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何继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何继善(1934.9.1- )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等职。现为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终身成员。 何继善教授从事科教60余年,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仪器系统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以“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广域电磁法”和“拟合流场法”

他没读完高中,当过4年矿工,全靠自学考上大学;为了做实验,他变卖过自己的衣物,筹钱买电子元件;为了实地检测,他带着自制仪器,和学生们几乎攀遍了我国的崇山峻岭;勘探中,风餐露宿是常态,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如今年过八旬却从不停止脚步……8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创立的大深度高精度广域电磁勘探技术与装备斩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

矿工院士的创新奇迹

童年时期亲眼看见过日军飞机对家乡的轰炸,青少年时期因战争举家颠沛流离,热爱学习的何继善在历经坎坷中不断失学、复课再失学。高中都没读完的他,迫于生计当起了矿工,却仍不忘坚持自学。那时候,矿上没有电,只能点电石灯。电石中往往含有杂质,产生的乙炔气体不纯,臭气难闻。每次下矿之后,何继善就在这臭气难闻的环境中埋头苦读,常常被熏得眼泪直流。参加工作后,何继善便背着背包,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群山峻岭调查地质矿产资源。在贵州桑朗,地质队的一台“电子自动补偿仪”出了故障,无人能修,何继善利用自己业余时间研究双频激电的思路,凭着手上的一个万用表、一把螺丝刀,玩魔术般地把仪器给修好了。

直到1978年,湖南代表团得到了一张无人认领的奖状——“电阻率法消除异常干扰研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找了半天,才找到奖项主人就是何继善。出身矿工的何继善总是在思考,如何用先进的仪器探测地下资源?100年前,美国工程师哈里·康克琳曾提出电磁感应法并获得专利,但因电磁波向地下传播方程的求解极其复杂,国际上都不得不采用近似公式作定量解释。这种处理方法,使得勘测深度小、精度低,且抗干扰能力不强。没有任何科研经费支持,何继善一头扎进了浩瀚的数据计算中,这一算便是数十年。2005年,何继善终于正式提出精确求解地下电磁波方程的“广域电磁法”。这一成果世界领先,技术与装备能探测地表以下数公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