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交口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交口乡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地处沁源县中东部,东与沁县册村镇故县镇接壤,南连法中乡、沁河镇,西邻李元镇,北接郭道镇,乡人民政府距县城16千米,总面积220.94平方千米 。

1949年,交口乡境域属沁源县第二区;2001年3月,白狐窑乡并入交口乡,增设马泉、永义、五风峪、白狐窑、铺上、安乐、新毅7村民委员会 ;截至2018年末,交口乡有户籍人口9085人 ;截至2020年6月,交口乡下辖22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交口村三叉口 。

2011年末,交口乡有商业网点45个,职工71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33万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87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2788元 ;2018年,交口乡有工业企业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1]

建置沿革

1949年,交口乡境域属沁源县第二区。

1956年,属交口乡。

1958年,属沁县交口公社。

1959年,属沁源县交口公社。

1982年,增设石壑生产大队。

1984年4月,交口公社改交口乡。

2001年3月,白狐窑乡并入交口乡,增设马泉、永义、五风峪、白狐窑、铺上、安乐、新毅7村民委员会 。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交口乡下辖22个行政村:自强村、长征村、候壁村、正中村、仁义村、交口村、石壑村、中义村、张壁村、北洪林村、南洪林村、官军村、尚义村、龙泉村、信义村、白狐窑村、五凤峪村、永义村、新毅村、安乐村、铺上村、马泉村 。

截至2020年6月,交口乡下辖22个行政村:自强村、长征村、候壁村、正中村、仁义村、交口村、石壑村、中义村、张壁村、北洪林村、南洪林村、官军村、尚义村、龙泉村、信义村、白狐窑村、五凤峪村、永义村、新毅村、安乐村、铺上村、马泉村 ;乡人民政府驻交口村三叉口。[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交口乡地处沁源县中东部,东与沁县册村镇、故县镇接壤,南连法中乡、沁河镇,西邻李元镇,北接郭道镇,乡人民政府距县城16千米 ,总面积220.94平方千米 。

地形地貌

交口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为山地、丘陵、平原,主要山脉有狼阴山,境内最高峰为沙疙瘩位于五凤峪村,海拔1397米;最低点为曹家湾位于尚义村,海拔1079米 。

水文

交口乡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沁河、白狐窑河2条,河流总长度2.5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白狐窑河,从东北到西南流经境内白狐窑、新毅、仁义、交口等村,长12千米 。

自然灾害

交口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早、洪涝、低温、霜冻、森林大火等,洪涝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6-8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1993年8月4日,涉及境内22个村,受灾面积达1万亩,造成经济损失上万元,最严重的一次火灾灾害发生在2006年6月17日,涉及境内五风峪、永义、安乐、新毅4个村,受灾面积达300余亩 。

自然资源

交口乡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铁等,其他资源有天然林,森林覆盖率达78%,树种130余种,以油松、杨树、桦树、栎树为主,辖区内牧草资源丰富,天然牧坡面积20万亩,水利资源丰富,地上地下水总储量2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150万立方米 。

2011年,交口乡有森林面积5000亩,林地面积1000亩,耕地面积14500亩 。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交口乡辖区总人口925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5人,城镇化率3.6%,另有流动人口19人,总人口中,男性4961人,占53.6%;女性4292人,占46.4%;18岁以下1864人,占20.1%;18-35岁2753人,占29.8%;35-60岁3382人,占36.6%;60岁以上人口1254人,占13.5%,人口均为汉族。

截至2018年末,交口乡有户籍人口9085人。[3]

经济

综述

2011年末,交口乡有商业网点45个,职工71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33万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87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2788元 。

2018年,交口乡有工业企业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

农业

2011年,交口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人均1.6亩,农业总产值3778万元,比上年增长4.6%,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生产粮食6707吨,人均724.8千克,其中玉米6241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等,蔬菜种植面积6707亩,产量860吨,主要品种有胡萝卜、大葱、辣椒,其中胡萝卜141吨,大葱498吨,辣椒78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873头,年末存栏量820头;牛饲养量756头,年末存栏量716头;羊年末存栏9657只;家禽饲养量2.14万羽,生产肉类102吨;畜牧业总产值153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7%,林木覆盖率55.3%,大型农业机械14台(辆) 。

工业

2011年,交口乡工业总产值达到1830万元,比上年增长66%;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 。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交口乡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40人,专任教师12人;小学5所,在校生289人,专任教师5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

科技事业

2011年末,交口乡有各类科技人才1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5人,经营管理人才2人,技能人才3人,农村实用人才5人 。

文化事业

2011年末,交口乡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8个;流动电影放映队1个,年放映262场次,观众达1.19万人次文化站2个,农家书屋22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3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交口村夕阳红文艺演出队 。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交口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卫生院2所;病床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3张,专业卫生人员38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1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2万人次,住院手术55台次,出院病人600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则所普及率8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8000人,参合率100% 。

社会保障

2011年,交口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7户,人数62人,支出14.6万元,比上年增长11%;月人均196元,比上年增长10%;城市医疗救助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人次,共支出5000元,比上年增长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44户,人数543人,支出42.9万元,比上年增长23%;月人均65.8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6人,支出21.6万元,比上年增长44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0人,支出30万元,比上年增长14%;农村医疗救助2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4人次,共支出8.02万元,比上年增长16%,农村临时救济21人次,支出2.18万元,比上年增长2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08人,支出20.2万元,比上年增长6% 。[4]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交口乡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21千米,投递点21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54份、期刊23册,业务收入7.3万元,固定电话用户1140户;移动电话用户489户,移动电话普及率53.4%;宽带接入用户312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9.8万元 。

交通

交口乡有路沁沁线过境,设交口1个站,222省道323省道过境,2011年,有县乡级公路2条,总长30千米 。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交口乡,因位于沁河各支流的交汇处而得名 。

风景名胜

交口乡,有菩堤寺、青果寺、"沁源围困战"纪念馆等景点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