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代县

增加 38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代县 ''' ,位于 [[ 山西省 ]] 东北部、长城雁门关脚下。历来为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1994年被定为国家 [[ 历史 ]] 文化名城。
隶属于山西省 [[ 忻州市 ]] ;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12°43′—113°21′,北纬38°49′—39°21′之间,东临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台,北毗山阴;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总面积1721.5平方公里,共有11个乡镇,其中6个镇,5个乡,383个行政村;总人口21.5万。
==名称演变==
 
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
 
西汉置广武县,东汉时为雁门郡治。隋雁门郡改为代州,广武县改名为雁门县。金后期,为蒙古占领,省雁门县入代州。清雍正年间升为直隶州,1912年废州改称代县。现隶属于忻州市管辖。
 
1946年代县解放,属忻县专署管辖,1958年至1960年与繁峙县合并为繁峙县,属晋北专署。1961年恢复代县。
==总体介绍==
 代县境内多为山地,地势险要,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为了防御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骚扰和入侵,而筑有长城雁门关。 [[ 李牧 ]] [[ 薛仁贵 ]] [[ 郭子仪 ]] [[ 杨业 ]] 等历代名将都曾在代州镇守,这里两千多年来共发生了一百五十多起战争。
今天,代县全县遍布着诸多的文物古迹。现存代州城墙修建于明朝初期,墙体基本保存完整。城中央的边靖楼,又称鼓楼,规模宏伟,在民间流传着“代州鼓楼应州塔(指应县木塔)”的歌谣。城内还有阿育王塔、文庙、文昌祠、城隍庙、武庙、慈云庵等古建筑。城外则有阳明堡、杨忠武祠、赵杲观等各种遗迹。
经济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县境中部的滹沱河沿岸存在一片盆地,土地较为肥沃,适合于农业生产。主要作物有小麦、谷子、高粱、玉米等。盛产辣椒干,是中国四大辣椒产地之一。境内还有不少铁矿,其含铁量较高,因此采矿业也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由于代县地处边塞,历代多有文人骚士如 [[ 李白 ]] [[ 陈子昂 ]] [[ 王昌龄 ]] [[ 范仲淹 ]] 等在此登临怀古,留下不少著名诗篇。当地的民间 [[ 艺术 ]] [[ 剪纸 ]] [[ 绘画 ]] 等亦颇有特色。
==行政区划==
 
代县下辖6个镇、5个乡:
交通
 
中国铁路总公司京原铁路穿越代县。
 
Kokudou 108(China).svg 108国道过境。
 
文化和旅游
 国家 [[ 历史 ]] 文化名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育王塔 边靖楼 长城—雁门关 代县文庙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代县地形轮廓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40公里,总面积1696平方公里。代县北面是恒山余脉,南面是 [[ 五台山 ]] 麓, [[ 滹沱河 ]] 水由东向西横穿全境。全县基本地貌由山地、丘陵和河谷盆地盘结而成,其中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70.5%,丘陵占16.9%,平川盆地占12.6%。全县最高处为黑圪旦尖,海拔2548米。全县土地总面积254.4万亩,其中农用地82.56万亩,包括耕地43.47万亩,林地33.77万亩,天然草地2.36万亩;水域占地14.88万亩;未利用土地147.73万亩。
===气候环境===
 
代县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光能资源丰富,全年累加日照时数2863.6小时,北半坡稍多。年平均气温变化在7.2~9.3℃之间,平川为7.8~8.4℃,丘陵区为7.2~9.0℃,土石山区为6.4℃。全县年降水量变化在397—770毫米之间,分布特征为
===水文环境===
 
代县境内最大河流为滹沱河,属海河水系,横贯全县东西,县境内全长40公里,流经8个乡镇,年均清水流量为0.02—2.63立方米/秒。北面由东向西有黑坎河、胡峪河、东沙河、关沟河、东茂河、西茂河;南西有峨河、峪河、中解河等,年平均径流量为1.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2亿立方米,开采利用量为2234万立方米。
==自然资源==
 
