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伍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伍寨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地处永善县南部,东与茂林镇相连,南与昭阳区苏甲乡相连交界,西与码口乡接壤,北与大兴镇比邻。区域面积172.5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16141人。

1988年,从茂林乡划出5个村新建伍寨彝族苗族乡。截至2020年6月,伍寨彝族苗族乡下辖1个社区和4个行政村。

2019年,伍寨彝族苗族乡有工业企业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1]

地理环境

乡内最高海拔3199.5米,地形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年平均气温5~10摄氏度,年日照时间数为1340小时,无霜期90~150天,年降雨量900~1500毫米.是永善县一个高寒、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乡。

自然资源

农业生产主要采取传统的耕作方式,境内主产玉米、马铃薯、荞子、燕麦等,有兰花、向日葵等经济作物。林地主要是人工长防林、退耕还林和天然林;有梨、核桃和板栗等零星的经济林果。乡内水资源丰富,水面面积5850亩,长海水库风景秀丽,山、水与天互连一体;洒渔河流经该乡,清溪潺潺。乡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汇集一体向北注入金沙江。境内自然风光独特,畜牧上主要是生猪、牛、羊、马和土鸡养殖等。该乡是县内海拔最高的高寒冷凉山区,这里有昭通最大的10万亩天然草场和有名的湿地资源景观,数百只世界濒危珍稀物种黑颈鹤春去冬来。中寨、长海、白云冬季冰雪世界是一片银色的莽原。乡内公路纵横交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辉映,构成了一幅和谐壮美的画卷,铁矿、铜矿等地下资源丰富。

人文地理

伍寨彝族人自称"诺苏",是永善境内两大彝族支系之一。尚存的文字有古彝文,在民间,继承和使用古彝文的大多为毕摩。伍寨彝族使用十月太阳历,将一年分为十个月,每月三十五天,剩下的十五天用来过年,本地称彝族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是每年的六月二十四日,届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屠牛宰羊杀猪,欢聚在篝火旁,围着圆圈,载歌载舞,喝大碗酒,吃大块肉,男女角力摔跤,尽情狂欢。民间有月琴、唢呐、二胡等文艺表演群众性自发组织。走进彝家寨子,古老的毕摩文化、菩萨林、烤乳猪、砣砣肉和火把节篝火狂欢等,无一不洋溢着浓郁的彝家风情。同时,苗族文化也多姿多彩。苗族的花山节(每年五月初五)、三道羊角酒、叩酒习俗、腊染手工艺等引人注目。这个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民居建筑、语言服饰、歌舞和生产生活习俗等都完整地展现了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走进苗寨,飞歌和芦笙在蓝天白云间飘响回荡,令人神往。

农村经济

全乡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14.6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32.26万元,占总收入的34.8%;畜牧业收入1179.39万元,占总收入的6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1810头,大牲畜牛1420 头,肉羊 10580 头);林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0.2%。农民人均纯收入94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全乡外出务工收入25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63人,在省内务工546人,到省外务工517人。

人口卫生

全乡辖伍寨村、新胜村、长海村、中寨村、白云村、5个村委会,31个自然村,9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224人(2017年),居住着汉、彝、苗等多个民族。 已建乡级卫生院1个,乡级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村级卫生室5个。乡、村卫生所的建立,为伍寨群众提供了方便、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小病在村卫生室,大病进乡卫生院。已基本形成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