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伊奥尼亚起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伊奥尼亚起义

图片来自xuite

伊奥尼亚起义古希腊时期前499年-前493年在伊奥尼亚多里斯赛普勒斯卡里亚爱奥利亚发生的一场起义,为小亚细亚地区居民在米利都僭主阿里斯塔格拉斯鼓动反抗波斯统治的抵抗运动。

这个不成功起义的文字描述,主要来自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记述诗《历史》第五卷。起义的落幕过程放在第六卷。[1]

介绍

这期间前后发生过:

起义攻势的“展开阶段”包括三次主战役:由于赛普勒斯战役的失败,起义初期往南、北扩展的局势被遏制住了。

  • 伊奥尼亚攻防战(Ionian offensive)498 B.C. (卷五99-102)
  • 占领赫勒斯滂(Hellespont)、拜占庭(Byzantium)和卡里亚(Caria)497 B.C. (卷五103)
  • 赛普勒斯远征(Expedition against Cyprus)498-497 B.C. (卷五104-115)

伊奥尼亚起义者和波斯人相持的阶段包括三次主战役:

  • 达乌里塞斯的南北征讨(Daurises campaign)497-496 B.C. (卷五117-121)
  • 叙玛依埃司的征伐(Hymaee's campaign)497 B.C.(卷五122)
  • 欧塔涅斯的攻略Otanes's campaign)497 B.C.(卷五123)

波斯人平息起义的最后阶段战役:

  • 围攻米利都(Seige of Miletus) 494-493 B.C.(卷六1-27)
  • 希斯提亚埃乌斯的反击(Histiaeus's campaign)493 B.C. (卷六28-30)

起义初期得到雅典与埃雷特里军队前来助战,战火焚毁波斯帝国派驻小亚细亚总督驻节地萨第斯,波斯帝国镇压住这次起义反抗运动后,战火并未就此熄灭。波斯帝国大流士一世誓言要向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报萨第斯被焚的一箭之仇,以及先发制人征服希腊,确保波斯帝国日后不受叛乱的威胁,同时加大对内陆希腊人的影响,战争就由此次起义,持续、扩大为波斯大军征讨希腊城邦的希波战争

背景

谈伊奥尼亚起义要先了解米利都的僭主阿里司塔哥拉斯在西元前499年发起的纳克索斯岛远征 (Expedition against Naxos)。由于远征失利,才使得阿里司塔哥拉斯兴起了策动伊奥尼亚地区起来反抗波斯的念头,以求自保。

奈克索斯岛远征 499 B.C.

西元前547年,波斯的居鲁士大帝征服了伊奥尼亚地区,但此后伊奥尼亚的希腊语城邦一直在寻求独立。波斯人为了便于统治,遂给这些城邦委任了僭主。

奈克索斯岛基克拉泽斯群岛中富裕的小岛,希腊神话英雄提修斯(Theseus)遗弃克里特岛米诺斯(Minos)国王女儿阿里阿德涅(Ariadne)的地方;并没有被波斯帝国征服。奈克索斯岛曾经驱逐某些富豪,这些人逃到米利都但很想回乡,他们求助于米利都的僭主阿里司塔哥拉斯,他是以前僭主希斯里亚埃乌斯的女婿。因为停留于波斯宫廷之中,米利都交由阿里司塔哥拉负责管理。

西元前499年,阿里司塔哥拉斯同意援助流亡者,他向波斯西亚总督阿塔佛涅斯请求支援,阿塔佛涅斯取得大流士同意,给阿里司塔哥拉斯一支由波斯将领麦加巴特斯;麦加巴特斯是大流士皇帝与阿塔佛涅斯总督的表兄弟;率领的200艘船舰的舰队。阿里司塔哥拉斯与流亡者随著麦加巴特斯出航,为了避免对奈克索斯人发生警讯,舰队朝相反的北方驶去,向著达达尼尔海峡方向去,中途停驻在希俄斯岛等待有利的风向转向南下往奈克索斯岛去。因为巡查船只时发现一位船长离开时没有在船上设置哨兵守卫,麦加巴特斯非常生气要处罚他,打算帮这些富有、具政治影响力的奈克索斯人夺回奈克索斯岛的阿里司塔哥拉斯,他发现这船长是他这些贵客的好友叫Scylax. 恳求波斯指挥官无论如何要释放Scylax. 当波斯指挥官拒绝他的恳求时,阿里司塔哥拉斯自己替船长松绑,麦加巴特斯对著他咆哮,阿里司塔哥拉斯反驳说:"但你,为什么要做这些呢?阿塔佛涅斯不是要你服从我的指挥来航行吗?你为何要管东管西的呢?"。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述,麦加巴特斯在愤怒下打发使者去见奈克索斯人警告他们波斯部队要登陆。

