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债信文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债信文化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文化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讲 ,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 ,就是要建立全社会的信用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债信文化和契约 。未经催告,不经提示,94%的人不会选择主动还钱。 据说,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食客四千,其中就有千人从事放贷与催收。催款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

最近,国内媒体关于培训商账追收师的报道将讨债这一话题再度拉到公众面前。

据媒体消息,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已授权北京一家技术培训中心进行商账追收师的岗位培训,培训后发放该中心认可的岗位证书。北京这家技术培训中心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自从获得授权之后,他们已经开办了两期培训班,对108人进行了培训,培训项目主要包括商账追收相关法律规范及从业操守、专业商账追收组织和机构、企业信用风险特征分析与防范、非法律诉讼的操作方法、欠款人心理特征诊断及解决方案、外勤追账催收谈判处理技巧等6个方面的课程。

人们很关心追债培训的具体内容。本刊记者为此采访了参与这一培训的北京汇诚诚信咨询有限公司两位授课老师:

杨宏毅,曾任香港高柏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代表、现任北京汇诚诚信咨询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

刘宏程,金诚国际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信用管理部总经理。中国市场协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

第三方优势

新民周刊:已接受培训的108人主要来自哪些人群?

杨宏毅:两期培训的学员当中很多都是调查公司的老总或员工,这很出乎我的意料。在国外商账催收主要是信用管理公司做的,具有侦探性质的调查公司是不做的。调查公司热衷于商账追收师培训可能基于三点,一是国内巨大的商账催收市场,一年有几千个亿的应收账款处理业务;二是调查公司具有信息收集的优势,而收集债务人信息是商账催收一个必需、重要和有效的环节;第三,国内调查公司因其经常采用非许可手段而遭诟病,迫于生存压力希望介入商账催收,利用原有优势扩展业务。

新民周刊:商账催收与信用管理之间有什么联系?

杨宏毅:商账催收是信用管理行业的一个分支,与信用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商账催收是国内的提法,在国外实际上有两块,一个是企业内部进行的应收账款的清收,一个是委托外部进行的清收(委外)。同时还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非诉讼解决的谈判方式,一个是通过非诉讼解决的方式为诉讼打下基础。

我们为什么要开商账追收师这样一个培训班?因为,中国企业历来缺少交易时对交易对象进行信用调查,在管理过程中动态监管应收账款又缺位。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和业务一般是捆绑的,没有能力去做内部的应收账款动态监管,最佳的途径是委外催收,即便是大企业,有的也从管理成本考虑,选择委外。而在没有到与合作对象间关系破裂而诉诸法律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个很好的谈判者,这个谈判者能很清晰地知道催收对象不偿还款项的心理,以及其真实的财务状况等信息,利用专业、科学、规范的手段将账款收回。甚至在与合作对象关系破裂时,从现实的司法成本和执行难的角度考虑,许多企业也会首选第三方来催收账款,同时为可能出现的法律诉讼做信息收集。

这个第三方就是商账追收师。

世界范围看,世界各国商账追收机构每年为债权人追回欠款的数量,超过了法律机构追回欠款的数量,约占商业纠纷的60%以上。

国内的商账催收市场情况

刘宏程:国内诚信状况不是良好,我估计银行、企业、民间的债务目前有3万多亿元,因此需要商账催收的量是很大的。

现在国内的商账催收机构有几类:信用管理咨询公司、调查公司以及律师事务所。我认为,沿袭国外法律催账或商业催收的信用公司应该是最正统的。目前,信用公司在国内已不止100家,其他方式的催收机构则更多。

信用公司一般采取合法的手段,采用调查和商谈的手段对债务人进行心理施压,迫使其归还欠账,其收取的佣金在10%-50%之间。

新民周刊:信用公司与调查公司都在商账催收时采取调查方式进行对债务人的信息收集,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么?

