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亲爱的生命(雷切尔·克拉克)

内容简介

失去与告别这堂生命课,无论早与晚,每个人终是要学习的。

临终者的恐惧往往不是来自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生命尽头的恐惧。面对已知的迫近的告别,如何活在当下、享受生命,是生命最后的课题。

“在我的工作中,整整一周没有患者去世的情况少之又少。”她是比死神先一步宣判死亡的人。在成为一名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医生之前,蕾切尔·克拉克是一名电视节目记者和制作人,曾遭遇车祸,亲历恐怖袭击,在非洲战乱中与子弹擦肩而过……经历太多生死之后,她决定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医生,去帮助更多人。

本书记录了作者的工作日常:照料、抚慰那些即将不久于世的病人及其家人,帮助他们从容地面对死亡与告别。书中还记录了作者照顾和送别患癌症父亲的经历。

这本书帮助我们思考,当我们面对亲人遭受病痛折磨和濒死挣扎时,如何不害怕、不焦虑、不慌乱,如何给予他们最大的尊严与安慰。它也让我们自己找到面对离别和伤痛时的勇气。

★一部让人重新思考生命意义、爱与失去的疗愈之书。

“与死亡为邻”的安宁疗护医生对个人生命体验与职业生涯的回忆和反思,展现生命的脆弱、渺小、倔强和美好,探讨经历痛苦、死亡、失去之后的生命的意义,以及其中的爱、勇气、怜悯、关怀。

★活在当下的力量

这本书中告诉我们,无论是身处病痛和濒死苦难中的人,还是他们的亲人、爱人,唯有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刻,给予身边人更多爱和安慰,才能拥有面对苦难和死亡的勇气。

★令人感动却不感到沉重、伤感

虽然是临终话题,但这本书并不让人感到沉重和伤感,甚至有时候还会让人会心一笑。作为一名安宁疗护医生,作者需要诚实、现实和机智,才能让患者和家属明白,死亡即将来临;她也需要有顽强的乐观主义,才能让他们在最后的时刻享受生命的美好

★如何安慰和照料即将离世的亲人?书中有一些具体方法

作者在照顾患癌症父亲和其他患者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方法,以及全书结尾列出的一系列操作指南,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不慌张、不焦虑、不害怕,能够很好地理解家人的意愿,帮助他们有尊严、安宁地走过最后的时光。

【一份读者评价】

这本书让我恢复了对自己和人类的信心,对此我感激不尽。作者揭开了死亡的神秘面纱,并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即使我们自己、我们所爱的人终将面对死亡,但我们依然能够充分享受生命。这本书的风格是真诚、坦率、诗意和迷人的。作者的敏感、知识和写作技巧让我对自己一生的所有时刻都感到怀念,不仅仅是那些积极快乐的回忆,还有我遭受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压力或不快乐的时候,因为她证明了,每一种经历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即使我们即将死去,我们仍然可以带着尊严和爱离开这个世界。

在评论《亲爱的生命》时,我多次提到了死亡,但我想说的是,这本书没有任何伤感或耸人听闻的内容,而是一首献给人类、生命、爱和友谊的富有同情心的情诗。我认为雷切尔·克拉克是个天才,因为《亲爱的生命》感动了我,帮助了我,让我为活着而高兴。

作者简介

[英] 雷切尔·克拉克(Rachel Clarke)

英国安宁疗护医生、作家。

她曾在牛津大学攻读政治、哲学及经济学专业,后成为一名电视时事纪录片记者。2003年,她开始在牛津大学攻读医学学位,并在2009年时获得初级医生资格。

她现已出版包括本书在内的三本非虚构作品,另外两本分别是《你的生命在我手中》(Your Life in My Hands,2017)、《夺走呼吸》(Breathtaking,2021)。

