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信用配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信用配额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在汉字的历史上,人们通常把秦代之前留传下来的篆体文字和象形文字称为“古文字[1]”,而将隶书和之后出现的字体称为“今文字”。因此,“隶变[2]”就成为汉字由古体(古文字)演变为今体(今文字)的分界线。

名词解释

信用配额是政府货币政策工具的一种,属于直接信用控制。它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及客观经济需要,以行政命令形式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分别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分配,限制其最高数量的行为。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中央银行,鉴于本国亟待投资的对象很多、对资金需求非常迫切但资金不充裕的现状,根据经济建设的轻重缓急程度,以资金限制的方式,直接分配资金给重要的对象。这就是目前许多国家通常采用的信用分配措施。

信用配额意义

信用配额的意义: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供给相对于需求极为不足,所以这种方法被广泛采用。

直接信用控制

直接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基于质与量的信用控制目的,依据有关法令,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业务加以各种直接干预的总称。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①信用分配。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及客观经济需要,权衡轻重缓急,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加以合理分配和限制。

②直接干预。指中央银行以“银行的银行”身份,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施以合理的干预,如规定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放款政策等。

③流动性比率或称可变流动资产准备比率。是指中央银行为了限制商业银行扩张信用,规定流动资产对存款的比重。

④利率最高限度额。规定商业银行的定期及储蓄存款所能支付的最高利率。这种方法在没有通货膨胀情况下,可以防止银行过分抬高利率而竞相吸收资金和因谋取高利而进行风险投资和放款,故有利于银行的正常经营,从而控制银行的贷款能力和限制货币供应量。

⑤特种存款。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可以要求银行体系存入特别存款,以紧缩它们的放款,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