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元素丰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元素丰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1]。千百年间,它经历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发展[2]。从记录的工具到艺术的载体,它的身上,倾注了无数先人的心血。

名词解释

元素丰度,即元素的相对含量﹐是指研究体系中被研究元素的相对含量,用重量百分比表示。地壳元素丰度又称为克拉克值。是在证认的基础上根据谱线相对强度或轮廓推算出来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恒星的元素丰度基本相同﹕氢最丰富﹐按质量计约占71%﹔氦次之﹐约占27%﹔其余元素约合占2%。这称为正常丰度。有少数恒星的元素丰度与正常丰度不同﹐一般说来﹐这与恒星的年龄有关。

各种元素(或核素)的数密度的相对值。元素的丰度可以用列表法或作图法给出。在列表或作图时﹐通常都把硅(Si)的丰度值取为10﹐其他核素的丰度值按比例确定。作图时﹐通常取核素的质量数为横坐标﹐丰度值为纵坐标﹐用折线或曲线把图中的点连起来﹐所得的曲线称为元素的丰度曲线。它反映元素按质量数的分布规律。

相关资料

自从1889年F.W.克拉克发表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的资料以来﹐人们已经积累了大量有关陨石﹑太阳﹑恒星﹑星云等各种天体中元素及其同位素分布的资料。1937年﹐戈尔德施米特首次绘制出太阳系的元素丰度曲线。1956年﹐修斯和尤里根据地球﹑陨石和太阳的资料绘制出更详细﹑更准确的元素丰度曲线。1957年﹐伯比奇夫妇﹑福勒和霍伊尔就是以该丰度曲线为基础﹐提出他们的核合成假说的。四十年代﹐人们只知道大多数恒星的化学组成与太阳相似而就认为分布在整个宇宙的元素丰度可能是一样的。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类型的恒星上﹐元素的分布有很大的差异。有关元素丰度的资料﹐主要是太阳系内的天体的﹐但也有一些其他天体的。1973年﹐卡梅伦综合了许多人的工作﹐绘制了一个更广泛的太阳系的元素丰度分布图。

丰度的大小一般以百分数表示。人造同位素的丰度为零。 周期表上所列的原子量实际上是各种同位素按丰度加权的平均值,这是因为各种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往往分布的比较均匀,取平均值计算比较准确。

科技名词

科技名词,是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术语,属于科技术语。是科学技术形成、记录、积累、交流、传播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和工具

统一、规范科技名词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构建新时代中国科技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国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性举措,意义重大而深远。

1990年6月23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名词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和语言生活状况,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近6万条科技名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