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倪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倪峰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倪峰,男,汉族,1963年8月生,祖籍上海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1]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上海

出生日期----1963年8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研究员

主要成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系

人物生平

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士学位。

1987年7月~1992年3月,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

1992年至今,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1995年6月~12月,访问学者,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JIIA)。

1999年9月~2000年9月,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

200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美国系,获法学博士学位。

200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9年3月~9月,访问学者,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JIIA)。

研究领域

美国对外政策,东亚安全事务。

社会兼职

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华美国学会中美关系史专业委员会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八届国际研究学部研究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廉政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中国亚太学会常务理事

《美国研究》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四川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

出版著作

《国会与冷战后的美国安全政策》,专著,独著, 20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冷战后的美国对外政策》,专著,40万字,与王缉思合编,时事出版社,2007年12月

《美国在东亚的作用》,专著,35万字,与王缉思、余万里合编,时事出版社,2008年1月

《挑战布什--克里传》,政治传记,20万字,与张立平、刘卫东合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5月

《美国蓝皮书》(2011年),40万字,与黄平合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

《美国蓝皮书》(2012年),40万字,与黄平合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5月

《反击一切敌人--美国反恐战争揭秘》,译著,20万字,与张立平、张帆等合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年5月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译著,20万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月

《布什主义的兴衰》,专著,王缉思主编,30万字,参与完成三章,约9万字

《意识形态与美国的对外政策》,专著,50万字,周琪主编, 参与写作两章, 约9万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反恐背景下美国全球战略》,专著,傅梦孜主编,50万字,参与完成一章,时事出版社,2004年4月

发表论文

"梭罗政治思想述评,"15000字,《美国研究》1993年第4期

"从日本超级计算机产业的崛起看日本在日美高科技竞争中的比较优势,"6000字,《当代亚太》1995年第2期

"美蒙关系与美国的亚太政策,"5000字,《世界发展研究》1996年第17期

"第一届克林顿政府的对日政策,"20000字, 牛军主编:《克林顿治下的美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中美日互动关系的演变,"6000字,张蕴岭主编:《合作还是对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冷战后美日关系的调整,"30000字,张蕴岭主编:《转变中的中美日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获2000年社科院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6年总统选举与美国社会的保守主义思潮,"5000字, 《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第1期

"1996年美日同盟取得的进展,"7000字,《世界发展研究》

"美日同盟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合著),8000字,《当代亚太》1998年第3期

"中国对南亚核危机的立场,"(英),5000字,日本国际交流中心2000年出版

"美日同盟与地区安全,"18000字,《太平洋学报》1999年第2期 (获2001年美国所优秀成果奖)

"首脑互访以来的中美关系及朱镕基总理访美,"7000字, 《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第3期

"美国新政府对华政策走向分析,"5000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4期

"小布什上台以来的对华政策,"8000字,《当代亚太》 2001年第7期

"复合型结构-对东亚政治、安全格局的一种解释,"8000字, 《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4期

"论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结构,"18000字,《美国研究》2001年第3期 (获2004年美国所优秀成果奖)

"国会与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18000字,《太平洋学报》 2001年第3期

"解析美国的反恐怖战争,"8000字,《当代亚太》2001年第12期

"影响国会外交安全政策的因素及冷战后的新特点,"16000字,《美国研究》2002年第1期

"2001年世界形势的一些特点,"8000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3期

"霸权稳定模式与东亚地区的政治、安全秩序,"10000字,《当代亚太》2002年第7期

"国家安全与个人自由,"12000字,《太平洋学报》,2002年第4期

"'911事件'对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6000字,王缉思主编:《2002年美国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5000字,王缉思主编:《2003年美国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论中国的外交战略,"(英),10000字,王缉思、国分良成主编:《中国的崛起与东亚秩序的变化》,日本国际交流中心出版,2004年4月

"布什外交战略的调整,"8000字,《当代亚太》2003年第2期

"从'制度霸权'到'新罗马帝国',"6000字,《国情报告》,2003年4月

"新保守主义的未来,"8000字,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大选与美国外交政策走向论文汇编》,2004年11月

"关于多极化的一些思考,"20000字,《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12期

"2004年美国大选及其对美国内外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影响,"6000字,中联部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年鉴

"2004年美国大选及其影响,"8000字,《2005年美国年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观察中美关系发展的三个维度,"12000字,《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8期