杨宏毅:调查公司的调查手段和信用管理公司是有很大差异的

使债务人能够还钱,是因为你掌握了许多能让他感受到压力的有效信息。在这些信息的获取上,信用公司通过公开渠道收集的信息占80%,其余的信息补充占20%;而侦探性质的调查咨询公司的非许可的信息收集占80%,公开渠道收集的信息占20%。

新民周刊:公开渠道的信息几乎所有人都能收集到,为什么还需要信用管理公司?利用非许可手段收集的信息其中不乏个人的隐私,其公布出来的可能性会给债务人更大的心理压力,这样催收的成功率是不是更高?

杨宏毅:委外过程,更多的是寻找债务人的商誉核心。通过信息的收集和过滤、分析,找出这个核心,并告知债务人,如果不还债,公布出来,商誉核心会受到更大损失。这时他就会考虑是偿还还是继续拖欠下去,这是催收的关键。这方面,信用管理公司具有专业优势。根据我的划分,从给债务人打第一个电话起到把钱拿回来,应该完整地走21个步骤。通过一系列调查以及电话、信函、上门拜访谈判和相互间签署确认函件,这个过程如果不是通过委外来完成,而是在企业内部完成是很难做到的。

采取非许可手段进行信息收集和催收,就会出现触及个人隐私、恐吓、绑架、人身攻击等恶劣的收债行为,终因触犯法律而终止,并殃及债权人。这也是人们历来认为收债的人是黑白道的原因。

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概念。传统意义上,社会有两个执法面,公开的执法面就是公检法,另一个就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能为其讲述的,或能摆场去寻求公平的场合。但是这个场合并不代表黑社会的概念,而应是一个公平合理的沟通机制和平台,是运用法律通过程序化的模式,使用贴近性的民间语言和行为,促使债务人回归到社会规范的圈子内。

听我课的很多学生是调查公司的老总或员工,他们经常用自身的经验和我探讨,为什么要那么多步骤,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直接去要钱。我说如果你那样做,这个行业就做死了。债不是追回来的,把钱拿回来有两个依据,一个是事实,债务人要认定欠债的事实和金额,否则就是抢;另外是调查及谈判过程,调查债务人有财产,有偿还能力,需要维护商誉,才能支持谈判,才能让他主动认可,回到偿还的轨道。

法律条文的灰色地带是经常被讨债人应用甚至放大应用的,许多调查公司和从业人员想的是怎样去强化灰色地带形成他能够应用的手段。这样追的是死债,一年有几千个亿的比死债大得多的应收账款的处理,为什么不去做呢?而死债只占应收账款的10%-12%。

同类型的案件,信用管理公司采用正常手段,回收率应该在35%-65%,一般的调查公司最多在15%-20%。

企业融资与债信文化

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信用制度的建立既能促进债信文化的形成,反过来,债信文化的形成又是金融市场和信用制度有效运作的保证。所谓债信文化就是一种自由交易、借债还钱、损害赔偿的信念和传统。这种信念和传统不只是在乡土社会的狭小范围和熟人之间存在,而且是在全国范围和全球范围以及陌生人之间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是一个缺少债信文化的国度。尽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有人无信义,无以立足;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以及仁、义、礼、智、信之类的箴言,但这充其量只存在于乡土社区和乡亲熟人之间。因而,中国人往往在乡土社会是君子,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变成小人。如果说在传统文化中,还存有债信文化的某些要素,那么,建国后几十年的折腾,连传统中那一点点信用也丢掉了。于是,形成了一些与债信文化相悖的信念和传统,出现了很多非理性的行为,如,借债不还,欠钱有利、有理,债权人怕债务人;杀熟;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及贪污腐败等等。这样一来,信用成为当前最稀缺的东西,我们的社会几乎成为一种债信文化的沙漠。这种情况的形成与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有很大关系。须知,不讲信用的博弈是一个零和博弈,不可能增进社会的财富。目前,有些地方开始着手建立个人信用制度,这是一件好事,但关键仍然是政府要尊重产权,保护产权;重视信用,维护信用,进而在全社会确立诚实守信的理念和传统。与此同时,企业家也应成为促进信用制度建立和债信文化形成的中坚力量,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应当为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债信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企业融资和企业家成长的地壤。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