希罗多德认为,因为他们两人在航行中发生过争执,麦加巴特斯拿没设哨所的理由在波斯法庭羞辱阿里司塔哥拉斯。现代史学家,对波斯指挥官会破坏自己的入侵行动抱持怀疑的态度,然而,已不可能知道究竟奈克索斯人是如何意识到入侵。但无庸至疑的是他们确实已意识到了,并开始著手备战。照希罗多德说法,奈克索斯人是完全不知有远征军,但是当消息传到后,他们立即备齐一切东西,屯积充足食物并加固城墙以度过围城战。当伊奥尼亚人与波斯人抵达奈克索斯时,他们面对的是个设防良好与补给充裕的城市。希罗多德没有明确地说,但大概是奈克索斯岛同名称的首府纳克索斯。他提出一些军事行动细节并被允许,但是攻城的最初行动对被击退。伊奥尼亚跟波斯人开始扎营安寨把城市团团围住,然而,四个月过去了,波斯人用光了钱,阿里司塔哥拉斯也花的差不多了,军心涣散,远征军打退堂鼓准备返回小亚细亚。离去前,他们帮这批奈克索斯流亡贵族在岛上盖了一座堡垒。

策划起义

阿里司塔哥拉斯试图出海远征奈克索斯岛失败,阿里司塔哥拉斯发现自己陷入严重困境 ;阿里司塔哥拉斯发现自己非常脆弱,肯定会失去他的副憯主职位,甚至可能丧命。因此,他准备起义。西元前499年秋,阿里司塔哥拉斯与他在米利都的派系成员举行会议。他认为在他的看法是米利都人应该起义反抗,得到所有人的赞同进行陆战起义,除了历史学家赫卡之外,他建议增强海军。

另外,他也得到希斯里亚埃乌斯的鼓励,希斯里亚埃乌斯听说了在奈克索斯岛的失利和其他种种,看到有个机会,他将会被允许返回到米利都,就给阿里司塔哥拉斯送去了一个秘密信息,敦促阿里司塔哥拉斯起来反抗大流士。阿里司塔哥拉斯利用此时西亚希腊人口增多以及与波斯人成为贸易竞争对手后人们抱怨获利减少,他因此公开放弃了他的憯主职位,并宣布米利都是一个民主社会,来公开反抗大流士。希罗多德认为,无可置疑这放弃权力只是他的托辞。而是用来激励米利都人踊跃加入叛乱行列。

应该派往奈克丝岛的军队仍旧聚集在卡里亚的麦阿斯(Myus)以及包括从小亚细亚,即,爱奥利亚(Aeolia)和Doris(桃莉丝)来的特遣队,不但如此还有从米蒂利尼(Mytilene)、米拉萨(Mylasa)、Termera 和 Cyme 来的人。阿里司塔哥拉斯派人去捉拿所有的希腊憯主递交给军队再将他们交给他们各自的城市,让各地都建立了民主政体,希望能获得各位民众的支援。一些憯主被他们的城市处决,但大多数只是被放逐,阿里司塔哥拉斯还想煽动所有的军队加入他的反叛,和占有那些波斯人提供的战舰。在他鼓动下整个小亚细亚的希腊语地区起来反抗波斯的统治,由此拉开了伊奥尼亚起义的序幕。

起义攻势战争过程

伊奥尼亚攻防战498 B.C.

随著叛乱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亚细亚小国被卷入到这场纷争中。这并没有很顺利,很快他们就被迫向希腊大陆寻求帮助。阿里斯塔格拉斯前往希腊,希望争取到对伊奥尼亚地区的援助。阿里司塔哥拉斯来到斯巴达,他想鼓动斯巴达人出兵。他给克里奥美尼介绍小亚细亚地理和物产情况。但是克里奥美尼最后问他:要打到波斯首都苏萨城(Susa),需要走多远的路程。阿里司塔哥拉斯说要走三个月。于是克里奥美尼回答说:斯巴达人不可能进行这么长距离的远征。阿里司塔哥拉斯只好离开斯巴达转往雅典,接下来前往雅典,在那里他大声呼吁殖民者的对他们的殖民地米利都的责任。并诱之以利,允诺"一切好处都存在他的脑袋里,就等最后他成功了"。 雅典和埃雷特里回应爱奥尼亚的希腊人请求派遣军队帮助其反抗波斯。

撒狄之役 498 B.C. 春

西元前498年春,从阿提卡雅典城出发的二十艘三列浆座战船, 带领五艘来自优卑亚岛埃雷特里亚战船,一齐航向爱奥尼亚。雅典和埃雷特里典的船只将雅典军队送到爱奥尼亚的海岸城市以弗所。在那里他们加入爱奥尼亚部队一起往萨第斯推进。萨第斯是位于小亚细亚西莉蒂亚古王国的首都,波斯第一帝国总督的驻节地。

阿里斯塔格拉斯任命他的兄弟Charopinus 和 Milesian、Hermophantus为将领。希腊军队于西元前498年在以弗所人引导下穿过山区来到撒狄。驻撒狄的波斯总督阿塔佛涅斯撤退到城堡中并坚守。

阿里司塔哥拉斯可能是做如此打算,如果攻下撒狄,当地的吕底亚人将会对伊奥尼亚)的实力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参加叛乱,以前他们有点倾斜向波斯征服者就像希腊人那样。然而,任何种种合理的希望因为伊奥尼亚人的缺乏纪律而破灭,最后证实这是起义行动的致命伤。他们开始掠夺,一名士兵放火烧房子。这开始了一场大火,毁了整个城市,其中包括吕底亚人的希柏利女神(Cybele)圣所。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暗示焚城是个意外事件。圣所被希腊人焚毁,吕底亚人现在聚集一起,加入波斯人;加上波斯大军赶来救援,伊奥尼亚人不得不撤退。这是,他们唯一一次共同远征,结束在灾难中。

以弗所战役 498 B.C.

