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伤水(中国男诗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伤水
图片来自词海网

伤水:原名苏明泉,诗人,1965年8月生于浙江玉环岛,少年开始诗歌、散文、文学评论创作。曾用笔名阿黎、卡斯。出版有诗集《将水击伤》《洄》等。入选《中国先锋诗歌档案》《新世纪5年诗选》《中国新诗选》以及各种诗歌年度选本等。曾经从事过教育、外贸、工业、文化等多种职业,为职业经理人多年。

基本信息

中文名:伤水

出生日期:1965年8月

出生地:浙江玉环岛

原 名:苏明泉

人物简介

在台州师专(现台州学院)毕业生中,苏明泉可能是最不安分、也最执着的一位,也可能是“最富有个性传奇色彩”的一位。

他不承认“事业”和“成功”,但他离开校门后的23年,给我们展开了人生的壮阔波澜。他与平稳无缘,对生活的挑战、对命运的亮剑、在商海的弄潮、在诗歌艺术上的不断超越,这个被称为“能文能武”的学子,既显现了一个闯海者无羁的豪迈,又表露了一个学者儒雅的锋芒。他的风采就在于他人生的过程。

他的自我简历往往是这样写的:伤水,原名苏明泉。职业经理人。教过书,办过厂,建过校,编过报,任过某县对台贸易公司副总经理、县外经贸局局长、外贸公司总经理。1988年和1998年两次下海。在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8年,任付总经理、事业部总经理。现为浙江海德曼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业余爱好文字,写作现代诗集二小册《将水击伤》《洄》。台州作协理事,某学院客座教授。年届四十,多事无成,懒散随意,如水似云。

说他最不安分,是指他的职业生涯。经历比其丰富者肯定有许多,但两次下海的,肯定不多,在1988年即下海的更是罕见。

商人

1985年苏明泉台师中文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玉环县陈屿中学任教初中语文。对任何工作都是非常专注的他,无疑是个优秀的语文老师,87年开始教师职称评定,只教了两年书的他就被县教委任用为全县中学语文老师职称评定小组的七个成员之一。可他觉得他应该投身更能激越他的商场中去,他自学的外贸、工商管理等知识应该有个施展的舞台,就在1988年夏天,教了三年书的苏明泉毅然抛弃当时的“干部”身份,到刚成立的玉环县琉泰贸易公司去当一名临时工。那时还是计划经济年代,商业机会跟现今根本不能比,多少人就为一份安稳的职业而拼命追求,每月领粮票、领工资,安逸稳定。那年才23岁的苏明泉不是没有考虑过他对自己温饱的担心,在上一年他就进行了一个“试验”——不靠工资,能不能养活自己——这个生存底线的试验。他在校任课,不能兼职经商,就靠写作投稿,一年下来,他的稿费收入超过了工资。这个“试验”也使他的辞职决定得以说服他的双亲。

在琉泰贸易公司,苏明泉可能是公司成员中干过最多“工种”的职员:业务员、台胞物产经营部经理、进出口科科长、进出口三部经理、办公室主任、基建科科长、综合财务领导小组组长、公司副总经理。从他写的一篇回忆当时经历的《不止一个人的厦门》中的片段,很能说明他的“弄潮儿”个性:

“ 这家琉泰公司经营对台湾地区海洋渔业劳务输出和对台贸易。所谓对台贸易,只能在停泊大麦屿港的台湾渔船上交易渔货。目标客户就非常单一,既要台湾的,又要做水产的。那个年代没有网络,电话还没有国际直拨,连传真也稀罕,去海峡对岸真比登月球难。客源到哪?厦门已是特区,台湾商人来往频繁,我便再次造访。那种大海捞针式的客户寻找,也只有年少的我——火气未脱如刚出窑的青瓷——需要义无返顾地投入水或泥中埋浸。方法很是可笑,轮番在各个大酒店的茶座、大堂、咖啡吧里守株待兔。看着来来往往,内心慌慌张张。瞧模样象台湾来的,既上前搭讪;甚至在宾馆总台暗察台湾来客登记,记住房号,在大堂里挂内线电话过去咨询……如此往返厦门,一年多番,运气与工夫相伴,我终将冻昌鱼、梭子蟹、虾仁整船整船地运往台湾。这“陌生拜访”和寻找“目标客户”的亲身经历,被我在某大学教授营销学时经常作为案例。厦门的码头海湾,厦门的酒店宾馆,厦门当年的台资企业,甚至厦大的台湾研究所,全部留有我年轻的身影。后来我和朋友一起创办阀门厂,找厦门的进出口公司和外资企业外销,更多地穿梭厦门。 88年到92年,我对厦门市区的熟悉程度,不亚于自己书房的抽屉……”

这期间,他还承包过公司的进出口三部,并伙同高长泉先生在1992年创办了普青阀门厂。那时他就分析国内外市场,在当时没有办法取得自营进出口权的情况下,遍访口岸公司,通过沿海的进出口公司把产品出口海外。创办实体工厂的经历又使他从中领悟到许多创业和管理的经验,假如那工厂坚持到现在,肯定是个很上规模的工业企业,他经营两年后最终卖掉了那工厂,他在商旅札记《放弃的意义》中对此段经历描述后,说:“人生也没有假设。往前走,放弃的痛苦也就消失了。心思白费、心血白流,又有什么关系?生命不就是很正常地在很多“白费”“白流”中积极地耗走?不就是一次次面临重新选择才凸现出它的价值和意义?”

