]

参考文献

  1. 蔡永强. 亚细亚的孤儿-吴浊流 (PDF). 国立编译馆. [2011-02-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1-25) (Chinese (Taiwan)). 
  2. 吴浊流战后初期出版日文小说封面. 陈凯劭的BLOG. 2008-01-22 [2017-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8) (Chinese (Taiwan)). 
  3. 吴浊流. 亚细亚的孤儿. 台湾: 草根出版社. 1995年. ISBN 957989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