全县共有土地254.4万亩,其中农用地82.56万亩,含耕地43.47万亩,林地33.77万亩,园地2.96万亩,天然草地2.363万亩;建设用地8.51万亩;水域占地14.88万亩;未利用土地147.73万亩。
===矿产资源===
 较为丰富,已知矿藏共24种,大型矿床7个,中型矿床2个,小型矿床10个,矿点、矿化点197个,探明储量并列入《 [[ 山西省矿产储量表 ]] 》的有3种。铁矿为境内主要矿产资源之一,探明储量15.36亿吨,居全省第一;金红石远景储量2亿吨,探明保有储量8651万吨,规模、品位、储量位居全省第一,名列全国第二。此外,境内 [[ 花岗岩 ]] [[ 钾长石 ]] [[ 石灰石 ]] [[ ]] [[ ]] [[ ]] 等也比较丰富。
===生物资源===
截止到2013年,代县境内已发现陆栖动物70余种,其中鸟类39种、哺乳类19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6种,境内野生牧草约50种,较为出名的有党参、黄芪、甘草等。
截止到2013年,代县境内已发现陆栖动物70余种,其中鸟类39种、哺乳类19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6种,境内野生牧草约50种,较为出名的有[[党参]]、[[黄芪]]、[[甘草]]等。 代县森林面积83万亩,主要集中在山区,现有林地面积38万亩,森林覆盖率14.73%,木材蓄积量6.23万立方米,主要树种山区为 [[ 松杉 ]] [[ ]] 等针阔混交林,丘陵为槐、椿及 [[ 苹果 ]] [[ ]] [[ ]] [[ ]] 等经济林,平川为杨、柳、榆等四旁绿化树种。
===水资源===
 代县由东向西有 [[ 黑坎河 ]] [[ 胡峪河 ]] [[ 东沙河 ]] [[ 关沟河 ]] [[ 东茂河 ]] [[ 西茂河]]; 南西有 [[ 峨河 ]] [[ 峪河 ]] [[ 中解河 ]] 等。年平均径流量为1.84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2亿立方米,开采利用量为2234万立方米。
===粮食作物===
 有: [[ 玉米 ]] [[ 高粱 ]] [[ 谷子 ]] [[ 小麦 ]] [[ 水稻 ]] [[ 莜麦 ]] [[ 土豆 ]] [[ 地瓜 ]] 、豆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 [[ 葵花 ]] [[ 花生 ]] [[ 胡麻 ]] 、各类蔬菜等及药材 等。代县境内已发现陆栖动物70余种,其中鸟类39种、哺乳类19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6种,境内野生牧草约50种,较为出名的有党参、黄芪、甘草 等。
===森林面积===
 83万亩,主要集中在山区,现有林地面积38万亩,森林覆盖率14.73%,木材蓄积量6.23万立方米,主要树种山区为松杉、桦等针阔混交林,丘陵为槐、椿及苹果、梨、枣、杏等经济林,平川为杨、柳、榆等四旁绿化树种。酥梨为本县名产,1976年在全国梨鉴定会上名列榜首,1989年在全国水果鉴评会上再次夺冠,产品远销港澳,代县为农业部确定的酥梨基地。 此外,名优枣、仁用杏等干果经济林在全县亦有一定发展。[
全县宜牧草坡面积97.7万亩,载畜量12.6万头,其中万亩草场4个。
==经济概况==
 
代县县委、县政府从县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特色代县、活力代县、文明代县、和谐代县的目标,大力发展矿冶工业、特色农业和雁门文化旅游业,保持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0.25亿元,同比增长16.1%;财政总收入9.98亿元,同比增长64.78%;一般预算收入3.079亿元,同比增长63.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亿元,同比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07元,同比增长17.52%;农民人均纯收入3055元,同比增长29.37%。
==文化教育==
 
===代县中学===
 
创建于1903年,是山西省创办最早的中学之一。现为12规制学校。先后培养毕业生三万余人。
===代县二中===
 
创办于1982年,处于代县郊区,离县城一公里,前身是代县第二完小,1990年前是一个初中,90年后开始招收高中生,在郎巨林的带领下成绩超过了代县中学。后来刘哲出任校长,学校进入了高速的发展,成为忻州“四强”,市重点中学,与忻州一中,原平范亭中学等并列,多次荣获县市表扬。省市领导多次视察二中,对二中给予很高评价。
 