一次次面临重新选择。而这次是玉环县委县府选择了他,破格提拔他为当地的外经贸局局长,兼外贸公司经理。说破格提拔,因为当时苏明泉既不是国家干部身份,也不是共产党员,只是个国营外贸企业的出色的临时工。1995年初,三十岁不到的苏明泉成了当地政府最年轻的局长。他对领导说,他成也只干三年、不成也干三年。面对当时外贸公司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的现状,他带头跑业务做出口,并全面建设内部的激励制度,大力催讨历史陈帐,引资合作兴办项目,如榴岛中学。在全县外贸格局上,他提出保证水暖阀门出口增长,开拓汽摩配、家具出口,积极招商引进外资,提倡“嫁接型”外资企业。按现在他的讲法,那三年他是“苦不堪言”。这里只举他一个改变部门工作作风的例子:兴办三资企业,都需要整理一叠资料到外经贸局报批,取得外经贸部门“批准证书”后才能到工商局领执照和开设外汇帐户等;有些企业对外资审批工作效率有些怨言,他不动声色地观察后,上任第三个星期,就刻了一个他名字的签字章交给外资科科长,说:从今开始,凡有申办合资企业的,外资科只审查合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要求,一符合,即盖章同意,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手续,局长不再审核,盖我签字章即可;若有企业不会起草合资材料,外资科合理收费代为整理、起草;审批必须放松,对合资成立后的管理加强,年审不合格,再吊销批准证书。

1997年,当地县委推荐他进台州第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可1998年初,三年局长满,正当市委组织部门去考察他,准备另有任用时,他却坚决辞职,又一次选择了下海。

这次他是到一家民营企业浙江苏泊尔有限公司去开拓炊具的外销市场。当时,苏泊尔的年销售额3亿不到,还没有一口锅子外销。任过局长的苏明泉到苏泊尔公司只是担任外贸部经理,这经理开始只有2个兵。他首先选择了对日本国的出口,一个项目开发下来,使他有了大举进军美国市场的底子;然后借助参加美国芝加哥展览的机会,遍察北美市场,回来即在苏显泽总裁支持下,研发适合北美市场的产品。没有适销的产品,即开发产品;有了产品后,根据美国炊具市场特点,找美国炊具品牌商推销,利用性能价格比优势进入美国市场。3年下来,美国、日本、欧洲的出口业务就节节攀升,公司也给他更多的重担了。苏泊尔集团发展迅猛,除炊具,投资了医药、化工、旅游、家电、房产等。 2002年后,原来所有股东在一起打造经营的“锅”(炊具事业部)就基本交给苏明泉了。他经营管理玉环、武汉两个炊具生产基地的采购、生产、研发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3000来名员工,年销售15来个亿。浙江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上市。上市次年,在苏泊尔工作了八年的苏明泉,又离开了。笔者无法复述一个英雄般的人物的八年历程,在他博客里发现了他离开苏泊尔后写的一篇博文《泉总,我们永远爱你》,记录了他在苏泊尔的最后一天,我们就此一斑来揣测他的八年经理人业绩吧。现摘要贴此:

“去苏泊尔最后一天上班是2005年12月31日。早上我破例自己把车开到洗车行,我要干干净净地把座车交还公司。那天是周六,按惯例要召开事业部高管例会,作为炊具事业部总经理的我,这将是最后一次主持了。次年的规划早已研讨确定,年末最后一天的高管例会,议题是农历年前的工作安排。尽管我马上要离开苏泊尔公司,但苏泊尔人的风格就是——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擅自离岗。

“办公楼大厅一如往常地静穆。可正中央的电子屏幕上,出现的不是平常“苏泊尔欢迎您”字样,打出的是“泉总我们永远爱你”八个大字。令我愕然。

“泉总,指我。我姓苏,因苏泊尔老板姓苏,上市公司总裁姓苏,易弄混,我便改称呼,取姓名最后一字u2018泉u2019为u2018泉总u2019。这称呼沿用到现在就职的浙江海德曼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苏泊尔理性、规范、体系化。但打出了u2018泉总我们永远爱你u2019八个充满感情的大字,让我眼睛一下子湿润了起来。欢送晚宴几天前已经举行过了,想不到大家又如此表示心声。苏泊尔,一个目前在中国我所知道的最优秀的企业,有最优秀的团队,最优秀的战略,最优秀的行动方案和最优秀的执行效果。他们说u2018永远爱你u2019,是对我在苏泊尔八年努力的充分肯定。爱你,永远爱你,——是情人间的私语,u2018永远u2019要倾注全部的感情,风为你而吹,雨因你而碎,心随你而飞……

