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华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何华辉
出生 (1925-11-07) 1925年11月7日(98歲)
湖南省益阳县
逝世 1996年11月7日(1996-11-07)(71歲)
国籍 中国
职业 著名宪法学家、政治学家

何华辉,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何华辉先生,因患病医治无效,于1996年元月17日下午3时35分逝世,享年71岁。

生平

1946年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攻读法科专业。

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

1951年毕业时因学习成绩优异而被选派到中国人民大学法系国家法研究生班,专攻宪法学专业,系我国自主培养的最早的法科研究生之一。

195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国家法研究生班毕业。

1953年研究生班学业满之后,被分配到武汉大学(曾任武汉大学校长李达先生秘书)

1985年赴美国法学排名第一的耶鲁大学法学院访问讲学。

1996年元月17日下午3时35分逝世,享年71岁。

部分学术

1 何华辉; 宪法名词解释五则 [J];法学评论; 1982年05期

2 何华辉; 略论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的体会 [J];法学评论; 1982年06期

3 何华辉; 《宪法学》重点问题解答(上) [J];法学评论; 1984年03期

4 许崇德 ,何华辉; 三权分立与议行合一的比较研究 [J];法学评论; 1987年05期

5 何华辉; 简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J];法学评论; 1991年01期

6 何华辉 ,许崇德; 国体的新规定 政体的新发展--读宪法修改草案的一点体会 [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2年04期

7 许崇德 ,何华辉; 学习新中国三个宪法的几点体会 [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06期

8 何华辉,许崇德;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发展 [J];政治与法律; 1982年01期

9 何华辉; 社会主义民主旗帜的伟大胜利--纪念现行宪法颁行十周年 [J];政治与法律; 1992年06期

10 许崇德 ,何华辉; 我国新宪法同前三部宪法的比较研究 [J];中州学刊; 1983年01期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教授

广东中山人。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特种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门粉末冶金厂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磁性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学会委员,《功能材料》和《磁性材料及器件》杂志编委。曾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证章、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赴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作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是一位资深的磁学、磁功能材料与应用技 术研究的学者。

何华辉同志主要从事微波磁学、光磁学、吸波材料与抗电磁干扰、磁性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纳米材料的微结构与高频电磁特性的研究,他的主要学术成就包括:

微波磁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雷达及微波通讯系统中的微波铁氧体器件的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成功微波铁氧体环行器、隔离器、相移器、调制器、边导模器件等系列并应用在雷达、微波通讯、卫星通讯系统,获国家新产品奖和省科学大会奖。研究静磁波理论与技术,在国际上首次研究成功复合单晶薄膜材料(磁性膜-介质膜-磁性膜-介质膜);研究静磁波复合单晶薄膜铁磁共振及静磁波频散特性,提出层状介质中的磁激发理论,建立多层膜任意方向磁化静磁模频散方程,研制成功静磁波延迟线。

光磁学与应用技术:研制成功强磁光法拉第效应的掺铋石榴石外延单晶薄膜,建立磁性石榴石薄膜液相外延多元生长模型,完成石榴石外延薄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性能预测。研制成功"在线式薄膜磁光隔离器",获光华科技奖;研究"集成光学薄膜波导磁光隔离器"获国家专利;建立静磁波与光相互作用理论,研制频谱分析装置、达国际同期水平。

吸波材料与抗电磁干扰:研究多晶铁纤维吸收剂,对多晶铁纤维吸收剂的制备技术、电磁特性改性及应用技术、各向异性层状吸波材料设计理论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研究超细微粉吸收剂,研究零维、一维、二维复合吸收剂处于国内前列。

磁性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开展高性能软磁铁氧体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推进高性能软磁铁氧体生产技术的工业化大生产并培养高素质的高级科技人才,为我国从磁性材料大国向磁性材料强国转化做出一份贡献。

纳米材料的微结构与高频电磁特性:研究纳米磁性颗粒膜、纳米磁性多层膜的超高频与微波频率下的高磁导率及损耗机理,其中纳米膜的高磁导率成果为平面化高频软磁材料与器件开创新的途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