"解读布什2006年国情咨文,"6000字,《当代世界》,2006年第3期

"从'利益攸关者'到'建设性合作者'--胡锦涛主席访美与中美关系," 6000字,《当代世界》,2006年第6期

"透视世界核问题",8000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5期

"美国对伊朗政策的演变"(英)10000字,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德国卢森堡基金会编:《中东局势及发展前景》,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4月

"推进互信的平台--中美战略对话回顾",6000字,《当代世界》,2008年第3期

"美国大战略的历史沿革",18000字,《当代世界》,2008年第10期

发表文章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框架,"(英),4000字,《北京周报》1993年第50期

"中美贸易的近期发展,"(英),4000字,《北京周报》 1994年第21期

《国情辞典》 国际部分,撰写60000字 ,编辑300000字,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5年

"克林顿寻求加强与日本的安全关系,"(英),4000字,《北京周报》1996年第19期

"中美关系的近期发展,"6000字,《时事报告》1997年第2期

"中国对美日加强安全同盟的疑虑,"(英),4000字,《北京周报》1997年第24期

"日美加强军事同盟的又一步骤--评日美联合军事演习的升级,"5000字,《中外交流》 1997年第9期

"中美关系的历程,"2000字,《时事报告》1997年第7期

"寻求发展与突破--中美关系的近期发展与江主席访美,"6000字, 《时事报告》1997年第11期

"共同构筑面向新世纪的中美关系,"2000字,《时事报告》1998年第5期

"克林顿访华与中美关系的前景,"4000字,《时事报告》1998年第6期

"江主席访美后的中美关系,"(英),4000字,《北京周报》1998年第26期

"跨越太平洋 面向新世纪-从克林顿访华成果看全球体系中的中美关系,"10000字 《时事报告》1998年第12期

"抛无为歧路 行青天大道--朱总理访美及中美关系,"3000字,《中国改革报》,1999年4月7日

"维护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英),4000字,《北京周报》1999年第16期

"论美国的'软实力',"4000字, 《中国改革报》,1999年6月3日

"科索沃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7000字,《时事报告》1999年第7期

"2000年总统大选与中美关系,"3000字, 《时事报告》2000年第11期

"透过2000年总统选举看美式民主,"12000字,教育部大学生时事教育光盘脚本,2000年12月

"美国学者谈新世纪日本面临的三大威胁,"2000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1年3月13日

"布什主义能走多远?" 5000字,《美国大观》2001年第9期

"'911'后的中美俄关系,"4000,《大江周刊》2002年第1期

"此恨绵绵无绝期--巴以冲突的根源及其症结,"4000字,《大江周刊》2002年第7期

"对美国的几个疑问,"访谈录,3000字,,《世界知识》2002年第17期

"安然事件-美国版本的裙带资本主义,"4000字,《中国改革》2002年第4期

"论美国国会的监督权,"4000字,《中国改革》2002年第3期

"中美安全关系的演变,"5000字,《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5期

"美国想在中东地区重新洗牌,"4000字,香港《紫荆》2002年第7期

"美国政治生态微妙嬗变,"2000字,《21世纪环球报道》,2002年9月9日

"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困局,"4000字,《领导论坛》2003年第4期

"如何看待美欧矛盾--一种现实主义的视角,"香港《紫荆》2003年第9期

"'911'两周年:美国外交变奏曲,"4000字,新华社《了望周刊》,2003年9月8日

"朝核危机新演义,"10000字,教育部时事政策教育篇光盘脚本,2003年9月

"大选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5000字,香港《紫荆》2003年第12期

"克里胜出后的美国大选'天平',"文章,《了望周刊》,2004年3月8日

"走向第二次六方会谈,"9000字,教育部大学生时事教育光盘脚本,2004年4月

"大选让美国更'分裂',"2000字,《人民日报》,2004年7月23日

"今年大选中的中美关系,"3000字,《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7月26日

"美国大选深度分析,"1500字,《新京报》,2004年9月5日

"透过民主、共和两党政纲看美国大选,"2000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9月16日

