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倾头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倾头龙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倾头龙 1974年命名,原意是sloping head 白垩纪晚期 发掘于蒙古 ,肿头龙科 长2.4米。


简介

恐龙名称: 倾头龙

生存年代: 白垩纪晚期

生存地点: 蒙古

辨认要决: 不详

恐龙种类: 肿头龙科

来 历:1974年命名,原意是sloping head

倾头龙的化石是在1974年出土于蒙古,已发现头颅骨,以及少数其他小骨头。因此,重建图经常将倾头龙描述成,拥有所有其他厚头龙下目恐龙的基本特征:庞大的体积、粗短的颈部、短前肢、长后肢。

在2010年,尼克·朗里奇(Nick Longrich )等人提出颅顶平坦的厚头龙类,其实是圆颅顶的厚头龙类的幼年个体。尼克·朗里奇等人提出,平头龙其实是倾头龙的幼年个体或亚成年个体。

罗伯特·苏利文(Robert Sullivan)提出短体倾头龙、埃德蒙顿倾头龙、以及古德温倾头龙三者可形成一个演化支,而亚洲的下垂倾头龙(P. prenes)被视为三者的未确定姐妹分类单元。膨头龙被认为是倾头龙演化支的姐妹分类单元。仅发现一个未完整头颅骨的布仕郝利茨圆头龙(Sphaerotholus buchholtzae),可能是埃德蒙顿倾头龙的次同物异名。倾头龙的共同特征是鳞状骨与顶骨上拥有一排明显的瘤块。

评价

倾头龙(属名:Prenocephale)是种小型厚头龙下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坎潘阶到马斯特里赫特阶)的蒙古,并与近亲平头龙有许多类似处。成年倾头龙可能身长2.4米,重达130公斤。不像平头龙的平坦头颅,倾头龙的头颅是圆而倾斜的。颅骨有一排小型骨刺、骨瘤。根据2010年的最新研究,平头龙可能是倾头龙的一个次异名。

倾头龙的近亲是平头龙,但不像平头龙的平坦头颅骨,倾头龙的头颅骨较圆,像剑角龙般倾斜。它们的上颞孔(Supratemporal fenestrae)闭合。剑角龙有一对沟从框上/前额到后颅顶,分隔出颅顶前部,但倾角龙没有这特征。倾头龙的尾部具有骨化肌腱,可使尾巴保持僵挺。

生活习性

如同大部分倾头龙的近亲,科学家还不清楚这些恐龙以什么食物为食。然而倾头龙的前上颔骨牙齿与嘴口,并不跟它的近亲剑角龙的一样宽,显示它们有不同的进食偏好(可能显示倾头龙进食更具选择性)。大部分古生物学家认为厚头龙类是草食性动物,以树叶、水果为食。但厚头龙类也可能是杂食性动物,以植物与昆虫为食。[1]

参考文献

  1. 倾头龙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