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著作。邓小平(见“邓小平文选”)在1980年8月1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8月31日政治局讨论通过。收入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出版的《邓小平文选》。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全文约1.6万字,共5部分。1. 阐明了国务院领导成员调整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权力不宜过分集中;二是兼职、副职不宜过多;三是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四是从长远着想,解决好接班的问题。2.论述了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意义。指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强调我们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经济上要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健全革命法制,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讲话认为,要实现以上两方面的要求,必须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3.列举了党和国家现行制度中的主要弊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作风、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分析了其危害和产生的根源。并深刻地论述了从制度上进行改革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弊端不革除,“过去出现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只有改革,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4、提出了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任务。指出应该明确提出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并在制度上作一系列切实的改革。同时强调,决不能丝毫放松和忽视对资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对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批判。5、阐发了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五项具体意见。讲话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大指导作用。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以“齐全、新颖、系统、科学、稳定”为编纂原则,选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1]文学艺术等方面500多个学科(包括主要学科及其分支学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学上各主要学派的代表作,文学艺术上各主要流派[2]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著作。大多数著作反映实际情况,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有不正确的、非科学的;但都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对所收著作,从其特征、版本、作者生平、规模、主要内容、学术或艺术价值、社会作用等方面作出了简要的诠释。

视频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相关视频

重温经典——《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重读《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高考知识积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新东方高考网,2020-06-01
  2. 文学流派及其主要作品,道客巴巴,2012-10-06