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克百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克百威是一个科技名词。

中华文明是一种独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独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只有中国由于其民族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同化性而始终没有间断过的文化传承,这使汉字成为世界上较少的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约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出现的甲骨文[2]被广泛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一直发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名词解释

克百威,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2H15NO3,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剧毒,25℃时水中溶解度为700ppm,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水解速度随p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2019年12月27日,克百威被列入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

基本信息

化学式:C12H15NO3

分子量:221.252

CAS号:1563-66-2

EINECS号:216-353-0

理化性质

密度:1.18g/cm3

熔点:150-153℃

沸点:200℃

闪点:143.3℃

折射率:1.525

蒸汽压:0.000502mmHg at 25°C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可溶于多数有机溶剂,难溶于二甲苯、石油醚、煤油,微溶于水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59.67

摩尔体积(cm3/mol):194.4

等张比容(90.2K):490.5

表面张力(dyne/cm):40.5

极化率(10-24cm3):23.65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1

氢键受体数量: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互变异构体数量:2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7.6

重原子数量:16

表面电荷:0

复杂度:277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应用

克百威是广谱、高效、低残留、高毒性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具有内吸、触杀、胃毒作用,并有一定的杀卵作用,持效期较长,一般在土壤中半衰期为30~60d。可用于防治水稻螟虫、稻蓟马、稻纵卷叶虫、稻飞虱、稻叶蝉、稻象甲、玉米螟、玉米切根虫、棉蚜、棉铃虫、大豆蚜、大豆食心虫、螨类及线虫等。一般用量为6.8~10g有效成分/100m2,或3%颗粒剂225~300g/100m2。棉花种子处理可先将棉种经硫酸脱绒,再用35%种衣剂(有效成分为种子干重1%)包衣处理,可防治棉蚜、地老虎等害虫。

使用方法

1、防治稻螟、稻飞虱、稻蓟马、稻叶蝉、稻瘿蚊、水稻潜叶蝇、稻水象甲、稻摇蚊等:

根区施药:在播种或插秧前,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2.5-3.0千克,残效期可达40-50天。亦可在晚稻秧田播种前施用,对稻瘿蚊防治效果尤佳。

水面施药: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1.5-2.0千克,掺细土15-20千克拌匀,均匀撒施水面,保持浅水,同时可兼治蚂蝗。为增加撒布的均匀度,可将上述用药量的3%呋喃丹颗粒剂与10倍量的半干土混合均匀,配制成毒土,随配随用,均匀撒施于水面。在保水好时,持效期可达30天。

播种沟施药:在陆稻种植区,3%呋喃丹颗粒剂与稻种同步施入播种沟内,每亩用药量为2.0-2.5千克。

旱育秧水稻:在插秧前7-10天向秧田撒施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用(秧田)7-10千克,即每平方米秧田撒施10-15克,可防治本田发生的水稻潜叶蝇。

2、防治棉蚜、棉蓟马、地老虎及线虫等:

播种沟施药:在棉花播种时,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1.5-2.0千克,与种子同步施入播种沟内。用机动播种机带有定量下药装置施药,则既准确又安全。

根侧追施:一般采用沟施或穴施方法进行追施,沟施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2-3千克,距棉株10-15厘米沿垄开沟,深度为5-10厘米,施药后即覆土。穴施以每穴施3%颗粒剂0.5-1.0克为宜,在追施后如能浇水,效果更好,一般在施药4-5天后才能发挥药效。

种子处理:棉种要先经硫酸或泡沫硫酸脱绒,每千克棉种用35%呋喃丹种子处理剂28毫升加水混合拌种。

3、防治烟草夜蛾、烟蚜、烟草根结线虫以及烟草潜叶蛾、小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

苗床期施药:每平方米用3%呋喃丹颗粒剂15-30克,均匀撒施于苗床上面,然后翻入土中8-10厘米,移栽烟苗前1周,需再施药1次,施于土面,然后浇水以便把呋喃丹有效成分淋洗到烟苗根区,可保护烟苗移栽后早期不受害虫危害。

本田施药:移栽烟苗时在移栽穴内施3%呋喃丹颗粒剂1-1.5克。

4、防治甘蔗害虫:

呋喃丹对蔗螟、金针虫、甘蔗蚜虫、甘蔗蓟马及甘蔗线虫等有效,均可采取土壤施药法,于播种沟内施颗粒剂,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2.2-4.4千克,施药后覆土。

5、防治大豆及花生害虫:

大豆蚜、大豆根潜蝇及大豆胞囊线虫:在播种沟内施药防治,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2.2-4.4千克,施药后覆土。

花生蚜、斜纹夜蛾及根结线虫:在播种期采取带状施药的方法,带宽30-40厘米,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4-5千克,施药后翻入10-15厘米中。在花生成株期,可侧开沟施药,每10米长沟内施3%呋喃丹颗粒剂33克,然后覆土。

6、防治玉米害虫:

用3%呋喃丹颗粒剂,于玉米喇叭口期按照3-4粒/株的剂量逐株放入玉米叶心(喇叭口),可达到良好的防虫效果。另外每千克玉米种子用35%呋喃丹种子处理剂28毫升,加水30毫升混合拌种,可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

7、防治甜菜、蔬菜害虫

35%呋喃丹种子处理剂用于甜菜、油菜等多种作物拌种,防治幼苗期跳甲、象甲、蓟马、蚜虫等多种害虫。具有粘着力强。展着均匀、不易脱落、成膜性好、干燥快、有光泽、缓释等优点。甜菜每千克种子用35%呋喃丹种子处理剂23-28毫升,加40-50毫升水混合均匀后拌种。如兼防甜菜立枯病可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克加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5克加增产菌浓缩液5毫升混合拌种,拌药最好用拌药机。油菜每千克种子用35%呋喃丹种子处理剂23-28毫升,加水30-40毫升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克加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5克加增产菌浓缩液5毫升混合拌种,可做到病虫兼治,培育壮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