"老枪对锈剑--美国大选跟踪分析,"1500字,《新京报》,2004年9月20日

"'吓阻'战略与太平洋上的航母,"1500字,《重庆晨报》,2004年10月12日

"布什克里谁对中国更友善,"2000字,新浪网,2004年11月1日

"他们选择了'布什主义',"访谈录,《全球财经观察》,2004年11月7日

"学者谈2004年美国大选,"访谈录,《环球时报》,2004年11月8日

"如何判断布什新政府对外政策走向,"2000字,《重庆晨报》,2004年11月12日

"布什新政与中美关系走向,"访谈录,3000字,《国际先驱论坛》,2004年11月29日

"话说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10000字,教育部大学生时事教育光盘脚本,2004年12月

"美国大选中的'极化'现象,"3000字,《改革内参》2004年第34期

"布什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3000字,《改革内参》2005年第1期

"对布什国情咨文的一些解读,"3000字,《重庆晨报》,2005年2月8日

"布什政府的媒体公关,"3000字,《现代公关》2005年第1期

"美国推动印巴和平进程的动机,"1800字,《新京报》,2005年3月20日

"下场战争是否会在伊朗爆发?"访谈录,8000字,《中国经营报》,2005年3月21日

"赖斯亚洲之行昭示美国亚洲政策走向,"3000字,《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3月21日

"中国发展是机遇不是威胁,"访谈录,3000字,《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3月22日

"更加凸显的两手策略,"1500字,《重庆晨报》,2005年3月24日

"'颜色革命'能闹多大,"访谈录,6000字,《环球时报》,2005年4月1日

"伊朗核危机的演变,"4000字,《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4月4日

"如何看待美国的'民主输出',"2000字,《时事报告》,2005年第3期

"美军第一军团总部移至日本,意图牵制中国,"访谈录,2500字,《了望东方周刊》,2005年4月26日

"带着'面子'去莫斯科,"1500字,《东方早报》,2005年4月22日

"伊拉克新政府面临的挑战,"1500字,《重庆晨报》,2005年5月4日

"中美关系:今年的'小周期律'为何格外明显,"1500字,《中国经营报》,2005年6月18日

"美国'中国问题综合征'又周期性发作,"3000字,《新京报》,2005年7月3日

"美国扛起反争常大旗,三管齐下把四国挡在门外,"(合著),3000字,《环球时报》。2005年7月13日

"中美战略对话的意义,"2000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9月

"拓展中美关系的内在动力,"1500字,《东方早报》,2005年9月5日

"飓风使美国反恐战略'转化'?"1500字,《东方早报》,2005年9月26日

"美国的反恐战略面临挑战,"2000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9月29日

"关键时刻的重要会晤,"2400字,《时事报告》,2005年第9期

"从反恐到反战:民意背后的力量,"1500字,《新京报》,2005年.10月2日

"美国可能处在新的拐点,"1500字,《环球时报》,2005年10月21日

"且看布什如何守'底线'"1500字,《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3日

"中国是一支和平力量,"2000字,《时事报告》,2005年第2期

"布什南亚之行背负双重使命,"1500字,《新京报》,2006年3月4日

"面对哈马斯 美国需要新思维,"1500字,《重庆晨报》,2006年3月

"中美关系框架趋于稳定,"2500字,《环球时报》,2006年4月17日

"中美:合则双赢,"2500字,《时事报告》,2006年第5期

"观察中美关系的三个维度"4000字,《改革内参》,2006年第13期

"面向全球的中美关系新框架,"2500字,《侨报》,2006年5月31日

"与霸权相处的美国经验,"2500字,《环球时报》,2006年7月11日

"国际地位,不能只看GDP," 3000字,《环球时报》,2006年8月30日

"中美文化交流潜力巨大,"3000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9月5日

"树立自信、开放的国际观,"3000字,《时事报告》,2006年第9期

"2006年的中美关系,"3000字,《时事报告》,2006年第12期

"反战'飓风'能否改变美国的对伊政策",访谈录,1000字,《人民日报》,2007年1月30日

"驴象之争下的美对伊新政策,"2000字,《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2月5日

"中美要避免消极竞争",2000字,《东方早报》,2011年1月14日

"中东变局牵制美国战略东移",2000字,《东方早报》,2011年2月18日

"国际权势转移中的东亚格局"访谈录,5000字,《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9月19日

"美国为何在亚洲步步紧逼?"5000字,《党建》,2012年第10期

《世界风云录2001-2010》,主编,26集音像光盘,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