“我呆呆地坐在我的办公桌前。最后了。属于我个人的物什我上一天已打理完毕。我掏出我最后一天使用的那个手提电脑,却呆呆地不知道开机。

“我很不应该在最后一次炊具事业部高管例会上,我还针对武汉基地林总的工作发言,批评她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例会结束,王副总裁还马上召集部门经理,专门为我开送别会。王总还没念完那份东西,我就看见对面的姚生产总监眼眶红红。我忙打断那u2018盖棺定论u2019似的讲辞,说u2018不要弄成致悼词一样u2019,请大家轻松。

“更让我没意料到的是,大家竟给我颁发了连夜定制的u2018苏泊尔金牌员工u2019勋章。送别会结束,我挂着金牌,和大家一起在大楼门口拍照留念。时值下班,职员进进出出,大家竟相拉着我合影,足足拍了一个来小时。

“下午我应邀给两百来位企业老板做企业战略规划演讲。主持人介绍我时,当然还是“浙江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炊具事业部总经理”的头衔,他不知道这个下午后,我再也不是了。我当然不作纠正和说明。因为,就象在当天上午我在苏泊尔送别会上所说的:

“我永远是苏泊尔人。我在苏泊尔的八年,正是我30到40岁之间,生命中最华彩年段。我和大家一起建设了一个理想化的企业,我们一起把苏泊尔的净资产在这几年扩大了近十倍。我付出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我永远感激苏泊尔,我始终是苏泊尔人。”

文人

说苏明泉最执着,是指他在台师开始的文学创作。二十多年了,苏明泉至今没有放弃,尽管当中有过几年的停顿,但他始终没有中断阅读和关怀。八十年代,有个诗人叫“阿黎”,本世纪初,有个诗人叫“伤水”。阿黎和伤水,都是苏明泉。他老是回避那些著名的流行歌曲作词者的身份,在他看来,他的诗歌才是他纯粹艺术的成就。他独特的诗歌艺术,早是我们台州学院的骄傲。仅就2001年后他重新开始的业余写作,贴在一些诗歌网站或论坛的作品,就屡屡被各种诗歌刊物选用,并入选《中国先锋诗歌档案》《中国新诗选》《朦胧诗到第三代后诗选》《2003中国最佳诗歌》《2002-2003中国新诗年鉴》《2004年中国年度诗歌》《2004-2005中国诗歌年鉴》《新世纪5年诗选》《浙江先锋诗歌》《浙江诗典》等数十本诗选。抄用学者的一小部分评述,来认识他在诗艺上的贡献吧——

“伤水是一个被低估了的我国重要诗人,他的重要性我们到现在才渐渐认识到。这和他的个性有关。他好像一直不是一个喜欢扎堆的,直到网络时代才锋芒毕现。伤水在八十年代中就写出了他的许多好作品。现在来看,仍有重要意义。但当时,由于伤水没有在一个u2018必要的场u2019内,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文化效用。他八十年代的诗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迟到的降临。他是以惠特曼的风格写现代感情,一种在生生不息的大自然的开阔处,他安置自己的孤独与死亡。他早就把现代性问题与后现代的若干形式因素结合,用大海为总体意象,赋予大海以文化与哲学的含义,所以在气度上与盆地诗人就不太一样,它在文化诗(江河、杨练、欧阳江河及u2018汉诗u2019)与反文化诗(u2018非非u2019)之间。”(诗评家、诗人刘翔)

“历史将会作证:我所面对的诗歌文本肯定属于新世纪,属于刚刚伊始的21世纪。其所以敢于如此断言,因为伤水这些诗近作,确凿为中国现代诗增添了独特而新鲜的东西。这种异样的激水之声,只能属于新世纪的鱼。……伤水诗近作无疑属于中国先锋诗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为它们显示了自己独特的前所未见的比较成功的诗美探索。路易斯·辛普森《美国诗歌》说:u2018不管它是什么,它必须有/一个胃,能够消化/橡皮、煤、铀、月亮和诗。u2019这个理应达到的对于现代诗的要求,在我颇窄的视野中似乎十分罕见。现在伤水勇敢地尝试了,而且成绩斐然。他将生活中看似最无诗意的东西,尤其是冷冰冰干巴巴的经济活动中的一些事物、词语,给它们溶化幻化美化诗化了。……特别是经济领域话语系统中的词语,如此大量而自然地用入诗中,恕我浅陋,我在近百年的中国新诗史上,没有见过。这是一种新的诗美创造方式,创造了一种新的诗美意境。”(学者、诗人洪迪)

“伤水是个睿智的诗人。他对人、对物都有着精确的判断力。诗人具备激情,这很常见,但在诗意的表述中达到精确,在中国诗人中尤其欠缺。……伤水是这样一个直面当下的诗人。他的诗境冷峻,同时情感充实,工业社会的表征图象与固定用语被如此恰如其分地嵌入诗句,竟似钻石般晶亮。不是那种早已被咀嚼出乏味的乡村情结或宗教般空洞华丽的精神姿态。这样的写作,让我认识到一个更为真实的当代的诗人。”(评论家、诗人南野)

2008年,原载《台州市大学生创业创新事迹汇编》[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