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儒教与道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儒教与道教》,宗教社会学专著。马·韦伯(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著。1916年在德国出版。1951年美国自由出版社出英文版,汉斯·H.格斯译。

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4个部分。第1部分包括前4章,概括地分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和社会学基础。第1章“城市君侯、神”。第2章“封建奉禄制国家”。第3章“行政与农业制度”。第4章“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第2部分包括5、6两章。第5章“儒士等级”。第6章“儒家的处世之道”。第3部分包括第7章“正统与异端”。第4部分包括第8章“结论:儒教与清教”。本书从分析中国的货币经济入手,指出由于中国没有西方中世纪的城市,不能实现财政的合理性,另外,高度的中央集权制,缺少发达的形式法律系统,这些都是决定中国未能产生资本主义的物质因素。本书重点探究了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儒士及其处世之道的分析,指出儒教的实质是要维护传统,因而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阻碍作用。最后,通过将儒教和清教加以比较,得出结论,中国之所以未能产生西欧那样的资本主义,关键在于缺乏新教伦理。本书通过对中国宗教尤其是儒教的深入研究,对探讨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宗教的重要著作。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1],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2]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大多数著作反映实际情况,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有不正确的、非科学的;但都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对所收著作,从其特征、版本、作者生平、规模、主要内容、学术或艺术价值、社会作用等方面作出了简要的诠释。

视频

儒教与道教 相关视频

记者问一个问题,佛教道教儒教曹德旺信口拈来一讲一堆
儒教是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统领了故宫的建筑规划思想

参考文献

  1. (论文)百科全书的编纂体制与体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