2007杜玉林在代县县长,书记等领导陪同下视察了二中,并在二中食堂用餐,对二中的办学质量,卫生,管理,多年来的经验给予肯定。二中素以管理严格在周围地区闻名,学校专门请了专职楼管管理每个楼面的学生,改变了以往楼管只管卖东西,锁门,楼管配合政教处的老师查夜,清点学生。政教处的老师24小时昼夜巡查校内外安全,由校级领导牵头成立了各种小组,管理铁,纪律铁,遵守铁。
 
二中的教学质是出类拔萃的,学校拥有学生3000余名,本科学历的教师20多名。教师素质很高,90%的教师发表过论文。学校还不时请一些知名教授来学校作报告,搞学术交流,使师生受益匪浅。周围县市的学生慕名前来,如宁武,神池,繁峙的不少学生。二中的的配置也是不错的,学校有两套教学楼,三座宿舍楼,教学楼两套,办公楼两套,实验楼一座。每个教室都有投影仪,每个办公室都有连网电脑,教师可以网上备课,查阅资料。
==交通运输==
 代县交通便利。京原铁路横贯县境东西,过境里程32公里,境内设阳明堡、县城、段村、正下社四个车站。京原公路,即108国道,大同公路,即208国道,穿越县境,并于阳明堡处交汇。特别是大运高速公路的贯通,大运高速路横穿雁门关天险,大大缩短了代县与本省乃至全国各主要城市之间的距离。全县11个乡镇全部通油路,212个行政村及各重要旅游景点公路全部硬化。因特网、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等现代信息高速公路已全部建成[17]。
==风景名胜==
代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现代民民间绘画画乡。境内名胜古迹达217处,其中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包括古文化遗址8处,古墓葬10处,古建筑22处,其它5处。总体格局为“一心三线”,即以代州名城景区为中心,北向串联雁门关景区延伸至 [[ 大同 ]] 云岗旅游景区,南向串联 [[ 赵杲观森林公园 ]] 等景点延伸至 [[ 五台山 ]] 旅游风景区,东向串联杨忠武祠、七郎墓等景点延伸至五台山旅游景区。较为闻名的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州古城;长城第一楼——边靖楼(楼悬“声闻四达”巨匾为亚洲第一匾)。 
===雁门关景区===
中国长城文化瑰宝——长城第一古关——雁门关,包括两关、四口、十八隘、十二联城、三十九遗址等中国古代规模宏大的边关军事联防工程。
中国长城文化瑰宝——[[长城]]第一古关——[[雁门关]],包括两关、四口、十八隘、十二联城、三十九遗址等中国古代规模宏大的边关军事联防工程。 世界文化遗产 [[ 万里长城 ]] 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最为悠久、战争最为频繁的古代关隘,被长城专家誉为“中华第一关” 300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作为中原北塞门户,雁门关一直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它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民族融合等方面,均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穆天子西巡、胡服骑射、白登之围、马邑之谋、昭君出塞、孝文帝南迁、炀帝北巡、靖康之变、慈禧南逃等等这些影响过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和周穆王、赵襄子、赵武灵王、刘邦、汉武帝、隋炀帝、李渊、李世民、宋徽宗、宋钦宗、朱厚照、慈禧、光绪;卫青、李广、李靖、薛仁贵、李白、郭子仪、李克用、杨家将、徐达;王昭君等等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为雁门关留下了最为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最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300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作为中原北塞门户,雁门关一直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它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民族融合等方面,均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穆天子西巡]]、[[胡服骑射]]、[[白登之围]]、马邑之谋、[[昭君出塞]]、[[孝文帝]]南迁、[[炀帝北巡]]、[[靖康之变]]、[[慈禧]]南逃等等这些影响过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和[[周穆王]]、[[赵襄子]]、[[赵武灵王]]、[[刘邦]]、[[汉武帝]]、[[隋炀帝]]、[[李渊]]、[[李世民]]、[[宋徽宗]]、[[宋钦宗]]、[[朱厚照]]、慈禧、[[光绪]];[[卫青]]、[[李广]]、[[李靖]]、[[薛仁贵]]、[[李白]]、[[郭子仪]]、[[李克用]]、[[杨家将]]、[[徐达]];[[王昭君]]等等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为雁门关留下了最为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最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雁门关景区还有着丰富的历史遗存,如:战国赵长城、明长城(雁门关明长城是山西省境内保存最完整的明长城)、围城、关城、瓮城、隘城、古关道、城堡、兵寨、烽火台、校场、兵盘、关署等等,这些不同等级、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复杂、壮观的中国古代边塞军事防御体系,在长城各关隘中其特色无与伦比,其品位绝无仅有。雁门关风景名胜区2010年被评为 [[ 国家AAAA级旅游景 ]] 区和全省十佳旅游风景区。
进入雁门关景区有三条道路:
 
