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伏莽,读音fú mǎng ,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军队埋伏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中文名 伏莽 拼 音 fú mǎng 注 音 ㄈㄨˊ ㄇㄤˇ 出 处 《易·同人》.

伏莽
圖片來自百度

目录

目录

1 解释.2 出处.

解释

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1]

出处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唐·李德裕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清·黄宗羲《阎公神道碑铭》:“伏莽一发,必不可支。”孙中山《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

示例

【设计“扭转乾坤”的政治形象】 毛泽东即将赴重庆谈判前,周恩来就亲自起草了给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处长钱之光的电报,要求办事处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特别是保卫工作,而且要保密。除对毛泽东在重庆的警卫、住房、饮食、交通等都作了具体细致的安排外,周恩来还一直苦苦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设计好毛泽东到重庆的第一印象。此次毛泽东作为中共领袖来渝,代表了中共的政治形象,就是要打破多年来被国民党宣传机构肆意歪曲丑化的固有印象,展现政治家的风采。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周恩来决定把自己曾经戴过的考克帽推荐给毛泽东。考克帽因被拿破仑戴过,故又称拿破仑帽;而孙中山先生头戴考克帽的形象,就给国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值得一提的是,周恩来的这顶考克帽也是自己的副官、曾担任过重庆周公馆馆长的龙飞虎送给他的。

伏莽
 
圖片來自百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