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倪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倪邱镇,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地处太和县北部,105国道纵贯南北,黑茨河横穿东西,辖13个村(居)委会,146个自然村,常住人口53885人(2017年),土地总面积68.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6万宙。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豆、芝麻、玉米、红芋。倪邱镇粮食市场辐射全国十几个省市,人发制品直接出口欧美,薄荷生产曾被授予“全国簿荷生产状元镇”。[1]

村镇介绍

倪邱镇位于太和县城北部。东接坟台镇,西连赵庙镇,南临马集乡,北靠桑营镇。面积68.86平方公里,耕地63507亩,常住人口53885人(2017年),辖28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136个自然村。

1952年成立倪邱乡,1958年改为跃进人民公社,1969年成立倪邱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倪邱区,1992年撤区并乡时改设倪邱镇,镇政府驻地倪邱集。

1999年工农业总产值13604万元,乡镇企业收入12494万元,财政收入54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577元。

倪邱,即西汉名儒倪宽墓,其故里倪邱,曾为汉御史大夫。茨河南岸有一谷堆,多次发现有陶俑、石箭等出土,据专家鉴定为殷代遗址,故倪邱又名谷堆集。

该镇薄荷油专业市场远近著名,经常商户云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1995年被原阜阳行署命名为“薄荷状元镇”。

倪邱镇是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副县级建制中心镇,“十二五”期间太和县经济次发展中心。

行政区划

倪邱镇倪邱镇地处太和县北部中心地带,105国道纵贯南北、黑茨河横穿东西,下辖13个村(居)委会,分别为张路村、马厂村、张大营村、叶堂村、崔寨村、大杨村、北门村、孙庙、西门村、东门村、花元村、东顺河村、西顺河村。

倪邱镇西汉为新郪县,东汉章帝建初四年(79),改封殷商后裔于此,为宋公国,属汝南郡。[2]

文化遗址

倪邱集遗址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唯一保存的历史文化遗址。

据文物部门考证,该遗址属大汶口时期文化,曾发掘有石斧骨针陶器青铜器等大量文物,其中以1952年出土的青铜麒麟灯和1984年发现的唐代瑞兽鵉鸟镜最为著名。遗址上建有倪公祠、经锄楼、课最堂等古代建筑。其中一株明朝的古柏己历经400余年的世事沧桑。

倪邱镇

相传,经锄楼为西汉武帝时期御史大夫倪宽幼年读书的地方。明嘉靖年间,后人为纪念倪宽“勤奋好学,为民宽厚”所建,是太和八景之一,史称“锄楼映月”。

倪公祠--始建何年不详,据史料记载是明万历二年知县刘玠重建,清乾隆40年知县宋丁奇又修。知县每年捐白银20两作经锄书院经弗,清同治五年当地人马怀珍重修,清末,经锄书院改名逊师小学。后遭兵乱竹办,藏书己无存。经锄楼--明嘉靖年间建有方形两层小楼,取名经锄楼以纪念倪宽“经锄楼"三个字是清大书法家梁献手笔。课最堂-以纪念倪宽为民宽厚而建。[3]

经济发展

现有农行营业所1所,储蓄额9800万,信用社1所,储蓄额1300万。邮政储蓄所1所,储蓄额8500万,合计储蓄余额19600万元。已形成家具市场(人民街),文化小商品市场(文化街),服装市场(中心街),蔬菜市场(倪王街),粮贸市场(倪邱北门)80多家专业收购网点,年外销量10万吨以上,销售额2.5亿元。以泓远发制品公司为龙头的毛发加工业(张路村)发展势头良好,年销售额1.3亿元。

资源与特产

特产

倪邱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种植呈粮、经、饲三元结构,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薄荷油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大,油质特佳。中药材主要品种有桔梗、板兰根、白术、白芍、党参、牡丹、药菊等,均以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中外。

倪邱的粮食贸易大市场

倪邱镇粮食市场形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以大豆购销为主,自2002年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后,小麦、黄豆、玉米、红片及其它小杂粮等开始了全面经营。目前,以倪邱集为中心的粮贸市场年销售量达15万吨,年销售额达3.4亿元,全镇现有规模较大的收购网点70多家,常年从事粮食收购农用三轮车、小吨位运输车辆近500辆,从事收购的小商贩近3500人,为粮食购销服务的近2000人,近40辆大型运输车辆从事粮食外运。倪邱镇现有面粉加工企业5家、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美好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小麦达10万吨,年生产总值达6300万元。

倪邱镇还是国家物价局粮食价格信息监测点之一,全镇现有万吨级国家粮食储备库3座。倪邱镇粮食购销协会,注册资金60万元,流动资金800万元,现有会员68户,年经营收入达400万元。倪邱镇粮食市场主要通过“个体商贩走村串镇收购——销售给收购大户——转销到外地或就地加工”。小麦主要销往河南省、河北等省,面粉主要销往江西、江苏等省,黄豆转销往湖南、湖北,广东等省,营销范围辐射到全国十几个省市。

倪邱镇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活粮食专业市场,树品牌意识,计划在倪邱集南、105国道东侧规划占地面积350亩的农产品专业大市场。目前这一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所有的沿街粮食经营户正在逐步搬迁到农产品大市场内从事经营活动。[4]

历史名人

郭宪,字子横,东汉汝南宋(今安徽省太和县倪邱镇。倪邱镇西汉为新郪县,东汉章帝建初四年(79),改封殷商后裔于此,为宋公国,属汝南郡。《后汉书·方术列传》:郭宪是“汝南宋人也。”东汉属于汝南郡的宋只有今太和县倪邱镇)人。早年拜东海王仲子为师,经仲子推荐,受到王莽的重视。王莽篡汉后,拜郭宪为郎中,差人送去官服,要他去朝里做官。他把官服烧掉,逃到东海隐居。刘秀当了皇帝,拜他为博士。

刘秀西征隗嚣(音weiyin,当时中国西部少数民族首领),郭宪拦住他的车子说:“天下初定,车驾未可以动。”并拨出佩刀,割断刘秀车上的马绳,刘秀不听他的劝告,军队到了下部,后方发生动乱,刘秀星夜赶回洛阳,叹惜说:“恨不听子横之言!”

北方的匈奴不断向南侵犯,刘秀召集群臣商议对策,郭宪以为“天下疲蔽,不宜动众。”刘秀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非常恼火,装作头晕倒地,对皇帝拜也不拜,径自下殿而去。刘秀望着他的背影,向群臣说:“尝闻关东献觥(刚直的样子)郭子横,竟不虚也。”宪遂以病辞官,卒于家。

据传著有《洞冥记》60篇,都是记载神仙道术和远方怪异的故事。但不似汉代文章风格,疑是伪托。

郭宪的事迹记载在《后汉书·方术列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