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光明敬老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光明敬老院是一所敬老院

敬老院(geracomium)也称安老院、养老院,是为老人提供住宿和日常起居照顾的地方,工作人员分为社工、护士医生义工及助理员等,是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1]

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主办,接收靠福利救济或低收入的老人[2]苏联的养老院,收养没有法定赡养人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在家生活的老年人。养老院的全部费用由国家负担,个人还可以按规定领取原来享受的养老金抚恤金的一部分。

机构介绍

在祝桥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祝桥镇光明敬老院一期工程已于2006年9月30日竣工,由二级管理资质的上海硕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于2007年9月16日正式托管。敬老院地处浦东新区南祝公路(老川南奉公路5212号),祝桥小学西首150米。总占地面积为393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0466平方米,绿地率为52.8%,设停车位27只,总床位397张。已建好的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2436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955.5平方米,床位数330张,总投资约2500万。

光明敬老院共分为三个区:寄养区、养护区、公共服务区。1、2、3号楼为寄养区,有双人房、三人房,内设空调、电视机、电话机、呼叫器、卫生间、活动室、洗漱间、热食房等设施;4、5号楼为养护区,有双人房、三人房、特别护理房,内设空调、电视机、电话机、呼叫器、卫生间、活动室、洗漱间、热食房等设施,并配有专业医护人员,夜间有人监护;公共服务区有按摩室、健身房、棋牌室、阅读室、公共活动室、有绿化休闲健身广场、洗衣房、晾衣处、食堂等辅助设施,所有设施均为无障碍设计,并配有热水供应。

中国养老

中国的敬老院是在农村“五保户”[3]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个县(县级市)在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4]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许多地区还为优抚对象[5]的孤老兴办光荣院,吸收符合条件的对象入院。敬老院贯彻集体事业集体办的原则,入院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的供给,均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

贫困地区的敬老院,集体组织供给有困难的,由国家给予补助[6]。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经常组织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有的乡镇把敬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为乡、镇社区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

视频

光明敬老院 相关视频

敬老院专场视频
社会实践——探访敬老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