原文摘录

在殡仪馆,一切都柔和而优雅。死亡乔装打扮,被印花棉布和花瓣墙纸所掩饰。我被带到父亲所在的房间里,发现自己对这里的温柔无限感激。我的心怦怦直跳,此时我最不需要的就是任何赤裸裸的惊吓。我深吸一口气,打开门进入房间。 在我有意识之前,我已经跌坐在地板上了。第一眼见到他,我的双腿就像被切断了一样,我靠着手和膝盖俯身在地上,抽泣到无法呼吸。他身上穿着出席婚礼时最爱的西装,炭黑色的衣服显得他稳重而利落。他佩戴的领带上有着皇家海军军医独有的领章。这一切,他葬礼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他在死之前就已经计划好的。经验老到的工作人员将爸爸的手整齐地交叠放平,他在死前挣扎呼吸的双唇也已经被合上,看上去很安详。他的眼皮合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我知道这一番修容背后用了怎样的技巧,但是这些都无关紧要。可以说,爸爸几乎就是没得癌症时的样子。原来,死亡中真的蕴含着重生。 我所能想到的——如果这种冲动猛烈的痛苦还能被称为思考——是我离开这个房间的那一刻,我将永远、永远再也见不到我的父亲。“爸,”我哭了,“爸爸。”我情不自禁地捏他的手,亲吻他的唇、他的脸颊、他的眉毛、他的头发、他的指尖。我不在乎他全身冰凉,又或者他的身上涂了蜡。我才不管他今天早上还被床单包裹着躺在冷冻柜里。我只想和他靠得更近。我发现自己想爬进棺材躺到他身旁。我甚至这么考虑过,但只是一瞬间的疯狂,很快就消散了,因为我想到一个成年女子试图爬进父亲棺材时那崩裂的木头和强烈的羞耻。 这就是了。最后一幕,永恒的别离。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在这里待上一整天,尽可能地拖延看爸爸最后一眼的时间。但我没有这么做,我不情不愿地走出房门,头向后望向敞开的棺材,试图把他的脸深深印到我的脑中。 我们总对医生提出矛盾的要求。我们希望他们充满人性,富有同情心,关怀患者,但仅仅到某一程度而已。我们同时也希望他们具有某种程度的冷漠,能够冲锋陷阵,解决危机,例如,骤停的心脏、压碎的四肢、眼前窒息的儿童,希望他们能够毫不畏惧地继续前进,压制所有的本能。

书评

不知道是不是疫情原因,最近出版了很多关于死亡的书。死亡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作者花了半辈子与临终和死亡打交道。

如今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质疑,对死亡过度干预,81岁的琼瑶立下遗嘱:千万不要被“生死”的迷思给困惑住!

“不论我生了什么重病,不动大手术,让我死得快最重要!在我能作主时让我作主,万一我不能作主时,照我的叮嘱去做!不把我送进“加护病房”。

不论什么情况下,绝对不能插“鼻胃管”!因为如果我失去吞咽的能力,等于也失去吃的快乐,我不要那样活著。不论什么情况,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尿管、呼吸管、各种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

我已经注记过,最后的“急救措施”,气切、电击、叶克膜……这些,全部不要!帮助我没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的活著,意义重大!”


在作者雷切尔·克拉克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总是追随着医生父亲,父亲身上作者看到了医生一种不同的,更安静的行医方式。

当雷切尔·克拉克长大成为了一名临终关怀医生后,她在工作中学到的是:即使患者马上就要去世,但作为一名医生,遵循基本的人性,心怀关切,给患者以安慰。

在英国临终关怀被称为“缓和医学”,在工作中,缓和医学的工作充满混乱,一片狼籍,但医生们是一群最了不起的人,他们无法回避现实和生命的无常,却一如既往地去生活、去爱。


我们今天还活着,明天可能就要离去,生命无常的可怕本质太过悲凉,让人不愿去面对。

作为一名医生,医生的命运在不知不觉中注定。在病人生命的最后一夜,需要的仅仅是一个能够尽可能,在生命最后时刻让病人感到舒适和保有尊严的人。

刚开始做缓和医生时,雷切尔·克拉克希望能让患者起死回生,经常会对着一具尸体猛攻。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虽然依旧是经验不足,但她慢慢明白,患者已经徘徊在生死之间,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在接受了无论多么努力,患者都会不可避免地死去,这个事实后,作者陷入了人生中最孤独的一段时光。心理疏导、专业咨询、情感支持,这些标准流程在大多数英国医院里都没有设置。

在工作中作者保留了临终关怀的仁慈,渐渐意识到,说出口的言语比治疗更重要,又是甚至能改变生命。言语是医生建立信任、减轻恐惧、释放怜悯……重要的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对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指的是一系列照护方法,它通过运用早期确认、准确评估和完善治疗身体病痛及心理和精神疾患来干预并缓解患者的痛苦,以此提高罹患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在中国我们将临终关怀、舒缓医疗、姑息治疗等统称为安宁疗护,是指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我们每一个人的每一次呼吸都是在走向死亡,就像时钟在无情地嘀嗒转动。所有人的生命都有意义,但生命尽头的意义显得更加特别。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