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余文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号文字余文仪(1705年-1782年),宝岗,浙江诸暨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生平简介

经历

乾隆二年(1737)进士。由咸安宫教习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 十九年,授福建福宁府知府。 二十三年,调漳州府。 二十五年,调台湾府。 二十八年,迁台湾道。 二十九年,擢按察使。

认凶自首者不但得命,并免追赃

三十年,疏言:‘命案,最重买凶、认凶。闽俗尚气好斗,贪利轻生,奸弊百出。请嗣后认凶之犯,有旋经自首审明确据者,买凶之犯照例加等治罪,自首之犯准免罪,所得银两比照告发之赃免追;则认凶自首者不但得命,并免追赃。用财买凶者空失赀财而知必首,先自无买凶之事:其弊将不禁可绝’。

出自圣恩。则推鞫得益致精详,而重罪出入不虞错误矣

三十一年,三十一年,疏言:‘例载:卑幼擅杀期功尊长、妻妾谋死本夫等案,承审官限一月内审解,府、司、督、抚各限十日审转具题。稍延例,即参处。此等重案,祸积隐微,衅非旦夕;一门内骨肉周亲互相掩护,尤难免串供巧避。倘承审官因限迫顾虑处分,稍有迁就,即不无枉纵。请嗣后承审官遇供证明确,仍照例办理。如果情节难明,或经上司驳饬致例限稍逾、并非无故迟延者,许督、抚于审题时据实声明;可否免议?出自圣恩。则推鞫得益致精详,而重罪出入不虞错误矣’。俱下部议行。 三十三年冬黄教之役起,督抚台湾,以报获事首未符,革职留任。 三十四年十月补刑部陕西司员外郎。

黄教遁入深山,见获逆党,审明正法;分别议拟

三十四年四月,台湾奸民黄教滋事;命往查办。文仪疏言:‘黄教遁入深山,见获逆党韩笔等三十八人,审明正法;黄理等三十一人,分别议拟’。又疏报续获李井等六人。谕曰:‘余文仪到台湾以后,惟安坐府城审拟案犯;而于剿捕事宜置之不问,亦未奏及一语。若以身系文职,剿贼之事与彼无涉者然;殊属非是!军旅之事,固不责之文员;但臬司大员非下僚末秩可比,地方有此等大案,岂可不一体仔肩,实心协缉!纵文员不能亲临行阵,独不当督策将弁上紧剿贼乎?臬司原有奏事之责;况余文仪系专派前往,岂以一禀督、抚以为毕乃事乎?余文仪妄分畛城,实系规避,不可不示以惩儆;著交部严加议处’。总督崔应阶奏:‘黄教等已就斩获,具系买线缉捕,官兵并无当场杀获之功。余文仪不能查出武职冒功,咎无可辞’。得旨:‘余文仪向为刑部司员,尚能办事,且系文职;著从宽以刑部员外郎用’。十月,补刑部陕西司员外郎。

赴保定鞫审,三河县书吏方国秀控银号何彪年侵用藩库银

三十五年二月,命署刑部侍郎。七月,三河县书吏方国秀控银号何彪年侵用藩库银,文仪偕迈拉逊赴保定鞫审。寻疏言:‘省城银铺与藩司书胥表里作奸,何彪年承领藩库,倾换银两,私行那用;事后虽经追还,而原办之前任知府夸喀、知县郭玉并不详报,藩司观音保置之不问。均请革职’。部议如所请。旋实授右侍郎。

三十六年五月改授福建巡抚。十二月,奏请将福州府古田县之水口、黄田二驿归县丞管理;从之。 四十一年擢刑部尚书,命紫禁城骑马。 四十二年六月,疏言:子延良系候补员外郎,恳令在刑部学习行走;允之。十月,以疾老乞休;谕赏给太子少傅衔。四十七年七月,卒。