第一条是由大运高速新广武出口下高速,东折至208国道南行8公里由关北进入景区;
 
第二条是由大运高速代县出口下高速,在高速公路连接线与208国道(108国道)交汇处,经208国道,绕盘山公路北上35公里,由关北进入景区;
 
第三条是从县城出发,经雁门关旅游公路,往北抵达关下,即景区南入口,再徒步经2公里古关道进入景区。
北宋爱国名将杨业祠堂——杨忠武祠及北宋爱国名将 [[ 杨延兴 ]] 之墓葬—— [[ 杨七郎 ]] 墓;
国家级森林公园——赵杲观森林公园,包括三晋第一观——赵杲观及附属景点和 [[ 天台山 ]] 自然景观;
净土祖庭东晋佛学大师释慧远说法之第一道场—— [[ 白仁岩禅寺 ]]
山西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文庙——代州文庙;
===中国19座舍利塔之一——阿育王塔===
相传古印度阿育王(公元前268-前232年在位)发动过一次大规模战争,使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相传古[[印度]][[阿育王]](公元前268年~前232年在位)发动过一次大规模战争,使生灵涂炭,血流成河。 事后感到战争杀戮太重,受沙门感化,皈依佛教,发愿在大千世界建84000座舍利塔(一名阿育王塔)。“舍利”是梵语,意为“身骨”,相传 [[ 释迦牟尼 ]]圆寂 火化 ,骨灰成为各色晶莹的珠子,佛家称为“ [[ 舍利子 ]] ”。
信佛之人将此奉为灵物,当时有八国国王分取释迦牟尼舍利子建塔供奉。其后,凡供佛之处都建塔,于是塔的数量逐渐增多。据清初傅山先生《 [[ 重修惠明寺舍利塔碑记 ]] 》载,惠明寺舍利塔(阿育王塔)系中国19大舍利塔之一,与 [[ 北京 ]][[ 北海 ]] 琼华岛白塔,阜成门内妙应白塔、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代县果园寺阿育王塔等在建造结构大体相同。
另据现代作家 [[ 王进 ]] 所著《 [[ 三晋之旅随笔 ]] 》一书介绍,惠明寺舍利塔与西安法华寺塔齐名,与代县阿育王塔、洪洞广胜寺塔、永济莺莺塔、榆社县塔并称“山西佛祖真身五塔”。
中国名刹——凤凰观;
中国民居文化瑰宝——代州民居;
中国北方园林文化瑰宝——代州古花园遗址,包括明侍郎 [[ 吴嘉会 ]] 所筑南园遗址、代州冯氏家庭所建知园、东园、西园遗址、明兵部尚书 [[ 孙传庭 ]] 别墅映碧园遗址、明通政使张崇礼所建考盘园遗址、周玳建元宝池花园遗址。
革命纪念地有: [[ 周恩来 ]] [[ 阎锡山 ]] 谈判旧址太和岭口窑洞;雁门关伏战战场遗址;夜袭阳明堡飞机场遗址; [[ 毛主席 ]] 路居代县纪念馆;烈士陵园等。
==著名人物==
 
