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佳冬诗光隧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佳冬诗光隧道照片来自中华日报

佳冬诗光隧道位于台湾屏东县佳冬乡。屏东县佳冬乡六根村是县级古迹中最大的客家聚落,有诸多保存完整的古厝聚落,早期文风兴盛,也是诗人的故乡。屏东县政府客家事务处于台十七线佳兴路入口打造一条全台独一无二的“诗光隧道”,客家诗词悬挂于天空,借助屏东温暖的日光,让美丽的诗词作品以光影形式投射下来,结合环绕社区的诗人步道,走读其中,欣赏锺理和、曾贵海、陈宁贵、利玉芳、林生祥等诗人的作品,游客进到佳冬,仿佛走入一场活生生的历史人文展览,漫步在优雅的文青时光中。 [1]
   

成立缘由

光影人文空间照片来自屏东县政府

屏东县政府客家事务处108年与大专院校及民间团体三方合作向科技部积极争取推动人文发展跨域治理计画,将古迹廊道以“活的博物馆”概念在佳冬乡落地生根,经过1年的深耕陪伴,秉持潘孟安县长“以人为本,由土地出发”的理念,以在地特色、文化串联产业。在109年金鼠年开春,2月4日特别举办“穿越诗光派对”活动,邀请参与的民众一起在光影中挥毫,大家一起将新年新希望写在大红灯笼上挂在隧道两侧,为新的一年祈福,现场同时也举办“诗光隧道客家诗词朗读比赛”,由爸爸妈妈阿公阿婆带著小朋友组队参加,用最标准的客家腔调、带著情感大声朗诵客家诗词,结合客语传承与竞赛,促进社区家庭的凝聚力,也让现场欢乐气氛发挥到最高点!。 [2]


“活的博物馆”佳冬诗光隧道3D体验

诗光隧道客家诗词朗读比赛照片来自自由时报

屏东县佳冬乡有“古迹之乡”美誉,还有百年历史的“福厂”,屏东县政府于2020年2月4日启用佳冬佳兴路的“诗光隧道”,未来也将长驻在佳冬,欢迎游客前来,能走读在诗人步道内,倘佯文青时光。佳冬不仅是古迹之乡,也可说是医生、诗人的故乡。佳冬是客家六堆唯一靠海乡镇,文史气息深厚。佳冬的文史值得细细品味,经过争取科技部计画,打造“活的博物馆”,其中包括串联在地特色并采投影诗词文字到地上的“诗光隧道”,走读其中欣赏锺理和曾贵海、陈宁贵、利玉芳林生祥等客家诗人作品,漫步在活生生的历史人文展览中。走在诗光隧道里,诗词光影随著日头的照射也跟著在游客身上移动,形成看的到、读的到、也摸的到的特殊3D体验,是一个绝佳的拍照打卡话题,让客家文化从你我生活中开始扎根、累积,屏东县政府努力打造优雅的社区环境,再加上大学与社区的创意合作,创造出这个最新的光影人文空间,未来将长驻于此,将打造185县道为轴线的客庄观光。而透过“诗光隧道客家诗词朗读比赛”,由爸爸妈妈阿公阿婆带著小朋友组队参加,用最标准的客家腔调、带著情感大声朗诵客家诗词,结合客语传承与竞赛,促进社区家庭的凝聚力,也让现场欢乐气氛发挥到最高点。[3]


佳冬古迹廊道新亮点

佳冬诗光隧道3D体验3照片来自自由时报

屏东县佳冬乡六根村是县级古迹中最大的客家聚落,有诸多保存完整的古厝聚落,早期文风兴盛,也是诗人的故乡。经屏东县府向科技部推动人文发展跨域治理计画,将古迹廊道以“活的博物馆”概念在佳冬乡落地生根,并在7所大专院校组成的团队辅导下,村内搭配著各式各样的艺术彩绘和诗人创作诗词,诗词的意境搭配古色古香的聚落建筑和客家歌声,引领游客仿佛回到那个吟诗作对的年代。走进“诗光隧道”,诗词光影随著日头的照射跟著在游客身上移动,形成看的到、读的到、也摸的到的特殊3D体验,是绝佳的拍照打卡地;蔡志豪说,“诗光隧道”的灵感是一次在国外旅游途中发现,设计原理简单,传承在地文化的意义却不凡。[4]


视频

【屏东佳冬“活的”博物馆 全国唯一诗光隧道】客家新闻20200204

【穿越佳冬诗光隧道 享受优雅文青氛围】

【佳冬文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