然而,他们回到伊奥尼亚,波斯军队紧随著,在以弗所郊外他们被波斯骑兵部队赶上,波斯军队毫不迟疑的发动猛烈的攻击,这就是以弗所战役(Battle of Ephesus)。战役中,埃雷特里亚指挥官被杀,伊奥尼亚人四分五散逃避到各个城市。侥幸逃生的伊奥尼亚人,按理说应该重新集结起来,防备波斯人的下一次进攻。但是他们没有。这些人干脆各自回家了。好像回到家,关起门来睡一觉,一切就都会好起来似的。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难过地评论道:“他们当时便是这样进行战斗的。”

雅典人他们目睹了伊奥尼亚军队的行径,并且想到需提防波斯人对阿提卡海岸的袭击威胁,就和埃雷特里亚人一起回家去了,没有再回来。

占领赫勒斯滂、拜占庭和卡里亚 497 B.C.

雅典人撤出他们对伊奥尼亚人的支持但起义持续进行。他们独立进行的第二场战役显示出经济因素是伊奥尼亚起义的最直接原因。西元前497年,起义者派人往北来到古称"赫勒斯滂"连接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的达达尼尔海峡,及"普洛庞提斯海"(Sea of Propontis)是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唯一通道,属黑海海峡的马摩拉海,占领了拜占庭及附近的城市,这是他们夺回经济命脉的最关键的一步,向南发动起整个卡里亚地区加入了起义。

他们夺回控制经济命脉这两个控制黑海到地中海贸易通道最重要的城市,赫勒斯滂和拜占庭。而向南发动卡里亚起义,更是准备把起义继续向南扩展,扩展到赛普勒斯的必要前奏。如果能让赛普勒斯也举起反旗,那么就有可能一直向南,发动埃及人起来反抗。而埃及是整个波斯帝国20个“税区”中排名第二,第一的是印度(三94),埃及和巴比伦哪边交税到底多少希罗多德没有明确说明(三91、三92)。如果埃及也参加了起义,那么波斯帝国的根基就会动摇。

在卡里亚加入起义之后,赛普勒斯也在西元前496年加入。波斯人自然也看出了起义者想向南煽动埃及的计画,于是他们必须把赛普勒斯镇压下去,必须阻止起义向南蔓延的驱势,于是就爆发了伊奥尼亚起义的第三次战役——赛普勒斯远征(Expedition against Cyprus)。

赛普勒斯远征 B.C. 498-497

西元498年,赛普勒斯的萨拉米斯国王Gorgus在位时曾拒绝加入伊奥尼亚起义反抗波斯,但市民,由他的弟弟Onesilus率领,拿起武器要为自由而奋斗。于是在Onesilus率领下驱逐了Gorgus登上王位,采行扩张主义,整个赛普勒斯,包括帕福斯(Pafos)和其他11个城邦王国,一起参加希腊伊奥尼亚地区的起义,反抗波斯帝国统治。正如预期,波斯人入侵该岛,西元前498年,波斯陆军在赛普勒斯岛北端登陆,主要由腓尼基人组成的波斯海军也正在逼近。起义军的海军闻讯前来增援赛普勒斯人。双方在赛普勒斯的撒拉米斯城附近撒拉米斯平原展开激战。起义军的海军击败了腓尼基人,但是主要由撒拉米斯人和索伊人组成的陆军却被波斯陆军击败。撒拉米斯的国王欧涅西洛(Onesilus)和索伊的国王阿里斯托库普洛(Aristocyprus)都战死了。

来增援的起义军海军只有撤退。波斯人为这一胜利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们的陆军主帅阿尔提比欧(Artybius)战死了。波斯人此战之后又用了5个月的时间,西元前497年春天,波斯攻占南端的Soloi(Soli),重新占领了赛普勒斯,结束赛普勒斯人一年的自由生活,又回到奴隶制度下。Onesilos 的哥哥,Gorgus Chersides,在投降波斯的赛普勒斯人的证言下,重新成为萨拉米斯国王。波斯改变策略让其后的赛普勒斯王国保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发行自己的钱币。

这一场血战之后,起义的展开阶段宣告结束。起义者虽然夺回了对赫勒斯滂、拜占庭的控制权,恢复了自己经济上的自由,但把起义向南推进到埃及已不可能。双方就此进入相持阶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