===昙鸾===
 
代县人,南北朝北魏高僧,净土宗的奠基人,被魏孝静帝为“神鸾”,梁武帝为“肉身菩萨”。
14岁出家于五台山,终年诵读经书,因研究注解《 [[ 大乘经 ]] 》积劳成疾,便停笔周游名山,拜访名师。南抵梁,受 [[ 梁武帝 ]] 盛情款待,结识名士陶弘景;后至魏,入 [[ 洛阳 ]] ,逢印度大法师菩提流支,受教《观经》,法道大进,从此广行教化,注释经义,行医治病。魏王对他十分敬重,尊为神鸾大师,并敕令住并州大寺,晚年住玄中寺(今山西省交城县境内)。因常去介山之阴聚徒讲经,此地后称鸾公岩。著有《往生论注释》2卷、《略论安乐净土义》1卷、《 [[ 疗百病杂丸方 ]] 》3卷等。昙鸾发展了净土宗,在佛教史上居重要地位。
===周续之===
 (376 ~423 ),南朝隐士。字道祀。祖籍代县。匈奴、鲜卑、羯、氐、羌进入中原时,晋室南迁, [[ 周续之 ]] 先人南渡长江,定居豫章建昌县(今江西省建昌县)。12岁时,在豫章太守范宁门下受教,苦学数年,通五经,名冠同门。后到庐山,拜佛教净土宗创始人慧远为师,与当时的刘遗民、陶渊明皆隐居不仕,被称为“当阳三隐”。 [[ 刘毅 ]] [[ 刘裕 ]] 数次以高官厚禄请他下山,皆不受职。刘裕称帝(南朝宋武帝)后,敬重其才,在东郭外设馆招徒,请其讲学,并数次亲临学馆问礼。后患风痹,移居钟山。著有《丧服注》1卷、《毛诗周氏注》1卷、《嵇康高士传注》、《公羊传注》等。
===杨义臣===
 
(?-617),隋末将领。隋末代(今山西省代县,位繁峙县西南)人。本姓尉迟,后赐姓杨,为隋末将领。袭父爵,拜陕州。
===马三宝===
 
生卒年待考,代州人,唐初名将,柴绍家童,帮平阳公主收服数支义军,后为左骁卫大将军,新兴县公,被称为唐朝的卫青。
===性敏慧===
 少年时被柴绍收为家童。柴绍娶李渊女儿为妻。隋大业十四年(618 ), [[ 李渊 ]] 起兵太原反隋,柴绍随之,马三宝护柴绍之妻避乱。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四起,马三宝收抚群雄,兵至数万,自为总管。后随秦王 [[ 李世民 ]] 入长安,击败割据势力刘拔真,又与柴绍击吐谷浑于岷山(今甘肃境内),斩其首领,俘虏数千,以功封新兴县男。贞观初,授左骁卫大将军,进爵为公。卒谥“忠”,葬代州南校场横冲桥。
===安元信===
 字子言,唐五代时期代北(今 [[ 山西 ]] 代县)人,生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卒于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 安元信出生将门,自幼习骑射,事唐末强藩 [[ 李克用 ]] ,曾跟从李克用镇压黄巢起义。
===田琦===
 唐,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德平之孙。官汝南太守。工书,篆楷八分,无不精诣。尝书唐魏文候庙碑,善画人物,有洪崖子橘术图。兼善装背。有孙栖梧尤妙其事。 [[ 历代名画记 ]] 》、《 [[ 唐书艺文志 ]] 》、《 [[ 图绘宝鉴 ]] 》、《 [[ 墨池编 ]] 》、《 [[ 述书赋注 ]] 》。
===史建瑭===
 生于唐乾符二年(875年),卒于梁龙德元年(921年),字国宝,雁门郡(今山西代县一带)沙陀人,五代时后唐将领,其父为白袍将史敬思。 [[ 史建瑭 ]] 少以父荫,在军中任职,在李克用的关照下和征战中逐渐崭露头角得到器重。由于史建瑭每战必身先士卒,很快便成为一员屡立战功、智勇双全的名将。世人称之为“史先锋”。
===李承嗣===
 
生于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卒于后梁末帝贞明六年(920年),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唐末五代时河东镇的著名骁将。
===李克用及十三太保===
 
沙陀族人,世代为唐朝戍边,出生于神武川新城(今应县一代),本姓朱邪,因其父有战功,赐姓李。黄巢起义时李克用在代州组织“鸦儿军”勤王,立得首功,先后被封为河东节度使,陇西郡王,晋王,逐渐成为唐末乱世的一个霸主。
因他于代州起兵,死后被葬于代州,墓在代县七里铺村。后其子存勖灭梁称帝,史称后唐,奉李克用为太祖武皇帝。
十三太保是旧小说演义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最初指的就是 [[ 李存孝 ]] 的十三个养子(李存勖是生子)。其中十三太保李存孝,代州人, 原名安敬思,民间传说、戏曲关于他的非常多,演义中是能和 [[ 李元霸 ]] 匹敌的人物,有诸如存孝打虎,日夺八寨,夜抢三关,十八骑夺取长安等传说, [[ 关汉卿 ]] 也写过《 [[ 哭存孝 ]] 》。
这个是代县唯一的帝王之家。
===郭崇韬===
 代州人,五代后唐大将,曾为李氏父子立下汗马功劳,被庄宗 [[ 李存勖 ]] 任为兵部尚书,枢密使,后因其清廉耿直得罪阉宦被庄宗冤杀。
===张敬达===
 代州人,五代后唐将领,唐末帝时 [[ 石敬瑭 ]] [[ 太原 ]] 反唐,末帝任命张敬达为太原四面都招讨使围攻太原,石敬瑭勾结契丹,张敬达兵败被杀。
===史俨===
 