为台湾知府时,设局续修《台湾府志》

文仪性方严,长于吏治,而博学能诗。为台湾知府时,设局续修《台湾府志》,成书二十六卷首一卷,凡二十六纲九十三目,约五十九万字,记事止于乾隆三十年。虽大多采自范咸旧志,唯因后出加详,衡考文献者亦多取资焉。[1]


余文仪的诗文全集

《海东纪胜》称其:“性方严,门绝私谒。”“长于吏治,博学能诗。”现存诗作俱见其主修之《续修台湾府志》,共二十四首,中有〈自题渡海图〉、〈台阳八景〉等作。

恭和御赐杨制府诗原韵有序

乾隆二十七年(1762),岁在壬午,我公总制闽浙四载。我皇上既定西陲,声教四讫。复念南国,再举时巡。圣母乘鸾,偕六龙而飞舞。上公先马,引八骏以腾骧。洒道清尘,风雨各供乃职。恬波静浪,江河并效厥灵。尔其越水腾辉,吴山献瑞。岩谷响应,如闻呼祝之声。花柳芳妍,亦解媚玆之义。于是帝鉴平康,宸衷悦豫。入疆有庆,车服增荣。赐秩殊恩,崇阶再晋。复眷老成,特挥天翰。永言耄耋,奚啻帝锡九龄。四韵褒嘉,不敷商霖二字。维时我公诚欢诚忭,载舞载歌。七秩四龄,较潞公而尚少。五言八句,奏白傅以无惭。喜起一廷,争传圣作明述。讴吟六合,岂止巷舞衢歌。仪本越人,备员闽海。遥瞻膏泽,感桑梓之蒙休。逖听徽音,庆明良之际会。恭申颂祝,再纪盛明。诘屈聱牙,难免续貂之陋。孩提学语,聊舒向日之诚。[2]

【其一】 翠华重幸日,瑞气霭龙牙。元老频承宠,宸章特赐嘉。

调和归静穆,暑雨绝咨嗟。共仰明良会,唐虞岂有加。

【其二】 一字同华衮,天香遍齿牙。光辉悬日月,矍铄入褒嘉。

边海安持重,经纶但咄嗟。愿言崇令德,君赐看重加。

【其三】 东南形胜地,城阙似排牙。德遍久无斁,恩承新孔嘉。

秀登甲乙选,野静癸庚嗟。遥识吾王豫,畴谘无可加。

【其四】 赓歌千古盛,巴里愧聱牙。共喜鲸波伏,难忘棠荫嘉。

空持观水术,不觉望洋嗟。击壤聊同调,殊恩分外加。

〈自题渡海图〉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其一】 一舟似芥托波澜,水立风驰洵大观。日月吐吞成四照,江河羞涩等微湍。

举头但觉星辰近,放眼从知天地宽。便欲乘帆①溯牛斗,珠光龙气试回看②。

【其二】 真成宦海任西东,回首萍踪一瞬中。十载含香闻三省,五年樵鹤肃双熊。

可能文字驱潜鳄,赖有精诚贯白虹。身入画图期共济,肯将华发负初衷①。

〈台阳八景〉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其一】 戟门西上耸澄台,扶醉登临亦壮哉。片片贾帆破浪出,腾腾阵马御风来。