生年不详,卒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五代代州(今山西代县)人。先后事晋王李克用、吴王杨行密两主。
===康延孝===
 (?-926 ),山西 [[ 代县 ]] 人,五代时后唐大将,被赐名为 [[ 李绍琛 ]] ,在灭前蜀之战中立有功。
===史匡懿===
 生于唐景福二年(893年),卒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字继美,五代代郡(今山西代县)人。本名 [[ 史匡懿 ]] ,因犯宋太祖 [[ 赵匡胤 ]] 讳,宋人 [[ 薛居正 ]] 修史时,改为史懿,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
===史匡翰===
 生于唐天复二年(902年),卒于后周天福六年(941年),字元辅,五代雁门(今山西代县)人,事后唐、后晋两朝,五代名将。 史匡翰出自将门,其父史建瑭,是后唐的猛将,其兄 [[ 史匡懿 ]] ,也是五代名将。
===萨都剌===
(1272~1355)元代诗人。字天锡,号直斋。代县人。本答失蛮氏人,因其祖父、父亲以世勋镇守云代,遂定居雁门。自幼刻苦学习汉族文化,工诗能画,擅长书法,年轻时已负盛名,但因元初废除科举,无法步入仕途。后家道中衰,处于“家无田、囊无储”的窘境,不得不为生计奔波。大德六年(1302)奔走吴楚等地经商,因不谙此道,生意折本。
大德十年(1306)弃商归家,遍结诗友,创作技巧日益提高。皇庆二年(1313)恢复科举,泰定四年(1327)中三甲进士及第。先后任京口(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江南行御史台考掾、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照史、闽海福建省道肃政廉访司知事、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江浙行省郎中、江南行省御史台侍御史、淮西江北道廉访使经历等职。任职其间,秉公执法,勤政爱民,廉声能绩,父老称道。
(1272年~1355年)元代诗人。字天锡,号直斋。代县人。本答失蛮氏人,因其祖父、父亲以世勋镇守云代,遂定居雁门。自幼刻苦学习汉族文化,工诗能画,擅长书法,年轻时已负盛名,但因元初废除科举,无法步入仕途。后家道中衰,处于“家无田、囊无储”的窘境,不得不为生计奔波。大德六年(1302年)奔走吴楚等地经商,因不谙此道,生意折本。 大德十年(1306年)弃商归家,遍结诗友,创作技巧日益提高。皇庆二年(1313年)恢复科举,泰定四年(1327)中三甲进士及第。先后任京口(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江南行御史台考掾、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照史、闽海福建省道肃政廉访司知事、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江浙行省郎中、江南行省御史台侍御史、淮西江北道廉访使经历等职。任职其间,秉公执法,勤政爱民,廉声能绩,父老称道。 一生作诗甚多,“诗才清丽,名冠一时”,雄踞元代诗坛。他对祖国的锦绣河山寄予无限深情,创作出了许多抒写江南美景、水上风光的写景诗,诗中有画,寓情于景。他勇于写出民间疾苦,揭露社会黑暗,《 [[ 鬻女谣 ]] 》、《 [[ 大同驿 ]] 》、《 [[ 早发黄河即事 ]] 》等许多诗篇,皆以所见所闻的大量事实,反映黎民疾苦,以辛辣的笔调嘲讽各级官吏及公侯,寄以忧国忧民的情感。萨都剌生前把多年的诗作自辑为《 [[ 雁门集 ]] 》,礼部尚书于文传作序,以多种刻本传世,其族孙萨龙光的嘉庆年间刻本较为详备,收诗798首。
===杨继美===
713,82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