守身时懔冰渊念,拯世深惭舟楫才。但使汪洋归大度,任他蠡测与鸥猜。

【其二】 西屿丹霞可乐饥,海波摩荡日崦嵫。轩轩顾影谁能举,冉冉登台或有期。

十色五光萦仿佛,宋车鲁马更离奇。分明一幅鹅溪绢,界画云烟李伯时。

【其三】 涛声日夜镇长听,偏聚凌虚君子亭。淅沥乍惊风折笋,噌吰疑是雨淋铃。

近连射圃乱鸣镝,并入春潮沸震霆。自笑巴音同布鼓,广长舌愧吐莲青。

【其四】 万水朝宗尽注东,晓云初散日曈昽。漆园但觉虚生白,函谷遥惊气尽红。

和霭渐蒸鲲变化,华光合配月玲珑。长春海国扶桑近,不用挥戈仰再中。

【其五】 十年作郡白盈头,雪爱炎方为淹留。遥对玉山成二老,消归银海作清流。

众峰远列看雌伏,鸣瀑齐声报晓筹。应是碧鸡曾羽化,樊龙犹得傍瀛洲。

【其六】 鹿耳门雄万里城,暗沙沉铁鲸鲵惊。春风春雨波能立,潮落潮生气未平。

骇浪周遭天设险,飞帆屈曲地中行。从来利涉凭忠信,笑指群鸥久定盟。

【其七】 涌浪声声似鼓鼙,将军从此殄鲲鲵。清笳落日归渔笛,战垒寒烟冷钓堤。

但觉星光齐上下,不分燐火遍东西。太平岁久销沉尽,折戟何须问水犀。

【其八】 风撼长竿卷大旗,安平渡口夕阳时。参差帆影轻鸥泛,砰湃涛声铁马驰。

收网渔郎还隐隐,招人舟子故迟迟。醉翁矫首筹同济,灯火连村尽系思。

留别松山观察以皇恩只许住三年为韵

【其一】 忆昔长安道,同时侍玉皇。公方翔凤阁,予谬含鸡香。

公才简帝心,捧檄来闽疆。予亦衔命出,连镳共一方。

长溪接三山,灯火每相望。

【其二】 三山领十郡,公政惟春暄。愧予持布鼓,安敢拟雷门。

虑囚参末议,稍稍窥篱樊。左提复右挈,卵翼感殊恩。

正期侍颜色,朝命移朱幡。

【其三】 朱幡出东宁,未至民先喜。东宁本荒服,伏莽多虎兕。

吏黠营奸私,荆蓁欺兰芷。下车公毅然,为水不如火。

期月风肃清,千里歌乐只。

【其四】 三载政大成,青草生囹圄。受代及瓜期,承乏适命予。

竭蹶步后尘,鲁直公独许。不惜屈天潢,谓予长马齿。

告予旧政教,相勗敦古处。

【其五】 送公往朝天,公去予独住。坐公政事堂,尺寸守公度。

宽猛本相济,非敢妄攀附。抚公旧松桂,复思新雨露。

邮传秉节回,双旌喜重渡。

【其六】 村社久巡历,风土公素谙。立马迎前驺,呼声乐且湛。

公治推至诚,风雨皆和甘。予惟谨受教,举一思反三。

独搔旧头颅,顾影殊自惭。

【其七】 白日去鼎鼎,青鬓换华颠。政绩无可纪,素餐年复年。

君恩许放归,山足尚轻便。布衣款戟门,重申旧缠绵。

愿公崇令德,报国仗大贤。

送干静专司马谢病归江右

执手意无极,欲言心转忘。至人退即进,我法柔为刚。

存道固存拙,不卑亦不亢。波澜生古井,兰蕙失芬芳。

飞渡一泓海,置身千仞冈。愿言崇令德,特达看圭璋。

端阳前见篱菊作花

清节秋霜世久知,东篱五月独标奇。非关傲骨因人热,要见炎凉总不移。

送裴总戎秩满西渡

廿年小阮旧论交,两载同方荷并包。铃阁月明驯虎豹,楼船风肃靖螭蛟。

泽深海国长垂荫,勋策云台看锡茅。独笑白头偕野鹤,淹留犹复等悬匏。 [3]

参考文献

官衔
前任:
暴煜
漳州府知府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继任:
蒋允焄
前任:
觉罗四明
福建分巡台湾道
1764年上任
继任:
蒋允焄
前任:
奇宠格
福建分巡台湾道
1766年上任
继任:
张珽
前任:
孙孝瑜
福建分巡台湾兵备道
1769年上任
继任:
蒋允焄
前任:
觉罗四明
台湾府知府
1760年上任
继任:
蒋允焄
前任:
何恺
台湾府海防补盗同知(兼摄)
1761年上任
继任:
徐德峻
前任:
锺音
福建巡抚
乾隆三十六年任
继任:
德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